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特异性MR靶向对比剂通过与体内特定的靶点结合显示活体分子靶点状态,为临床提供分子水平的信息。选择针对特定靶点的特异性运载体和良好的MR显像剂,是构建良好分子探针的一个关键因素。钆剂作为临床常用的MR对比剂,在构建分子探针上具有诸多优势,目前在MR分子成像领域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就目前研究常用的分子靶点和分子探针,对MR钆靶向对比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MR靶向对比剂是MR顺磁性或超顺磁性对比剂和特定的载体结合,能够特异地靶向一定的组织或器官,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能够确定病变性质。其种类按磁性物质可分为顺磁性或超顺磁性对比剂,载体种类有单克隆抗体、受体蛋白、多聚糖、脂质体、细胞等,不同载体将对比剂靶向目的组织和器官后,呈现不同的病灶和实质器官的对比。本文主要综述肝脏、淋巴结、胰腺、神经组织、肿瘤等的MR靶向对比剂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Gd-DTPA标记单克隆抗体对荷人肝癌裸鼠的MR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特异性MR对比剂Gd-DTPA-单克隆抗体HAb18对肿瘤的强化效果.材料与方法制备Gd-DTPA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并测定每分子抗体所结合的Gd 3数目及其免疫活性.12只荷人肝癌裸鼠分为两组,分别给予Gd-DTPA-McAb和Gd-DTPA后进行MR扫描,测量SE T1WI平扫及增强后10 min、30 min、1 h、3 h、6 h、12 h、24 h、48 h图像内肿瘤的信号强度,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肿瘤强化率及对比度噪声比.结果 Gd-DTPA-单克隆抗体组在注射MR对比剂后的早期,肿瘤表现为缓慢轻度的强化,在注射对比剂24 h后,肿瘤强化达25%,与其他各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Gd-DTPA对照组内,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结论使用Gd-DTPA-单克隆抗体进行靶向显像具有特异性作用,有助于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脂质体MRI对比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质体作为诊断和治疗靶向药物的载体,进入体内后具有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2种作用,近年来,随着脂质体制备技术的进展和各种新型脂质体的出现,使其在MR靶向成像中的应用有了较快的发展,介绍了MR脂质体对比剂的特性及其制备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不同脂质体对比剂在MRI靶向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脂质体作为诊断和治疗靶向药物的载体,进入体内后具有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2种作用,近年来,随着脂质体制备技术的进展和各种新型脂质体的出现,使其在MR靶向成像中的应用有了较快的发展,介绍了MR脂质体对比剂的特性及其制备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不同脂质体对比剂在MRI靶向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影像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促进了MR分子靶向成像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纳米粒在构建分子靶向对比剂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可增加Gd3+的荷载量、增强弛豫效果、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实现主动靶向成像,并因此弥补了MRI在分子成像中低敏感性的缺陷。就含钆纳米粒的优缺点、合成材料与方法、弛豫效果、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影像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促进了MR分子靶向成像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纳米粒在构建分子靶向对比剂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可增加Gd3+的荷载量、增强弛豫效果、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实现主动靶向成像,并因此弥补了MRI在分子成像中低敏感性的缺陷。就含钆纳米粒的优缺点、合成材料与方法、弛豫效果、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准确率至关重要。近年来MR分子成像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就卵巢癌分子成像的靶点选择及MR特异性对比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进一步对MR分子成像应用于卵巢癌靶向治疗及其疗效检测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 VEGF165-USPI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超顺磁性氧化铁)作为 MR 对比剂的可行性,检测该对比剂体外对 VEGF165抗原的靶向性。方法:通过氨基-羧基偶联方式将 VEGF165单克隆抗体和 USPIO 连接,然后将 Cy5.5标记到单克隆抗体表面,构建 Cy5.5-anti-VEGF165-USPIO 靶向对比剂。以离心和磁分离器的洗涤手段进行改良 ELISA 实验检测其体外活性,实验组加入0.25ml 的荧光-anti-VEGF165-USPIO,对照组加入相同量的荧光 USPIO,每组各设5个离心管,两样本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 t 检验比较不同组间吸光值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通过分光光度计验证对比剂连接成功,VEGF165单克隆抗体偶联率达到了71.7%,CY5.5的偶联率为83.3%。ELISA 实验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吸光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实验组 OD(吸光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荧光 anti-VEGF165-US-PIO 体外有结合 VEGF165的活性,为进一步的 MR 肿瘤靶向对比剂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肿瘤靶向基因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用靶向性的载体将治疗基因靶向传递到肿瘤细胞。