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联合出生产力,协作出生产力,城市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协作,通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通过市场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促进城市群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活动形式,它的运行和发展与一定的空间地域紧密相连。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区内差异或者区际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必然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区域经济对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和循环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首先需要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解决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问题,必须解决金融体制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4.
唐镇乐  冯燕 《新东方》2009,(7):17-22
海南作为一个省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重头戏。不仅要实现协调的内部性,还要追求协调的外部性。即在海南市县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海南区域经济和经济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中。也就是说,海南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克服“自己导、自己演、自己看”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经济区域性合作趋势明显增强.随着欧盟货币一体化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转向亚洲,亚洲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东亚,而东亚经济发展的热点在以中日韩为中心的东北亚.因此,加强东北亚经济区域合作应当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城镇劳动力的自然增长 ,以及持续通货紧缩的严峻形势 ,城镇下岗职工和登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势头 ,再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实行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它不仅能直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而且能通过发展农村经济 ,改善城市投资环境 ,间接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因此要努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增强企业竞争力 ,促进企业间人才合理流动 ,加快再就业工程步伐  相似文献   

7.
章娅 《乡音》2011,(10):10-1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已成为我国各大经济板块快速崛起的显著趋势。在华北五省区市政协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不仅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而且已成为国内研究探讨区域经济的品牌项目。8月25日至26日,第四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太原举行,论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十二五期间深化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合作建言献策。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共同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充分利用十二五时期的各种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华北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华北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五省区市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南区域经济带动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镇乐 《新东方》2010,(5):11-16
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起所实行的省直接管辖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市县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2年来,总体上看,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协调市县共同发展显得越来越紧迫。以2008年GDP为主要指标,18个市县可分为两类若干个等级。第一类是海口(443.2亿元)、三亚(144.3亿元)两个地级市;  相似文献   

9.
新功能主义认为,经济领域内的有效合作可以外溢至政治、安全等领域。借助外溢这一概念,并扩充其内涵:一方面基于新功能主义的本义,即指由经济合作向其他领域合作的扩展,经济领域合作的加深,导致理解和信任的增强,最终在政治、安全等领域也建立起有效合作,并走向地区共同体;与新功能主义相异的外溢的路径,后者强调从技术部门和技术精英的合作入手,而本文则指从整个经济领域的合作入手,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再者,新功能主义所倡导的外溢概念有建立超国家组织的意思,而本文只涉及国家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本文的外溢还包括地理层面的扩大,即从少数国家之间的合作到更多国家的参与,无论是区内还是区外的。  相似文献   

10.
厦旭 《今日海南》2008,(8):24-25
今天,走“双大”战略,发展新型工业已经成为海南各级干部的共识,但发展重化工业仍然是个沉重的话题。区域经济是否应该发展重化工业,目前学术界对此颇有争议。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经说过:“重化工阶段是我们绕不开的”,胡鞍钢、樊纲等著名学者也都先后为重化工“正名”。笔者认为,从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说,海南利用发展重化工业来打造支柱产业,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11,(10):19-20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真正实现中部崛起,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强化核心,拓展外延;提升两轴,对接周边的要求,在将我省18个地级城市列为中原经济区发展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将与我省交界的安徽省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西省晋城、长治、运城,河北省邯郸、邢台,山东省菏泽、聊城等10多个城市涵盖在中原经济区之内。这一战略布局,必然要求加强省际区域经济合作。而在中原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提出之前,我省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与其他周边  相似文献   

12.
叶大凤 《桂海论丛》2008,24(6):68-70
我国国内层面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要求我国的区域公共政策适时调整。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机构、政策工具、政策协调和监控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或缺失。我国应实施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从完善政策制度基础、调整政策目标导向、重构政策内容体系、组建区域政策管理机构、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重塑区域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3.
姚敏 《中国发展》2011,14(4):70-74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伴随区域政策涮整而不断演进的。从建国后的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再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以及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大体分为五个阶段。该文系统回顾了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以及相应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以期丰富和完善未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在影响因素、合作模式、阶段划分、措施与途径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存在着忽视欠发达地区经济合作研究、忽视区域边缘经济合作研究、忽视合作机制和协调组织研究、忽视定量研究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要加强欠发达和区域边缘地区研究、加强对起重要推动作用因素的研究、加强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进行定量研究,以及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30日,武汉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区域经济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汉举行,武汉经协区成员单位及上海、广东、江西、内蒙古等地的代表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围绕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区域经济、大力推进国内经济技术合作”的精神,应对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态势,结合各地正在制定“十五”计划,总结加强区域联合协作的经验,研讨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强联合协作的途径、办法,进一步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推动武汉经济协作区的联合协作再上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两大潮流。近年来,由于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展缓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甚至已经超过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有着以下3个方面的现实基础:第一,区域内贸易发展迅猛。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1980年至2000年间,东  相似文献   

17.
张智勇 《求索》2006,(12):31-33
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二者的协调互动发展。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促进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能力的高低,直接牵涉到国家综合实力,也影响到本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区域规划,实现区域升级,更新观念,打破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的不平衡,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施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晔  赵静 《桂海论丛》2007,23(4):77-79
广西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发展为突破口,将发展战略从区域性提高到国家层面,进入了经济起飞时期。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样,广西面临着经济起飞时期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实施优先发展战略,才能妥善解决好这些困难和问题,确保起飞以后的经济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 ,我国进行了三次大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和调整 ,对我国经济布局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三次区域战略转移和调整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