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阳性患者是否适宜作肾移植 ,目前尚存争议。为此我们对 1988年~ 1996年在我院手术的 12例HBV标记阳性肾移植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肾移植 12例 ,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18岁~5 0岁 ,平均 36岁。原发病 :肾小球肾炎 10例 ,高血压肾病 1例 ,多囊肾 1例。术前无黄疸史 ,肝功能正常 ,12例 HBV标记均为阳性 ,其中表面抗原 (HBs Ag)、e抗原 (HBe Ag)及核心抗体 (抗 - HBc)阳性 4例 ,HBs Ag、e抗体 (抗 - HBe)及抗 - HBc阳性 2例 ,HBs Ag阳性 6例。术后常规使用二联疗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低浓度 HBs Ag感染者乙肝 5项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 :采用 EL ISA法测定了 38例 HBs Ag浓度在5μg/ L以下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 HBc)、乙肝病毒 e抗原及其抗体 (HBe Ag、抗 - HBe)。结果 :低浓度 HBs Ag感染者血清 5项 HBV标志有 8种表现模式 ,以“HBs Ag、抗 - HBc、抗 - HBe阳性 ,抗 - HBs、HBe Ag阴性”模式为主(6 5 .79% ) ,其次为“HBs Ag、抗 - HBc、HBe Ag阳性 ,抗 - HBs、抗 - HBe阴性”和“HBs Ag、抗 - HBc阳性 ,抗 - HBs、HBe Ag、抗 - HBe阴性”模式 (分别为 10 .5 3%和 7.89% ) ,HBs Ag和抗 - HBc同时阳性者 92 .11%。结论 :低浓度 HBs Ag感染者具有特殊的流行病学特点 ,提高 HBs Ag测定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 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HBe Ag阳性或阴性 )的组织学及血清 HBVDNA的变化。方法  2 2例病人治疗前、治疗结束 1周内行肝穿刺活检。肝组织损伤程度按 Knode1 1计分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 HBs Ag、HBc Ag表达。治疗前、治疗结束及治疗后随访 1 8周 ,双盲定量测定 HBV DNA ,同时检测 HBs Ag、HBc Ag及血清生化改变。结果 治疗结束时肝组织学中坏死及炎症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轻 ( P<0 .0 1 ) ;55% ( 1 2 /2 2 )病人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得以改善。肝组织中HBc Ag转阴 1 1例。门脉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改善 ( P>0 .0 5)。无论 HBe Ag阳性或阴性 ,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 P<0 .0 1 )。治疗结束 HBe Ag阴转率为 4 2 .9%。 HBe Ag阳性与 HBe Ag阴性患者相比 ,其肝组织学损伤程度的改善及血清 HBV DNA的下降无明显区别。结论 干扰素α-2 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HBe Ag阳性或阴性 ) ,可明显降低血清 HBV DNA的水平 ,并明显改善其肝组织学的炎症及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 HBV感染及 AFP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 12 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二对半 (HBV- M)及 AFP。结果 :12 2例 PHC患者中 ,HBs Ag阳性 110例(90 .2 % ) ,阴性 12例 (9.8% ) ,HBs Ag阳性者 AFP中位数 1110 ng/ m L,阴性者 14 7ng/ m L,二者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0 5 ) ,HBs Ag阳性的 PHC患者 AFP升高的高峰年龄与其发病高峰年龄大致相符。 PHC患者 HBV感染模式分析中 ,HBV感染 117例 ,感染率为 95 .9% ,HBe Ab及 HBc Ab各项感染率分别为 90 .2 %、0 .8%、7.4 %、71.3%和 89.3% ;感染模式“小三阳”77例 (6 3.1% ) ,HBs Ag及 HBc Ab二项阳性 16例 (13.1% ) ,“大三阳”9例 (7.4 % ) ,HBs Ag及HBe Ab二项阳性 5例 (4 .1% ) ,全阴 5例 (4 .1% ) ,HBe Ab及 HBc Ab二项阳性 4例 (3.3% ) ,HBs Ag单项阳性 3例 (2 .5% ) ,HBs Ab、HBe Ab及 HBc Ab三项阳性 1例 (0 .8% ) ,HBc Ab单项阳性 1例 (0 .8% )。PHC患者 HBV- M及 AFP结果对比 ,HBV- M阳性者 AFP升高 (6 8.4 % )的比例明显高于 AFP正常组 (31.6 % ) (P<0 .0 0 5 ) ,而 HBV- M阴性者 AFP升高 (2 0 .0 % )的比例明显低于 AFP正常组 (80 .0 % ) (P<0 .0 1) ,HBV- M阳性者 AFP升高 (6 8.4 %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关系及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 (HBV)血清标志物阳性、(HBV)血清标志物阴性与肝细胞癌 (HCC)发生率的关系和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用回顾性对列研究方法 ,选出我院 1998年至 2 0 0 0年传染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肝细胞癌 (HCC)患者 45 5例 ,分析HBV阳性组和HBV阴性组患者与HCC发病率关系 ,HBV阳性和HBV阴性的HCC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336例HBV阳性组患者发生HCC中 ,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12 4例 ,占 36 90 %。