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0.005%溴敌隆毒饵和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的适口性和药效。方法用0.005%溴敌隆毒饵和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进行实验室的有选择摄食试验。结果朝鲜姬鼠对溴鼠灵毒饵的摄食系数为2.49,对溴敌隆毒饵的摄食系数为1.01,都达到适口性好的标准。溴鼠灵组受试朝鲜姬鼠3 d时出现死亡,6 d内全部死亡。溴敌隆组受试朝鲜姬鼠5 d时出现死亡,10 d内全部死亡。结论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的适口性和药效均优于0.005%溴敌隆毒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三种常用抗凝血型灭鼠毒饵的适口性及灭鼠效果。方法以小白鼠为试验对象,进行单笼无选择摄食试验、单笼有选择摄食试验、集群无选择摄食试验和集群有选择摄食试验,采用毒杀率和取食系数或摄食系数评价灭鼠效果和适口性。结果三种抗凝血型灭鼠剂的毒杀率均为100%,死亡时间都较短(4-12天),0.005%的溴鼠灵颗粒饵剂适口性最好,0.005﹪的溴鼠灵蜡块和0.005﹪的氟鼠灵蜡块次之。结论三种抗凝血型灭鼠毒饵具有较好的灭鼠效果和适口性,0.005%的溴鼠灵颗粒饵剂适口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适口性,为城市社区灭鼠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大白鼠和小白鼠进行集体群养有选择性试验,观察和比较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摄食系数。结果大白鼠对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1.14和0.75。小白鼠对0.005%溴敌隆和0.038%杀鼠迷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2.79和0.47。结论两种毒饵的摄食系数均大于0.3,适口性均达“好”的标准,溴敌隆适口性高于杀鼠迷,可推荐溴敌隆作为城市社区首选灭鼠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选择三峡工程三期蓄水重庆库区库底卫生清理用灭鼠毒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体饲养有选择摄食试验法比较灭鼠毒饵的适口性和毒效,筛选适口性好、毒效高的毒饵作为重庆库区库底卫生清理用灭鼠毒饵。结果根据灭鼠毒饵评价标准,4种灭鼠毒饵的适口性除1种为较好外,其余3种均为好,其摄食系数分别是:0.29、0.78、0.82、0.62;4种灭鼠毒饵的毒效均为好,死亡率均为100%,其致死天数分别是:5.1、4.8、4.1、4.6 d。结论按灭鼠毒饵的适口性和毒效进行综合评价,4种灭鼠毒饵中,3号毒饵相对最好,优劣次序:3号>2号>4号>1号。因此,三峡工程三期蓄水重庆库区库底卫生清理用灭鼠毒饵,可优先选择3号毒饵,其次为2号和4号毒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蟑螂毒饵适口性评价方法,为蟑螂毒饵适口性测试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按国家标准实验室蟑螂毒饵适口性测定方法和实验室蟑螂毒饵适口性湿度校正测定法对德国小蠊进行同一种毒饵的适口性测试,测试试验前后毒饵重量变化。结果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试验后,某些蟑螂毒饵的重量在试验后重量反而增加,显然不能评价毒饵的适口性。改进实验方法,通过湿度系数校正,能计算出毒饵的实际减少量,对毒饵的相对适口性做出评价。结论实验室蟑螂毒饵适口性校正法测定出的结果相对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杀鼠迷、溴鼠灵和敌鼠钠盐3种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单笼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3种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计算摄食系数和实验室校正死亡率;选择定边县一养鸡场、西安市南郊2个疗养院作为灭鼠现场,用粉迹法测定鼠密度,采取一次性投饵,计算3种毒饵的现场校正灭鼠率。结果杀鼠迷、溴鼠灵、敌鼠钠盐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61、0.24和0.51,分别达到A级、B级和A级,实验室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达到A级;现场校正灭鼠率为91.34%、80.94%和88.39%,分别达到A级、B级和B级。结论3种抗凝血灭鼠剂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但杀鼠迷毒饵灭鼠效果优于其他2种。  相似文献   

