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乌尔禾油田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复杂多变等实际情况,在对测井曲线进行了预处理之后,采用电阻率-孔隙度法确定了油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值,并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利用其模型对工区内300多口井进行了解释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套方法能够对该地区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科学合理的油层起算标准,并能准确地划分油水层,从而能为该地区的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储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乌尔禾油田油藏的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地层水复杂多变等实际情况,在对测井曲线进行了预处理之后,采用电阻率-孔隙度法确定了油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值,并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利用其模型对工区内300多口井进行了解释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套方法能够对该地区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科学合理的油层起算标准,并能准确地划分油水层,从而能为该地区的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储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乌尔禾油田地层水复杂多变、油水关系复杂、油水层识别难度较大等实际情况,采用电阻率一孔隙度法确定了油层的含油饱和度、电阻率和孔隙度下限值,并通过多参数R1-R2交会图法对该地区的油水层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够对该地区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合理的油层计算标准,并能准确地划分油水层,从而能为该地区的油藏精细描述以及储量计算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4.
克拉玛依油田J1b5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八道湾组J1b5储层油水分布复杂、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等问题.研究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舍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该区泥质质量分数计算模型、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模型,根据储层特点建立了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模型经验证均具有较高精度;结合试油层段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关系,建立了五区八道湾组储层的解释标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度。对储层综合解释及剩余油挖潜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6.
标准测井系列能够反映油藏的岩性信息和储层特征,也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重要资料。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一区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下亚组(简称"克下组",T2k1)的标准测井曲线,依据密闭取心井的岩性资料提取出砾岩油藏的岩性敏感参数,确定了基于0.25m电位电阻率(ρU(0.25m))和标准自然电位(Usp)的岩性识别图版,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和测井曲线的对应关系分岩性建立了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的解释模型,并且结合试油和产液剖面资料确定了T2k1不同岩性有效储层和油层的识别标准。建立的模型和标准应用于实际油藏的单井精细解释中,岩性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孔隙度的解释误差小于5%,渗透率的解释误差小于30%,含水饱和度的解释误差小于10%,油层的划分结果与试油结论基本相符,达到了实际测井解释的要求,为油藏的数值模拟和剩余油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解茜草  孙超  仵杰 《测井技术》2015,(6):693-697
砾岩储层岩性复杂,电阻率测井响应受岩石骨架和孔隙结构影响严重。建立各向异性砾岩地层模型,研究恒定电场中砾岩地层电阻率的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及复杂砾岩地层模型网格剖分方法,分析各向异性砾岩地层中的电流分布,揭示了砾岩地层电阻率与孔隙度和孔隙形状的关系,给出了由地层因素和孔隙度数值拟合后确定各向异性砾岩地层岩性参数的方法,为砾岩油藏的评价和解释提供依据,扩展对各向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八道湾组(J1b^5)油藏有效厚度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的图版参数。首先利用目的层段电阻率与声波时差关系确定有效厚度的岩性标准,再根据油藏地层水电阻率和a、b、m、n参数值,采用含油饱和度图版法确定油层有效厚度的电阻率、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下限标准。从而,在油层有效厚度评价中精细地识别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有效地剔除储层中的砾石层、泥质层、致密层、干砂层和差油层.确定各井的有效厚度,提高了测井解释和储量计算的精度,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预测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核磁测井在海拉尔地区储层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拉尔地区储层类型多样,储层岩性复杂,主要有砂岩、含凝灰质砂砾岩和变质岩等,而且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既存在高束缚水的低电阻率油层,又存在由于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的较高电阻率的水层,这些由于孔隙结构差异较大引起的储层变化,使常规测井资料难以准确划分储层和储层评价.充分利用核磁测井基本不受岩性影响、可以准确提供储层参数的优势,应用核磁测井处理解释的毛管压力曲线、孔隙度和束缚流体饱和度建立储层分类标准,经试油资料验证符合率达到95%以上,解决了海拉尔地区储层评价难题,弥补了常规测井和岩心毛管压力曲线储层分类的不足,开辟了一种确定储层分类的新途径,对提高海拉尔地区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引起束缚水饱和度高,测井显示高孔隙度、低渗透率.为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研究了该储层低电阻率成因.利用测井、岩心物性、压汞、薄片、水性分析、试油等资料,对正常油层长3和低电阻率油层长4+5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电性特征做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和评价.分析了6种因素对长4+5储层形成低电阻率油层影响,即:泥质、阳离子交换量、地层水矿化度、高孔隙度、粒度、束缚水饱和度.认为复杂的孔隙结构、高束缚水饱和度、岩性粒度细和高孔隙度是长4+5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解释精度.根据研究结果对白豹地区的B154井进行地质解释,其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