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98例 ,占 2 9 2 %。其他 114例 ,占 33 9%。HBV阳性组肝功能异常比率 ( 38 39% )显著高于HBV阴性组的 ( 19 33% ) ,P <0 0 1。【结论】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HCC发生率大于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HBV阳性的HCC患者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 (HBVM)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酶标法 (EL ISA)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s Ag(+) ,HBe Ag(+) ,抗 - HBc(+)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 (10 7.4 0 70± 2 .3830 拷贝 / m l)显著高于 HBs Ag(+) ,抗 - HBe(+) ,抗 - HBc(+)患者的含量 (10 5.1 2 51± 3.4 797拷贝 / ml) (P <0 .0 0 1) ;不同临床类型 HBV感染者 HBV DNA含量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重症肝炎 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 DNA含量与 HBe Ag密切相关 ;HBV DNA复制水平与慢性肝病的病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感染模式病毒复制情况以及各模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差异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定量PCR以及自动化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对1 0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 Ag)、抗HBV表面抗原-抗体(HBs Ab)、HBV e抗原(HBe Ag)、抗HBV e抗原-抗体(HBe Ab)、HBV核心抗体(HBc Ab),HBV-DNA含量以及ALT检测,并对常见三种模式HBV-DNA含量以及ALT进行差异分析,同时依据血清学免疫指标HBe Ag以及病毒复制情况将资料分为四组:HBe Ag(+)HBV-DNA(+)、HBe Ag(+)HBV-DNA(-)、HBe Ag(-)HBV-DNA(+)、HBe Ag(-)HBV-DNA(-),并对该四组资料肝功能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此研究发现HBV感染有7种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百分比为45.25%,ALT40 U/L的人群百分比为20.27%,ALT120 U/L人群百分比为3.13%;HBe Ag(+)组与HBe Ag(-)两组HBV-DNA阳性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HBV-DNA(-)组ALT40 U/L的人群百分比以及ALT含量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复制情况存在相关性,且与ALT水平密切相关,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能准确地判断HBV复制情况以及其传染性,ALT水平能较好地判断感染人群肝功能情况,三者相结合能给临床的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 ( lamivudine)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1 4例。口服拉米夫定 1 0 0 mg,每日 1次 ,疗程 6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1、3、6个月HBVM:HBs Ag、HBe Ag、抗 HBc、HBV DNA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 1、3、6个月后 HBVDNA阴转 ( HBV DNA≤ 1 .0× 1 0 3 拷贝 /ml)分别为 1例 ( 7.1 % )、3例 ( 2 1 .4) %和 7例 ( 5 0 % ) ,血清HBe Ag/抗 Hbe转化率均为 7.1 %。ALT半年中复常率为 85 .7% ,AST复常 1 1例 ( 76.9% ) ,TBIL复常 1 2例 ( 83.3% )。治疗前与治疗后 6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其中 1例高黄疸患者治疗 1个月后 HBs Ag、HBe Ag、抗 HBc及 HBV DNA均转为阴性 ,6个月复查仍为阴性 ,可能与病人感染 HBV时间短及免疫反应强有关。治疗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硬化 ,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恢复肝功能 ,迅速降低 HBV DNA水平 ,抑制 HBV DNA的复制  相似文献   

9.