7.
室内毒杀试验表明,0.1、0.3、0.5、0.7和1.0%的毒鼠磷大米毒饵对社鼠的毒杀效果均高达100%。适口性以0.1、0.3和0.5%毒饵最好,这3种浓度的毒饵摄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7%和1.0%。因此,毒杀社鼠应选择0.5%以下浓度为好。  相似文献   

8.
两种溴敌隆毒饵适口性实验室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 0 .0 0 5 %溴敌隆普通毒饵和蜡块毒饵对大白鼠的适口性及杀灭效果 ,为使用此类药物灭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性摄食试验和毒杀效果观察。结果  0 .0 0 5 %溴敌隆普通毒饵和蜡块毒饵对大白鼠的摄食系数分别为 0 .81和 0 .6 6 ;毒杀率都达到 10 0 % ;平均死亡时间分别为 5d和 6 .3d ;雌性试鼠对溴敌隆更为敏感 ,雄性试鼠对溴敌隆较为耐受。结论  0 .0 0 5 %溴敌隆普通毒饵和蜡块毒饵对鼠类适口性好 ,毒效高。  相似文献   

9.
溴敌隆是毒力强,作用缓慢,适合鼠类摄食行为的广谱杀鼠剂。我们在长期实践中观察到,在配制毒饵时适量添加某些物质[1],能明显改善毒饵的适口性,提高灭鼠效果;同时加入苦味剂[2,3]也不会影响其适口性,提高对人和非靶动物的安全性。为此,我们筛选了几种性质...  相似文献   

10.
褐家鼠对单种和组合引诱剂的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用糖精、食盐、食醋、白酒4种引诱剂,单一品种或几种组合制成敌鼠钠盐大米毒饵,对褐家鼠分别进行了实验室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褐家鼠对单种引诱剂毒饵消耗最多的是加酒毒饵,其次为加糖精毒饵,与纯毒饵摄食系数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而加盐和加醋毒饵的摄食系数小于纯毒饵;组合引诱剂毒饵以糖、盐、酒毒饵对褐家鼠的接受性最好,其它3种组合未能增加诱力。认为咸味对褐家鼠的引诱力不大,酸味反而降低褐家鼠对毒饵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0.005%溴敌隆和0.0375%杀鼠迷对Wister大白鼠和Km小白鼠的再遇适口性和灭效,为现场灭鼠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大白鼠和小白鼠分别分为对照组、0.005%溴敌隆组和0.0375%杀鼠迷组,通过有选择摄食试验,观察和比较两种灭鼠药物的再遇摄食系数和毒杀率。结果大白鼠、小白鼠对0.005%溴敌隆的再遇摄食系数分别为1.05和2.89,毒杀率均为100%;大白鼠、小白鼠对0.0375%杀鼠迷的再遇摄食系数分别为0.81和0.32,毒杀率分别为100%和91.67%。结论溴敌隆和杀鼠迷都有较好的再遇适口性和灭效,溴敌隆再遇适口性优于杀鼠迷。  相似文献   

12.
溴敌隆毒杀黄胸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 实验室用不同诱饵进行有选择性试验和无选择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毒效试验。结果 有选择性试验,试鼠对0.005%小麦、大米、稻谷和成品颗粒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88、0.73、1.11和0.13,对0.01%小麦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81。无选择性试验,0.005%小麦、大米和稻谷毒饵1—4次给药,毒杀率均低于30%,0.005%成品颗粒毒饵2次给药,毒杀率为80%,0.01%小麦毒饵2—3次给药,毒杀率分别为60%和75%。现场试验,0.015%小麦毒饵3d饱和投饵,灭效为93.02%。结论 溴敌隆自配的新鲜毒饵适口性好,但0.005%-0.01%毒饵的毒杀率均较低,药物的质量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旅游船上灭鼠诱饵的适口性和慢性杀鼠剂灭鼠效果的两个问题;方法:调查鼠密度、粉迹法等;结果:急性杀鼠剂(磷化锌)和慢性杀鼠剂(敌鼠钠盐)在杀灭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旅游船上灭鼠可选用慢性杀鼠剂与气味芬芳、可口的诱饵配制成经济有效的灭鼠毒饵。  相似文献   

