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在国内,根管预备的过程多在未隔离口腔唾液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很容易导致根管感染以及再感染。橡皮障的安放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干燥清洁的工作区域,同时防止口腔内细菌向根管及根尖扩散,从而为根管治疗操作提供相对无菌的环境和安全的保证。本文观察了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其在口腔治疗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橡皮障是能将患牙与口腔环境隔离出来以利于牙体牙髓治疗的一组器械,在辅助口腔根管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观察了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的效果,说明橡皮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易操作性,给治疗操作时提供相对无菌的环境和安全保证,为口腔治疗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琛  韩亚琨  程敏  洪伟 《吉林医学》2011,32(25):5233-5235
目的:观察根管钙化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使用超声荡洗的效果,评价超声荡洗技术在钙化根管治疗中的有效性,并为超声荡洗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门诊根管钙化患者60例共60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超声荡洗组(实验组)和注射器冲洗组(对照组)。术后3天内观察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情况;评估两组的治疗疗程;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结果:实验组3天内疼痛发生率及治疗疗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过程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iRoot SP根管糊剂充填根管后的临床疗效,为其在口腔治疗中的推广提供一个参考.方法选取口腔门诊需要做根管治疗的18-60岁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C组.A组用iRoot SP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B组用Cortisomal加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C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对术后24-48小时的疼痛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A组与C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C的术后6个月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iRoot SP根充糊剂作为根充材料进行根管充填术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髓根尖周病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口腔根管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例)和观察组(n=34例),观察组给予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分次根管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炎症消退时间和口腔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临床上采用口腔根管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口腔根管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数字口腔手术显微镜联合Pro Taper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根管治疗的120例患者的120颗磨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肉眼下进行Pro Taper治疗,实验组在数字口腔手术显微镜下进行Pro Taper治疗。记录两组器械安全使用次数、单个根管预备时间和充填时间、根管充填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并随访至术后2年,对比治疗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器械安全使用次数高于对照组,根管预备时间及填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填充效果好于对照组,疼痛总发生率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年后,实验组治疗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磨牙根管治疗中应用数字口腔手术显微镜与Pro Taper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及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根管冲洗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48例根管感染患者的170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超声冲洗组)和对照组(注射器冲洗组),比较两组在根管预备后的疼痛情况和侧支根管充填情况。结果:试验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侧支根管充填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声冲洗可有效清洁根管,降低术后疼痛反应率,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造瘘在一次性根管充填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临床上需根管治疗的前牙、前磨牙各型牙髓炎120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根尖人造瘘一次法及传统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根管治疗术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就诊次数也比对照组减少(P均<0.01)。结论根尖人造瘘应用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可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减少就诊次数,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万韬 《吉林医学》2013,34(15):2902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在牙髓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牙髓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一次法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术。两组患者均在根管治疗1周后对患牙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患牙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的疗效与多次根管治疗术疗效相似,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填充术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90例根尖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根管填充物填充优良率84.44%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1周的疼痛发生率4.44%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填充术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一次性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填充术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并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更好,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对根尖周病的远期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根尖周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111颗牙齿,对照组给予塑化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治疗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1年后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填充不良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尖周病采取根管治疗术远期疗效显著,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成功率,降低填充不良现象发生几率,并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牙髓炎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72例,分成一次性根管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治疗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2.3±1.1)d,观察组为(2.1±0.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对照组患者术后成功率为91.7%,观察组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成功率和疼痛持续时间与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相同,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次数,缩短治疗疗程,应用前景广泛,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彦乐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50-3051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应用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80例根管治疗期间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根管治疗)和观察组(一次性根管治疗),每组各40例,平均随访6个月,对2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明显升高,术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数字化印模结合3D打印技术在根管治疗后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需行根管治疗及前牙修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根管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CEREC Omnicam扫描仪进行口腔扫描,提取印模后制作玻璃陶瓷单个牙冠;观察组应用3shape Trios扫描仪口腔扫描,提取印模后采取3D打印技术制作氧化锆单个牙冠,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效果,治疗前后咀嚼效率、咬合力、牙齿美观度评分及修复满意度。结果:1年后,观察组表面质地、颜色改变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效率、咬合力、牙齿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结合3D打印技术应用于根管治疗后前牙修复中,可提高口腔修复效果,改善牙齿咀嚼效率及咬合力,保持牙齿美观度,提高口腔修复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 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多次法根管治疗术,试验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情况及手术近期疗效.结果:术后1周内,试验组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1.4%(18/84),对照组为20.0%( 15/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在术后3、12个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13年-15年这3年所收治的140例牙髓根尖周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口腔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口腔根管治疗,其疗效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爽 《大家健康》2016,(1):97-98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隐裂引起的牙髓炎与根尖周炎患牙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牙隐裂引起的牙髓炎与根尖周炎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三个月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未出现牙折现象,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口腔隐裂牙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志春 《河北医学》2010,16(11):1369-1370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材料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取选择需做根管治疗的口腔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碧兰糊剂(Cortisomol根尖封闭剂),对照组用Sept-odont根管糊剂,比较两组根管充填后的疼痛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后2周进行随访,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10.7%(16/150),对照组为22.0%(33/1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管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91.5%)高于对照组(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ortisomol根管糊剂对根尖的封闭能力优于Septodont根管糊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根管治疗中热牙胶加压充填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00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充填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侧压充填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热牙胶加压充填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综合疗效、充填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