“两对半”是指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的检测。 1.HBsAg:阳性提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虽为阴性而其它HBV指标即使仅有一项为阳性,仍说明已感染HBV。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 仅此一项阳性并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 )表达模式与重建乙型肝炎的关系 ,有利于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95例重型乙肝患者血清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 HBcIgM。 结果  95例患者HBV M表达模式以HBsAg、抗 HBc阳性率最高 ,为 4 2 .1% ;其次为HBsAg、抗 HBe、抗 HBc,阳性率为 2 8.4 %。HBV M中HBSAg、HBeAg、抗 HBe、抗 HBc各项阳性率分别为 95 .8%、15 .8%、34.7%、98.9% ,HBeAg阳性存活组与未存活组的S/N值分别为 2 5 .0 2± 15 .87、2 8.5 1± 15 .2 5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患者感染HBV后其标志物表达模式HBeAg阴性与重型肝炎有密切相关性 ;HBV复制指标HBeAg阳性值高低并不影响重型乙型肝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对辨别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 ,检测 79份血清HBV DNA拷贝数和免疫学血清指标。 结果 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阳性的 2 6份标本中 ,HBV DNA全部阳性 ,平均拷贝数为2 7× 10 5/ml。 8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中 ,HBV DNA全部阳性 ,平均拷贝数为 5 2× 10 4/ml。 2 1例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抗 HBe)、抗 HBc阳性的标本中 ,HBV DNA阳性率为 6 6 7% ,平均拷贝数为 3 1× 10 4/ml。 9例HBsAg阳性的标本中HBV DNA阳性率为 11% ,平均拷贝数为 1 4× 10 3 /ml。 结论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2.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乙型肝炎血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HBs Ag、抗 -HBs同时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 (HBV-M)模式及 HBV感染状态。方法  56例 HBs Ag、抗 -HBs均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 EL ISA法及PCR法进行 HBV-M检测及 HBV DNA检测。结果  56例 HBV-M模式中其他 HBV血清学指标分别为 HBe Ag阳性 40例 (71.4% ) ,抗 -HBe阳性 4例 (7.14 % ) ,抗 -HBc阳性 53例 (94.6% ) ,抗 -HBc Ig M阳性 13例 (2 3 .2 % )。 12例进行血清 HBV DNA检测 ,阳性率 2 5.0 % (3 / 12 )。结论  HB-s Ag、抗 -HBs同时阳性者其他血清 HBV-M模式复杂多样 ,并仍可有 HBV持续复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340份乙肝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并根据HBVM测定分为A、B、C、D、E 5组,A组44例,HBs Ag、HBe Ag均(+);B组75例,HBs Ag、HBe Ag、HBc Ab均(+);C组68例,HBs Ag、HBc Ab均(+);D组115例,HBs Ag、HBe Ab、HBc Ab均(+);E组38例,全阴或HBs Ab单项(+)。结果 A、B、C组检测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D组,A、B组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P<0.05),A组稍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未检测到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中,HBs Ag阳性率高于HBV DNA阴性标本中HBs Ag阳性率(P<0.05)。HBV DNA与HBs Ag、HBe Ag相关性明显,与抗HBs、抗HBc、抗HBe无相关性。结论 HBs Ag对HBV感染的灵敏度较高;采用FQ-PCR定量进行HBV DNA检测可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肝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 )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与 e抗原及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错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及荧光定量 PCR(FQ- PCR)对 10 5例血清 HBV DNA阳性 HBV感染者进行 HBV BCP基因变异及 HBV DNA定量测定。结果 :BCP变异组 HBe Ag阴性率为 84 .4 % (5 4 / 6 4 ) ,非 BCP变异组为2 6 .8% (11/ 4 1)。 BCP变异组 HBV DNA含量在 HBe Ag+ 病例 (10 8.79± 0 .85vs 10 7.4 8± 0 .39copy/ ml,P <0 .0 1)及 HBe Ag- 病例(10 8.0 5± 1 .1 6 vs10 6 .55± 0 .91 copy/ ml,P<0 .0 1)中均较非 BCP变异组高。结论 :HBV BCP变异在下调前 c/ c基因表达的同时可能促进 HBV复制 ,对 HBs Ag+ / HBe Ag- 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 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 HBe 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5.