14.
0.005%溴敌隆小麦毒饵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0.005%溴敌隆小麦毒饵实验室及城区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群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毒饵的适口性及试验室灭鼠效果,用粉迹法测定现场鼠密度,计算灭鼠率.结果摄食系数为0.41,实验室灭鼠率为100%,现场灭鼠率为99.21%,现场校正灭鼠率为99.18%.结论该产品适口性好,实验室及城区现场灭鼠效果好,是一种很好的灭鼠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隆鱼肠毒饵杀灭臭鼩的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大隆鱼肠毒饵对臭鼩的适口性和杀灭效果。结果通过大隆鱼肠毒饵盗食率观察,第1~2天室内外盗食率在6.38%-10.46%之间,第4天室内外盗食率均为0。灭鼩前7天,用鼠夹法测得室内外臭鼩密度在2.08%-7.04%之间;灭鼩后第7天监测室内外臭鼩密度,结果均为0。结论大隆鱼肠毒饵对臭鼩的适口性好,杀灭率为100%。且鱼肠市场易得,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蜚蠊连锁毒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制出国产连锁毒饵;方法:新建立的连锁药效检测方法(幼小若虫食含毒粪便);结果:A、B、C、D、E、F、G7种候选毒饵中,A、C毒饵对德国小蠊若虫的连锁药效8d分别为91.1%和90.4%,连锁系数分别为0.94和0.90,若虫药效8d分别为96.8%和100%,成虫药效8d分别为90.4%和100%;结论:A、C毒饵对大、小蠊有很好的连锁药效、成若虫药效,连锁强度很高。  相似文献   

17.
防霉毒饵对家栖鼠种的适口性试验和灭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10/万、15/万、20/万和30/万浓度防霉饵料对家栖鼠的有选择性试验表明,以10/万浓度适口性最佳,15/万的良好。在此基础上,以10/万和15/万浓度防霉杀鼠迷毒饵对家栖鼠进行无选择性试验,结果前者适口性为优,后者良好,灭效均为100%。现场试验结果,10/万防霉杀鼠迷毒饵对家栖鼠的摄食量和摄食率分别为711堆和74.8%。粉迹法鼠密度由灭鼠前的31.70%降至0.89%,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溴鼠灵蜡块一次性投饵对家鼠的适口性和毒杀效果;方法:现场实验;结果:溴鼠灵蜡块48 h盗食率高于其它毒饵;溴鼠灵蜡块一次性投放15 d后,6个单位不同现场平均鼠密度由28.88%下降至0.59%,灭效达97.69%(P<0.05),死鼠高峰在投饵5 d~7 d之间;结论:0.005%溴鼠灵蜡块适口性好,使用方便、安全,只需一次性投饵即可控制鼠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各种市售蟑螂胶饵对德国小蠊与美洲大蠊的杀灭效果,为指导现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13917.7-2009)进行药效测定、适口性实验。结果 6种市售蟑螂胶饵中有1种杀虫效果较差,其余胶饵7 d内均能杀灭90%以上试虫,各种胶饵适口性均良好。结论大部分市售蟑螂胶饵性能良好。同一胶饵对德国小蠊与美洲大蠊的杀灭效果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美洲大蠊摄食量更大,LT50、LT95也更长。在实际使用中还要考虑蟑螂抗性与虫种特性等问题,建议轮换使用不同主要成分的毒饵,及时补充消耗毒饵等才能有效地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20.
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适口性与药效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将毒饵、胶饵在自然条件下放置0、15、30d,测定德国小蠊对其适口性,根据国标,计算LT50及72h死亡率,并对适口性与药效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毒饵、胶饵在自然条件下放置0、15、30d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均具有直线相关性。结论提高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及在自然条件下提高胶饵的保水性、防腐性等有助于提高灭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