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的开关时间进行了分析和测量,提出了简单的分析方法,将影响BSIT开关时间的各个因素归结为结构因子和材料因子,从而简化了分析影响BSIT开关时间的因素,对于BSIT的实际工艺,结构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丛众  吴春瑜 《电子学报》1999,27(5):53-55
耗尽是基区双极晶体管也称为双极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基电流放大系数(hFE)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hFE具有正的温度系数,将BSIT与BJT并联,采用BJT常规平面工艺制造了宽温高频高反压沟道基区双极PNR晶体管。本文描述了这种瓣器件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与制造。新器件突出特点是:当温度变化较大时,hFE漂移较小。测试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从25℃升到180℃时,器件的hFE  相似文献   

3.
朱淑玲  姜岩峰 《半导体技术》1999,24(2):30-32,35
通过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与普通双极型晶体管(BJT)温度特性的对比,研究BSIT的温度特性。由实验看出,影响BSIT温度特性的主要因素是载流了迁移率μ和邮源极越过势垒的电子数目n。以盯可解释几个在观察BSIT温度特性时所遇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李成  李思渊 《半导体杂志》1998,23(4):4-6,21
本文对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的工作机理进行了二维分析,给出了明确的BSIT从单极作用机制到双转变过程的物理图象。得到了作用机制转变时的栅压、势分布以及载流子和电场分布等的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宽温高频高反压沟道基区晶体管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尽基区双极晶体管也称为双极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其电流放大系数(hFE)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hFE具有正的温度系数.将BSIT与BJT并联,采用BJT常规平面工艺制造了宽温高频高反压沟道基区双极PNP晶体管.本文描述了这种新器件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与制造.新器件突出特点是:当温度变化较大时,hFE漂移较小.测试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从25℃升到180℃时,器件的hFE随温度T的变化率小于35%.优于同类型的常规双极结型晶体管,平均改善20%.当温度从25℃降到-55℃,器件的hFE变化率小于或等于30%.  相似文献   

6.
静电感应晶体管I—V特性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的I-V特性(包括类三极管,类五极管以及三-五极管的混合特性)与器件的结构及参数密切相关。沟道长度lc,沟道厚度dc,比值lc/dc以及沟道掺杂浓度ND等均为确定SIT工作方式的重要参数。给出了上述参数控制的一般原则,方法,引入了一个控制因子β,特别是对混合特性的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光电负阻晶体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郭维廉  李树荣 《电子学报》1997,25(2):100-102
本文对“λ”双极晶体管型光电负阻晶体管,首次给出了完整的等效电路,并以此等效电路为基础,用PSPICE电路模拟程序,对PLBT的Iph-VcE特性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从PLBT实验性器件实测的Iph-VCE特性吻合得很好,初步研究还表明,此器件除了作为光探测器外,还具有光生振荡和光控调频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激光制备多层薄膜及铁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兴教  安承武 《压电与声光》1997,19(1):54-56,60
利用脉冲准分子激光淀积(PLD)方法,在Si基片上制备了BIT/Si〔100〕、PZT/BIT/Si〔100〕和BIT/PZT/BIT/Si〔100〕铁电薄膜。用XRD分析了多层铁电薄膜的晶相结构;用Sawyer-Tower电路研究了这些单层和多层铁电薄膜的铁电性能。结果表明,单层BIT的矫顽场Ec为4kV/cm,剩余极化强度为3.4μC/cm2;PZT/BIT的矫顽场Ec为82kV/cm,剩余极化强度Pr为36μC/cm2;BIT/PZT/BIT夹层铁电薄膜的矫顽场Ec为57kV/cm,剩余极化强度Pr为29μC/cm2。最后讨论了薄膜的铁电性能与多层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静电感应晶闸管的长期工艺实践为基础,总结和研究了器件结构参数对SITH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改善SITH器件性能的工艺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脉冲准分子激光工艺在Si(100)单晶基片上,成功地淀积了BIT、PZT/BIT和BIT/PZT/BIT等多层结构的铁电薄膜。通过测量金属/BIT/PZT/BIT/Si多层结构的非回线型C-V特性曲线、电容与保持时间的关系,发现三层BIT/PZT/BIT薄膜具有很好的电容保持特性,是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理想栅极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Bi-MOS混合模式晶体管──BMHMT,其本质上为表面MOS与LBJT共同工作的四端MOSFET,工艺上与MOSFET全兼容。BMHMT具有比单一MOS、单一LBJT及他们的简单叠加更高的电流驱动能力,BMHMT作为一种发射结具有赝异质结特性的器件,在输出电流为每单位宽度0.5mA时电流放大倍数可高达2500(V_(BS)=0.62V),在小的基区电流下,BMHMT的短沟效应明显小于MOSFET。PISCES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成功地证明了BMHMT的以上特点。  相似文献   

