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到提高,受众能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负面网络舆论容易在新媒体环境中被放大,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潜在危机。因此,提升政府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已成为新媒体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青岛大虾"事件为个案,分析了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表现与问题,并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和奖惩制度;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和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完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管理体制;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基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总结新媒体带给企业危机公关的挑战,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中的价值。并从成功案例中借鉴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论文的意义在于为企业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提供可以参照的一般方法,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处理危机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胡海燕 《新闻世界》2012,(4):142-143
在新媒体环境下,与媒体关系密切的企业危机公关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传播的新特点、新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中的作用以及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应采取怎样的危机公关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者处理危机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16):59-63
新媒体的兴起使企业危机公关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网络手机媒体及时性与开放性特点使危机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新媒体"去中心化"的特性使信息传授角色模糊,危机信息高度共享;新媒体"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使危机信息传播失真,引发更大的危机。本文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企业与媒体之间的"使用与满足"关系,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发展给了每个人发表言论的平台和机会,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网民可以随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内容的补充,给政府或企业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增加难度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政府或企业在应对新媒体环境公共危机事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传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新媒体传播特性基础上,总结新媒体传播带给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挑战,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在企业危机传播管理中的位置及角色,并由此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应对策略,即:在危机潜伏期,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方案,设置专门的危机处理机构,防止新媒体传播成为企业危机公关的诱因;在危机爆发期,把握新媒体传播沟通工具的作用,快速灵活给出对策,削弱危机的破坏性;在危机处理期,优化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姻互动;在危机扩散期,要加强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支持者;在危机恢复期,进行情感引导,实施新媒体危机传播管理的感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博客、网络即时工具QQ、MSN等新媒介层出不穷,危机事件的传播也借助此类新媒体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那么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危机事件的传播会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哪些特点呢,在下面的论述中将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信息沟通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媒体背景下,公共危机具有的突发性、对抗性、争议性的特点更突显出良好的危机信息沟通机制的重要性。本文以近年来云南省发生的危机事件为例,探讨如何以信息沟通为出发点做好危机事件的应对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雷利 《新闻世界》2013,(9):183-184
处在风险社会中的企业随时都可能遇到危机,而危机事件更能吸引大众眼球,博得大众注意力。对于危机,企业要及时控制、真实传播、积极善后,尽可能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本文以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为例,从危机及危机公关的涵义、网络环境下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利用新闻宣传提升企业危机公关能力、转危为机,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邹欣媛 《新闻世界》2010,(5):118-119
现今,危机应对的常态化成为各国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探讨政府在危机事件的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消退期的传播模式,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传播在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危机传播管理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强生"泰诺"药物中毒事件进入大众视野,并在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下成为一个被企业和学界重视的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胡百精教授提出,危机传播管理应从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入手。新媒体崛起之后,企业公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企业开辟了更快速高效的公关渠道。本文以班尼特形象修复策略,来指导和评估危机公关中的告知路径,具体分析了"海底捞"门店卫生事件危机发生、发展、公关、信道、结果整个过程,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12.
肖凝  刘洁 《新闻传播》2018,(15):102-103
危机传播管理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强生"泰诺"药物中毒事件进入大众视野,并在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下成为一个被企业和学界重视的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胡百精教授提出,危机传播管理应从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入手。新媒体崛起之后,企业公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企业开辟了更快速高效的公关渠道。本文以班尼特形象修复策略,来指导和评估危机公关中的告知路径,具体分析了"海底捞"门店卫生事件危机发生、发展、公关、信道、结果整个过程,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13.
数字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导致政府形象危机事件常态化的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由被动式的危机公关转向在社会常态中主动塑造,除了在危机时期予以高度重视,更应从常态管理中入手,从新媒体应用的角度,加强网络社交媒体的管理,将其建设成为一种常态化与制度化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一场公众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本身的信任危机,此事件中带来了很多不同层面的思考。而就红十字会本身而言,是一次危机公关事件,而且是一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事件。红十字会的反应迟钝和其组织本身固守旧的组织公关方式和不改革的态度,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组织危机公共关系应对提供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基础上,以周克华被击毙个案为例,就基层政府如何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危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舆情危机事件的处理,关乎社会稳定,一直以来都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社会舆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各类媒体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合作对象,在危机舆论走向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共危机舆情管理进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期,这种挑战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鲜明地呈现出来。本文以此事故为引,通过分析当前媒体面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暴露出的问题,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走向。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以此来建立稳定的公共危机化解机制,实现危机信息的健康传播与公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以此来建立稳定的公共危机化解机制,实现危机信息的健康传播与公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9.
Web2.0时代,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新对策和新要求,使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在现有的媒介环境下向更客观、更平衡、更有效的方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格局下企业舆情管理呈现的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起成为危机事件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追踪者.同时,由于新媒体较传统媒体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交互共享性强等优势,成为了企业危机的聚焦地、放大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