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进行胃速愈抗溃疡作用的药效学研究。方法:分高、低剂量给药,观察胃速愈对应激性溃疡、乙醇致胃粘膜损伤、醋酸烧灼型胃溃疡、胃液分泌、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与对照组、甲氯咪胍治疗组相比较。结果:胃速愈具有明显地抑制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形成的作用;对无水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及醋酸烧灼型溃疡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还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论:胃速愈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2.
万强  陈璐 《山西中医》2010,26(12):47-48
目的:研究愈溃宁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品系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雷尼替丁对照组、平溃散对照组、愈渍宁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备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采用幽门结扎形成的大鼠急性胃溃疡实验模型,观察对胃液分泌量、总酸度、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总酸排出量、总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参数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对大鼠胃液分泌量的影响,愈溃宁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较平渍散对照组、雷尼替丁对照组可显著降低参数(P〈0.05或P〈0.01);对大鼠胃液总酸度的影响,愈渍宁大剂量治疗组较平溃散对照组、雷尼替丁对照组可显著降低参数(P〈0.05或P〈0.01);对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愈渍宁大、中、小剂量治疗组与雷尼替丁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愈渍宁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溃宁的抗胃溃疡及抑酸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法、shay氏结扎幽门法、乙酸烧灼法等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ml/kg、药物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雷尼替丁50mg/kg、胃康胶囊1.8g/kg和不同剂量的胃溃宁(4.0g/kg,2.0g/kg,1.0g/kg),观察胃溃宁对大鼠胃溃疡面积、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胃溃宁4.0g/kg,2.0g/kg,1.0g/kg能明显抑制各型胃溃疡的形成,并有效减小胃溃疡面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胃溃宁4.0g/kg,2.0g/kg对于幽门结扎型溃疡,能有效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分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胃溃宁对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的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华胃康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情况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幽门结扎法制造大鼠胃溃疡模型,收集胃液,测量其胃液量、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中华胃康有明显降低胃液量的作用,同时显著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论 中华胃康作为治疗胃病的临床用药,能有效地抑制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愈溃宁颗粒抗胃溃疡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菲娅  崔俊杰  陈世忠 《中成药》2007,29(2):186-189
目的:探讨愈溃宁颗粒(海螵蛸、延胡索、炙黄芪、白芍、炙甘草等)(YKN)的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应激性刺激、幽门结扎性胃溃疡、醋酸致胃溃疡、乙醇致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观察YKN抗胃溃疡作用;对正常大鼠胃液分泌、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扭体法镇痛试验;小鼠一日最大耐受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YKN可抵制溃疡的形成,降低大鼠胃溃疡指数,促进溃疡的愈合,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的综合作用。一日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88倍。结论:YKN具有明显抗溃疡的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疡宁丸抗实验性胃溃疡的药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醋酸注射法、水浸应激性、阿司匹林诱发及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胃疡宁丸抗胃溃疡的作用并考察其对血清NO,EGF含量,胃黏膜血流量,PGE2含量,及对胃液分泌、胃酸含量、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胃疡宁丸能够降低各种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升高NO,EGF含量,PGE2含量及胃黏膜血流量,抑制胃液分泌和胃酸含量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论:胃疡宁丸具有明显的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该作用与其减少胃黏膜损伤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增加胃黏膜屏障的功能,增强胃黏膜修复作用(NO,EGF,PGE2,胃黏膜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胃散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应激性溃疡和慢性乙酸溃疡大鼠模型,观察舒胃散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药理作用;观察舒胃散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模型,观察舒胃散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舒胃散对应激性溃疡和慢性乙酸溃疡模型大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降低胃液的总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还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结论:舒胃散对胃炎、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胃丸抗实验性胃溃疡的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普胃丸(巴豆、雄黄、豆蔻、陈皮、木香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药效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水浸应激性、醋酸刺激性、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及小鼠利血平和无水乙醇诱发胃溃疡等实验方法,观察普胃丸抗胃溃疡的作用及其对胃液分泌、胃酸含量、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检测普胃丸的镇痛作用.结果:普胃丸能明显降低胃溃疡指数、抑制胃液分泌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并能延长小鼠热刺激的痛阈时间,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结论:普胃丸具有明显的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胃液、胃蛋白酶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及镇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愈疡散(獐芽菜、象皮、白及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烧灼型溃疡模型、应激性溃疡模型、乙醇致胃粘膜损伤模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观察愈疡散对各型溃疡及胃液量、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愈疡散可抑制溃疡的形成,降低大鼠胃溃疡指数,促进溃疡的愈合,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趋势.结论:实验结果与该药临床用于治疗胃溃疡的功效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宁胶囊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综合法制备大鼠PLGC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胃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大鼠胃液中游离酸和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胃宁胶囊治疗60天,与模型组比较,胃液游离酸显著升高(P〈0.05);胃蛋白酶活性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能明显改善胃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异常及腺体萎缩,使血管扩张完全消除,胃黏膜炎细胞浸润显著减少,变薄的胃黏膜显著增厚,趋于正常。结论胃宁胶囊对PLGC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