12.
TAB器件的电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自动带焊(TAB)器件的载带结构及其电参数,构造了集中参数的等效电路.用PSPICE程序对TAB器件和引线键合器件的高频特性进行分析和对比后,阐明了TAB器件在高频特性方面优于传统封装形式的器件。通过长线模型,模拟了TAB器件的延时特性;并分析了TAB器件的热特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型的有机半导体LB膜气敏材料(COTDMAPP),其LB多层膜拉制在场效应晶体管上,形成了具有LB-OSFET结构的化学场效应晶体管(ChernFET),该器件置于NO2,NH3,CO和H2S等有害气体中,结果表明在NO2气氛中元件漏电流IDS发生变化,并可检测到2ppm的NO2.这种器件的气敏特性在于FET的电流放大作用及LB膜的有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云章 《数字通信》1996,23(3):7-10,50
本文首先通过对宽带业务发展情况,ATM标准,ATM适配层的分析引出了ATM对B-ISDN发展的作用及向B-ISDN过渡的步骤,并指出工发具SMDS和FR业务接口的ATM交换机,对实现N-ISDN向B-ISDN过渡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其次介绍和分析了ITU-T,日本NTT及欧洲各国关于ATM和B-ISDN的标准化活动,应用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Gherg.  V 顾聚兴 《红外》1995,(3):28-34
从分立器件目前的工艺状况到现有单片半导体集成样品,本文对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光电子器件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各种集成器件进行了简单分类,在IBCN分配网络的未来前景方面,我们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对混成和单片这两种集成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最后,我们简单介绍EEC ESPRIT和RACE规划进行的关于单片集成技术的一些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栅控超导临界温度Tc的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原理,建立了场控Tc的方程,估算和分析了器件特性,对发展和研究HTOSs-MOSsFET的器件和电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层结构铁电薄膜的I—V特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FRAM、FFET和FDM的实际应用研究,提出了多层结构铁电薄膜的设计思想,实际制备了M/BIT/p-Si、M/PZT/BIT/p-Si、M/BIT/PZT/BIT/p-Si三种结构铁电薄膜,并测量了它们的I-V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夹层结构铁电薄膜M/BIT/PZT/BIT/p-Si漏电流密度J最小,在500nm厚时J+(+3V)约2.8×10-10A/mm2,J-(-3V)约1.2×10-12A/mm2优于单层和双层结构铁电薄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制备多层铁电薄膜的C—V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兴教  安承武 《压电与声光》1997,19(2):112-115,138
采用脉冲准分子激光工艺,在p型Si(100)单晶基片上,成功地淀积了BIT、PZT/BIT和BIT/PZT/BIT等多层结构的铁电薄膜,采用低频阻抗分析仪,分析了它们的C-V特性曲线的记忆窗口,讨论了记忆窗口与频率的关系,记忆窗口与多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层结构铁电薄膜的C-V特性的窗口优于双层和单层结构的铁电薄膜。  相似文献   

19.
SiGe/Si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开成  刘道广  张静  易强 《微电子学》2000,30(3):144-146
介绍了一咱SiGe/Si分子束外延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研制。该器件采用3μm工艺制作,测量得其电流放大系数β为50,截止效率fr为5.1GHz,表明器件的直流特性和交流特性良好。器件的音片成品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郭宝增 《半导体学报》1998,19(10):764-772
本报道了Si/Si1-xGex应变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交直流特性的仿真结果,通过用叠代法求解漂移-扩散方程的数值解,确定器件的直流特性,再利用瞬态激励法,求解器件的交流特性参数,将基区Ge摩尔含量x为0.2,0.31的HBT的模拟结果分别与有关献报道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的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