火山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综合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火山岩油藏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对其进行岩石物理特征综合研究.应用现有测井资料,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识别火山岩储层岩性模型;利用双侧向电阻率,在识别裂缝类型基础上建立裂缝孔隙度解释模型;利用大岩样校正小岩样,与测井解释有效孔隙度建立关系,求取有效孔隙度;根据不同裂缝类型,利用双测向测井资料建立流体饱和度解释模型.应用实测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可行性评价,达到较高的符合一致性,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蒙古林砾岩油藏储层岩石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层间差异明显,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以取心井岩心分析为基础,分别研究砾岩、砂砾岩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分岩性的砾岩和砂砾岩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162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分岩性建立的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对提高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为进一步的地质建模和剩余油挖潜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G油田P油层是主要受岩性控制的构造一岩性油藏,油水同层比较发育。该区油水同层与油层的物性、电性相近,应用电阻率和孔隙度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常规方法不适用。以测井理论为基础,依据密闭取心井资料建立油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采用相渗分析技术对油层的含油饱和度模型进行校正,实现了油水同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准确计算,为确定复杂油水同层的原始含油饱和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受研究区块地层沉积特征、钻井泥浆侵入、测井资料录取等诸因素影响,在辽河滩海海南1块测井评价过程中,利用电阻率测井识别油水层、准确计算含油饱和度等重要储层参数难度大。以海南1块油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为基础,对录井、取心、分析化验、试油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开展油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有效储层测井解释标准及与地质模型相适应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对储层进行测井精细解释评价,为储量参数确定及油藏评价奠定基础,取得了很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低电阻率油层在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地区比较发育,因而给测井解释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该研究利用测井、岩心分析资料对该区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由于姚一段地层孔隙度相对较高、砂岩颗粒较细引起束缚水含量增加、油藏幅度低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岩石中含水较高,从而形成低电阻率油层。在分析低阻油层成因的基础上,模拟地层温度、压力开展一系列岩电试验,获得了精确的岩电参数,形成一套适合该区的低阻油层解释方法。处理解释求取的储层含油饱和度、含水率等参数,对测井解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些储集参数在黑帝庙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岩性、物性差异较大的砂砾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不能套用岩性物性相近的较为简单的砂泥岩储层标准。为此,以取心井岩心分析为基础,分沉积相分岩性分别研究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不同的岩性采用不同的地层指数,分别建立了砾岩和含砾砂岩-砂岩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所建测井解释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分相带分岩性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应用该方法对提高砂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姬塬-白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解释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及精细解释为目的,利用该区岩性薄片分析资料、地层水分析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图,对该区延安组和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剖析,认为地层水矿化度高、储层物性的变化、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储层岩石颗粒的变细是延安组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储层物性的变化、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储层岩石颗粒的变细、储层泥质含量的相对增高是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进而总结出该区低电阻率油层3种解释方法,即交会法、可动水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测井差谱法。实践表明,这3种解释方法对该区低电阻率油层解释是完全适合的。  相似文献   

18.
张天渠油田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解释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天渠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中段,该油田含油层系复杂,在岩性地质特征分析时,本着“能确定岩性,划分储层,提供泥质含量、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区分油层、水层,以及经济适用”的原则,选用经济适用的声感组合测井系列,通过综合分析砂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对传统单孔隙度解释方法进行改进,增加识别多种岩性成份(除砂岩、泥岩外,局部含有煤岩、放射性砂岩、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的功能,建立了适合该油田的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复杂岩性的能力和测井参数的解释精度,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致密油储层岩性细、物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使有效储层与非储层、油层与水层、工业产层与低产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非常小,测井对比度低。通过孔隙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系列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适应致密油储层的测井仪器精度要求,并在现有测井仪器精度条件下,发展了满足非均质和非线性要求的解释模型:选取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密度(DEN)和电阻率(Rt)四条测井曲线,采用模糊综合聚类方法建立了高精度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模型,结合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建立了可变岩电参数饱和度修正模型,提高了储层参数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20.
大民屯凹陷太古界潜山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辽河大民屯凹陷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岩性、岩石矿物成分和储集空间复杂等地质特点,以常规测井和声电成像测井方法为手段,系统地开展了岩心实验分析,确定了本区储集岩的岩性,总结出变质岩潜山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并依据密度与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的交绘图,确定储集岩和非储集岩的划分标准,准确地识别潜山岩性;另外,依据储层的电性特征,利用深浅侧向电阻率比与声波时差的乘积,形成组合参数,来反映储层的发育程度,将其与深侧向电阻率交绘,制定出油气储层电性标准。同时,结合油藏储层特点,还给出了储层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了大民屯凹陷太古界潜山储层测井评价标准和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