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埃及水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创新点:发现IGF1基因多态性对埃及水牛的生长性状、血液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并为埃及水牛的选育提供重要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以200头埃及水牛为试验对象,对其IGF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论:在水牛IGF1基因多态性分析中,发现两个新的SNP位点(G64A和G280A)分别分布在外显子1和外显子4的非编码区。不同基因型的统计分析表明,G64A和G280A位点的GG基因型水牛个体分别在3~6月龄和6~9月龄的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这两个SNPs位点的组合基因型产生了三种单倍体GG/GG、AG/AG和AA/AA。在3~12月龄的水牛个体中,单倍体基因型与BW和ADG存在显著关联(P0.0001)。纯合的GG/GG单倍体基因型水牛生长性能优于其他水牛。两个SNP位点与半腱肌中IGF1和IGF1R的mRNA水平以及IGF1血清浓度水平相关。此外,GG/GG单倍体水牛表现出较高的mRNA和血清浓度水平。综上所述,这两种SNP位点G64A和G280A可作为埃及水牛生长性状选育的重要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生物分子标记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以及在植物遗传多样研究、亲缘关系分析、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与遗传图谱构建、品种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与现状,提出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资源保存、繁殖、利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家畜的繁殖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本文综述了现已发现的与家畜多胎性状有关的基因和QTL,如FSH基因、FSH基因、LHR基因、ESR基因、GDF9基因、GDF9B基因和Fec^8等.通过分析这些基因或QTL位点的作用、遗传方式及基因定位,旨在为利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高繁殖力家畜品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10,(4):73-73
据中国军网2009年11月3日援引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11月1日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消息介绍,2007年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发起并组织了“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据项目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黄三文说,目前已经发现与黄瓜产量、品质、抗病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侯选基因300多个,克隆了相关的性别决定基因、苦味基因和抗黑星病基因,为这些重要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快捷、准确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人口不断增长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植物育种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过去三十年来,性状形成和调控的新知识(如功能基因组学)和新技术(如生物信息学和表型组学)极大地支持了植物育种的发展。基因编辑,特别是基于CRISPR/Cas技术和其衍生技术,已成为强有力的植物研究技术,可能直接改变植物育种的方法和策略。植物表型性状受编码基因和非编码基因的控制,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编辑这两类基因的不同策略。对于编码基因,其编码蛋白的活性和数量可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以及翻译和翻译后水平加以调节,我们由此提出了创造基因功能性变异从而改变性状表型的基因编辑策略。对于非编码基因,则可以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其转录水平或对靶基因的目标序列加以改造,达到产生新的性状的目的。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原生质体的基因编辑方案,使基因编辑技术更适合于植物育种。总之,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供植物育种者选择的将基因生物学知识转化为实用育种策略的方案,即基因编辑技术成为将基因生物学知识用于植物育种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8,(8):77-77
据2007年1月18日《新民晚报》消息,2007年上海科学技术获奖名册上,水稻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一举摘得两项最高奖: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持的“水稻基因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技术”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完成的“水稻耐盐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及其应用研究”,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一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子育种的方法来改良百合品质以及开发新品种,是百合育种工作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对百合转基因体系建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综述了百合转基因分子育种中关注较多的报告基因、抗虫害基因、花发育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9.
【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猪产肉性状相关重要基因发掘、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纳米,大到百吨重的钢铁机器,创新是贯穿其中的血脉,是驱动它们为人类服务的灵魂,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科技创新演绎得更加精彩。今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猪产肉性状相关重要基因发掘、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应用"就是这样一个项目,也许一串串专业的数据与语言大多数人不能读懂,但项目团队却用最先进的技术服务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金飞宇 《新高考》2007,(3):46-51
一、考点分析①常考点: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半保留复制、细胞质遗传、原核基因和真核基因的区别与联系、生物基因组研究。②重点: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遗传物质的结构特点、生物遗传方式和遗传物质的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传统生产栽培品种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的育种及观赏价值的评估,着重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提出可实施的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基因操纵技术、育种技术等的应用达到提高传统欧洲油菜(B.napus)的观赏特性,创造出新型的园艺品种以补充园林植物的数量与质量。其观赏性状的改变包括:花瓣数量的改变、花瓣大小的改变及植株高度的改变;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基因修饰、杂交育种、选择育种、诱变育种等。  相似文献   

12.
DNA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分子标记是目前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的发展过程,介绍了DNA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上应用情况,认为RAPD分子标记技术更适用于林木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13.
建优牌大约克种猪于2000年5月由金华种猪场申请备案、登记、注册,该品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等特性。本标准的起草以多年来建优牌大约克猪生产过程中所有统计资料为依据,根据种猪各阶段不同性状和重要性,分三个阶段进行评定,即:60日龄时、体重达75kg-110kg时和成年阶段,采用等级评定制度,把种质量化,操作方便,又符合科学。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海岛棉“Hai1”作为供体亲本,陆地棉“中棉所36”作为轮回亲本,构建的BC5F3:5陆海渐渗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2015年、2016年新疆石河子和河南安阳4个栽培环境中的棉籽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等主要营养成分及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等纤维品质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揭示棉花陆海渐渗系BC5F3:5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性状之间及其与棉花纤维品质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BC5F3:5群体中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及纤维品质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基本接近轮回亲本中棉所36,超轮回亲本比例在35.49%~76.00%之间,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环境下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棉花纤维品质之间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棉花纤维品质之间呈正相关,故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同步改良具有一定难度。筛选出四个环境下棉籽油分、蛋白质含量与棉花纤维品质均优异的材料各20个,为棉籽油分、蛋白品质与棉花纤维品质QTL挖掘及分子聚合育种等储备了大量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馆史、研究对象、供体DNA的导入方法、植物分子育种的特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简介了我国植物分子有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5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认为中国植物分子育种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此将会给我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绿色革命”使一年生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因此认识到赤霉素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也使赤霉素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在拟南芥、烟草、水稻等植物中被逐渐克隆出来.文章介绍了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拟南芥、南瓜等作物中的研究情况以及一些矮化突变体,着重概述了苹果中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为苹果矮化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蜜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昆虫,是研究真社会昆虫个体特征分化最典型的模式体系,蜜蜂转基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蜜蜂转基因的制作方法和进展,对蜜蜂转基因技术研究在蜜蜂遗传工程育种、基因功能分析、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蜜蜂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紫菜育种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栽培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紫菜的遗传育种已从最初的选择性育种发展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遗传性状的改造,并建立纯系使经济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综述了紫菜育种的相关技术,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方法:利用人工诱导获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气孔、染色体等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甜叶菊三倍体气孔大小介于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染色体数为33(2n=33),甜叶菊三倍体培育获得成功。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及糖苷测定结果显示,植株高度及叶产量与二倍体相近但高于四倍体;三倍体甜叶菊植株在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均大于二倍体而与四倍体接近;糖苷含量及糖苷成分与二倍体及四倍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三倍体甜叶菊在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上具有自身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