本文综述了3类用于肿瘤靶向基因治疗载体的肿瘤特异性配体:天然分子、单克隆抗体和靶向性多肽,以及由它们修饰的载体系统用于靶向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一种靶向血栓MR分子探针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双乳化法,以端羧基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COOH)为载体包裹MR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制备Gd-PLGA微球,再采用碳二亚胺法共价结合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Arg-Gly-Asp-Ser,RGDS)短肽片段,构建靶向血栓MR分子探针。观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靶向特异性,于1.5 T MRI测量并计算MR纵向弛豫率。结果采用本方法成功构建了靶向血栓MR分子探针,其形态规则,大小较均一,平均粒径为2.04μm,RGDS携带率达89.69%,Gd-DTPA包封率为39.53%;体外寻靶实验显示其对离体血栓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及稳定性;在1.5 TMR成像仪上能实现显像,同时随着Gd-DTPA浓度的增加,纵向弛豫率增加。结论成功构建靶向血栓MR分子探针,有望为分子水平诊断血栓提供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叶酸受体(FR)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度保守,而在大部分恶性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利用受体和配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叶酸受体对应的配体-叶酸或其衍生物为载体,可将与载体相连接的对比剂靶向递送至叶酸受体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从而实现由细胞、分子水平对肿瘤靶向显像。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叶酸、叶酸受体的生物化学性质以及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细胞靶向 MRI、CT 分子影像学对比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主动靶向脂质体作为MRI对比剂的载体,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主动靶向性等特点在肿瘤诊断及治疗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在脂质体上标记特殊的分子识别系统或制成对pH值、温度敏感的脂质体,实现肿瘤靶向成像是研究的热点。该文就各种主动靶向脂质体在肿瘤MRI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前后,主要的MR生产厂家开始推出高场全身MR扫描仪,其中以3 Tesla(T)为代表。随着场强不断增加的同时,MRI含钆对比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离子型、非离子型细胞外对比剂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等。在由低场向高场应用转变中,磁敏感效应加大,随着组织T1驰豫时间不断延长,增强扫描时钆对比剂剂量将如何变化?不同部位的选择有元差异?不同序列又该做何调整?本文将对上述问题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优化使用含钆对比剂。  相似文献   

15.
使用MR分子成像技术对肿瘤细胞进行标记、显像的关键在于MR分子探针的运用。运用不同的分子识别系统合成靶向性探针,从肿瘤的基因、分子水平特异性地诊断肿瘤的发生是肿瘤成像的基础。针对肿瘤细胞的各种MR靶向分子探针标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使用MR分子成像技术对肿瘤细胞进行标记、显像的关键在于MR分子探针的运用。运用不同的分子识别系统合成靶向性探针,从肿瘤的基因、分子水平特异性地诊断肿瘤的发生是肿瘤成像的基础。针对肿瘤细胞的各种MR靶向分子探针标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Gd-EOB-DTPA是由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MR对比剂,于1992年起投入临床试验研究以来,已经历了临床Ⅰ、Ⅱ、Ⅲ期试验,并已于2004年在瑞典等国获得批准~([1~4]).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构建多功能MRI 对比剂C60-IONP-GE11,研究其体外细胞磁共振靶向成像效果及光动力学治疗效果。方法:免疫荧光染色验证EGFR高表达肿瘤细胞株;体外磁共振成像观察靶向组对比剂C60-IONP-GE11和非靶向组对比剂C60-IONP-RP的成像效果,普鲁氏蓝染色观察对比剂分布情况;CCK8法检测C60-IONP-GE11的细胞毒性;光动力学实验设置单纯激光组、C60-IONP-GE11无激光组、非靶向对比剂+激光组和实验组靶向对比剂C60-IONP-GE11+激光组4个处理组,相应处理后CCK8测其细胞存活率,活性氧检测实验观察不同组ROS产生水平,ImageJ半定量分析ROS荧光水平。结果: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证实MD-MBA-231细胞膜上大量表达EGFR;C60-IONP-GE11体外MRI靶向实验可见T2WI呈负性强化,且T2WI信号随着靶向对比剂浓度增加而降低,线性回归方程为Y=145.898-30.269*X,R2=0.862;普鲁士蓝染色发现C60-IONP-GE11实验组可使MD-MBA-231细胞膜区明显蓝染,而非靶向对照组不能;体外毒性实验发现C60-IONP-GE11无明显细胞毒性;C60-IONP-GE11体外光动力学杀伤乳腺癌细胞,细胞存活率仅为(22.79±4.84)%,并可见细胞内大量活性氧生成,活性氧水平随C60-IONP-GE11浓度增加而增多。结论:C60-IONP-GE11多功能MR对比剂具有体外靶向乳腺癌细胞MR成像功能,几乎无毒,外加激光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具有MRI成像及PDT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体瘤的免疫导向治疗主要通过单克隆抗体以及偶联物对肿瘤相关靶点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许多药物对肿瘤细胞有高度靶向性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有些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就原理、单克隆抗体、肿瘤相关靶点、单克隆抗体偶联物以及介入放射学在该领域的运用等方面对实体瘤免疫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实体瘤的免疫导向治疗主要通过单克隆抗体以及偶联物对肿瘤相关靶点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许多药物对肿瘤细胞有高度靶向性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有些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就原理、单克隆抗体、肿瘤相关靶点、单克隆抗体偶联物以及介入放射学在该领域的运用等方面对实体瘤免疫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