学龄前儿童乙肝大三阳53例家庭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元香 《河北医学》2000,6(4):368-369
检测乙肝两对半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HBe.抗 - HBc)是检测 HBV标志的普通方法。从血液中检出乙肝两对半中任何一种抗原或抗体都提示被检者已受 HBV的感染。HBs Ag.HBe Ag.抗 HBc阳性 ,即通常指的乙肝“大三阳”时说明受检者体内存在HBV,而且病毒正在复制 ,有较强的传染性。为减少HBV在托幼机构内的传染 ,我市已将肝功和两对半的检测列为幼儿入园前的常规体检项目。发现肝功异常或 /和乙肝两对半大三阳者暂缓入园。为进一步了解学龄前儿童感染 HBV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我儿保门诊对乙肝大三阳儿童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32 1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HBe Ab(+/ - )、HBc Ab阳性 2 10例为小三阳组 ,HBs Ag、HBe Ag、HBc Ab均阳性 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 3d~ 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检测。结果 :两组乳汁中 HBs Ag、HBe Ag、HBc Ab、HBV- 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产妇初乳中 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 )不宜哺乳 ,初乳中单纯 HBs Ag阳性、而 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肝各血清学模式中发生癌变的风险。方法 :应用 EL ISA法对 5 6 0例 AFP介于 2 0 ng/ml~4 0 0 ng/m l的乙型肝炎患者及 5 3例有乙肝感染史的肝细胞癌患者 (AFP:4 2 0 ng/ml~ 10 92 ng/ml)进行了乙肝血清学指标测定。结果 :乙肝血清学指标各模式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5 6 0例乙肝患者中 M1[HBs Ag(+)、HBe Ag(+)、HBc Ag(+) ]模式占 2 4 .1% ,M2 [HBs Ag(+)、HBe Ab(+)、HBc Ab(+) ]模式占 4 6 .4 % ,M3[HBs Ab(+)、HBe Ab(+)、HBc Ab(+) ]模式占 7.0 % ,M4 [HBe Ab(+)、HBc Ab(+) ]模式占 2 2 .3% ;5 3例肝细胞癌患者中 M1[HBs Ag(+)、HBe Ag(+)、HBc Ab(+) ]模式占 2 2 .6 % ,M2 [HBs Ag(+)、HBe Ab (+)、HBc Ab(+) ]模式占 4 1.5 % ,M3[HBs Ab(+)、HBe Ab(+)、HBc Ab(+) ]模式占 9.4 % ,M4 [HBe Ab(+)、HBc Ab(+) ]模式占 2 6 .4 %。结论 :乙肝各种模式 AFP的增高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HBsAg阴性血液HBV检测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0 引言  HBs Ag阳性是 HBV感染最常见的血清标志 ,因此对献血员进行 HBs Ag检测已做为预防输血后肝炎的重要措施 .但近年来的观察发现单纯筛除 HBs Ag阳性的血液并不能完全排除 HBV感染 ,输注 HBs Ag阴性血液后仍有 0 .35 %~ 1.7%的受血者发生乙型肝炎 .为了解 HBs Ag阴性献血员HBV其他感染标志的阳性率 ,笔者检测了 2 10 8例 HBs Ag阴性献血员的 HBe Ag及抗 - HBc阳性率 ,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体检合格献血员 2 10 8(男 10 6 8,女 10 40 )例 ,年龄 2 2~ 5 5岁 ,献血次数 2~ 10次 ,献血量 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HBV、HCV重叠感染时 ,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30例 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 ;应用 PCR法检测 HBV DNA及 HCV RNA。结果 :与单纯 HBV或HCV感染患者相比 ,重叠感染患者 HBe Ag、HBV DNA、HCV RNA阳性率明显降低 ,抗 - HBe阳性率明显升高 ,HBs Ag、抗 - HBc Ig G及抗 - HCV平均几何滴度也明显降低 ,部分患者 HBs Ag阴转。重叠感染患者 TBil及 AST/AL T比值明显高于单纯感染者 ,尤以抗 - HBe阳性者明显。结论 :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相互抑制 ,且较单纯感染患者病情重。重叠感染时抗 - HBe阳性不能做为病情恢复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e Ag与病毒含量及 BCP变异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和酶标法 (EL ISA) ,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 (HBVM) ;其中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采用 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 A→ T和 176 4碱基 G→ A联合突变。结果 :HBe Ag阳性组与 HBe Ag阴性组血清 HBV DNA含量分别为 10 7.4 0 70± 2 .3830和 10 5.0 797± 3.5389拷贝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 BCP区 T176 2 A176 4突变 2 4例(32 .4 % ) ,BCP变异在 HBe Ag阴性病例的发生率为 4 2 .9% (18/4 2 ) ,显著高于 HBe Ag阳性病例 18.7% (6 /32 ) (P <0 .0 5 )。结论 :HBe 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 ;但 HBe Ag阴性不能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停止 ,定量 HBV DNA可以真实反映 HBV感染、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