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窗口初夏的风就这样悄然吹进心扉,飞入我的窗口,和阳光一起,暖暖的,柔柔的,看着我。我坐在这里,给你写信。随着风的记忆,诉说一个遥远的故事。我坐在窗前,犹如坐上时间的飞船,在四季里巡回,心情忽而沉重,忽而轻松。太阳的灿烂色彩,月儿的柔和目光,云彩的多情追逐,都被我收集。有泪水,甜甜的,成成的。有喝不醉的泪咖啡,伴着深沉的日子,伴着浓浓的笔墨。我想写给你,可我却不记得你的地址。我的心好累,拧不出一滴血液。我想休息,却无法让心脏停下舞步。我就坐在这个窗口,漫步在无际的寂寞中,漫步在静静无声的落叶上,像凝着春百的一枚心。  相似文献   

2.
救济     
那是三年前的秋天。 一天,来了一位妇人,一身朴素装束,满脸憔悴,嘴里嗫嚅着不知在说些什么,眼睛只盯着我,似乎要我一下子能明白她的来意。当时,煤炭行业不景气,矿工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救济金有时跟不上,给许多贫困户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压力。我想,这位妇人是来要救济的吧。于是,我请她坐下来慢慢讲。 原来,她的丈夫因病死亡,家中两个孩子正在读书,高额的学杂费和一家人的生活,令她不堪重负。眼下就要开学了,可学费还没有着落。妇人提起这些伤心事,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 对于弱者,我向来十分同情。面对她,我心中涩涩的。可是,上半年的救济已经发放完了,下半年的还没有到位,如果说实话又恐怕妇人更伤心,可说些大道理又怕人家反感。于是我说,今天领导开会去了,发放救济是要领导批的。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古老又古老的故事了。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黄河边上有一座龙斧山,山上有一座龙王庙。山下的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强娃,女的叫莹花。小两口勤奋节俭,日子过得蛮不错。 谁知,天公不作美,一连三年大旱,黄河里的水干了,村庄里的井枯了,田野上的禾苗焦了……老百姓没法活了,祭神祈雨一一不灵,只好走的走,逃的逃。 强娃和莹花没走。他俩想,龙斧山口的黑龙潭,原来一直是不绝水的。可是自打一阵阴风在潭上打过几个旋后,黑龙潭的水就不见影了。这事儿挺怪。小两口一核计,拿定主意去掏黑龙潭。  相似文献   

4.
经历过风雨,才能理解宁静的难得。品尝过苦难,才能懂得真情的珍贵。做人如此,读书也是一样。我很喜欢一个成语——白璧无瑕。如何在尘世间做人做得有品位,读书读出精神来,这确实是一个人人应当深思的问题。人有人品,书有书品。目光所及,虽然大致相同,其实境界迥异。做人很复杂,很难泾渭分明。读书则不同,读书如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书,应当心无杂念,满脑子功名利禄,全是实用主义和投机取巧,那不是真正读书,沾染上铜臭做学问,做的绝对不是真正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一个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伟大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国兴起。千百万革命群众,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以雷霆万钧之力,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展开了尖锐的斗争。牛鬼蛇神陷入了广大群众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他们遭到了空前的严重打击。 发动广大群众,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伟大的创举。 亿万人民群众起来批判旧世界,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根本特点。 毛主席告诉我们,“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革命战争是这样,无产阶级的一切事业是这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然也是这样。没有群众运动,就没有无产阶级革命。同样,没有群众运动,也就没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往事如烟。 朦胧中,给你几许哀伤,几许惆怅,几许苦涩,几许酸甜。 无论是白的云,绿的树,蓝的海,红的帆,都融成一片,温柔如迷离的春夜。 无论在湖之滨,江之畔,谷之壑,峰之巅,都唱着一支歌,唱着你脉脉深情的追怀。 也许,那是一声成功的欢笑,笑声中却带着幼稚的轻狂。 也许,那是一杯失败的苦酒,苦味里却酿着成熟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工人之歌     
顶天立地的人,驾驭机器的匠;平凡非凡的位,实干巧干的岗。咱们工人有技能,咱们工人有主张。想的是现代化,盼的是奔小康,当的是主力军,创的是品牌响。咱们工人有气魄,咱们工人有力量。改天换地的人,掌握知识的匠;尽职尽责的位,神圣神奇的岗。咱们工人有传统,咱们工人有专长。求的是真价值,作的是优质量,争的是排头兵,赢的是新辉煌。咱们工人有素质,咱们工人有志向。  相似文献   

8.
采煤工     
从心仪出发,带去一路憧憬。希望,挣破巷道的桎梏,用执著演绎光明。把毅力植入岩层,用风镐透析前程。胆魄,穿过排炮的轰响,与效益产生共鸣。膂力铮铮,注满创业激情。信念,镌刻在坚定的目光里,用形象诠释煤的图腾。噢!采煤工,深渊索珠的精灵。年华如水淙淙。采煤工@李恒$永城煤电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9.
毕季青 《当代矿工》2013,(11):56-56
一人有人的精神,海有海的底蕴,山有山的内涵。雪山犹是。雪山之美在于景,景美首在雪。雪是山之景,山之精灵,是雪山精神的要津,是登山者心中的"艺苑"风景线。一座山很平凡,是雪让其有了高度,厚度,张力凸显。雪山之雅在于情,在山情风貌,在孕育了爱的至美至情。雪山之魂在达意,在其精神和灵魂,在其闪烁的边地精神的性灵之光。玉龙雪山诚如斯。  相似文献   

10.
紫藤花开     
紫藤花又开了。在春天刚刚涉足的长廊里,紫藤花开得空幽而烂漫。一片明丽的紫色。浅绿色的叶子,粉紫色的小花,一串串的,挂满了整个长廊花架上。一阵春风吹来,淡淡的馨香张开了婆娑的翅膀,飞入四近的角角落落。矿山,似乎被赋予了令人清明的嗅觉。紫藤,伸展着,蜿蜒不尽,将自己的生命攀援到卓越的境地。紫色花瓣披垂下来,似云锦可裁,似瀑布可掬,  相似文献   

11.
正下了班,和母亲、妹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我躺在沙发上,妹妹和母亲坐在餐桌前吃水果。妹妹大口大口地吃完了苹果,叫我起来吃葡萄。起身,柔和的灯光下,我看见了背着身的母亲满头的白发,心里突然一阵难过。水果,不是七十多岁的母样天天都能吃上的。父亲太节俭,根本不会享受人生,母亲又没有工作。母亲的心里只有父亲,父亲的心里只有日子。给母亲的钱,她省吃俭用留给了孙子,所以我们姐妹几个只能在她来的时候,多买点东西让她享受现成的。妹妹顺手递来几颗剥干净的葡萄,亮盈盈的,含到嘴里,酸甜酸甜的。不经意间,我看见了灯下母亲挤满皱纹的脸,没有表情。母亲老了,耳朵也不太好使,有时还自言自语,不是念叨远在云南上大学的孙子,就是惦记刚刚怀孕的外孙女。看着她恍惚的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突然穿越时空,二十年前那段绝对空白的记忆,刹那间复活了。也是母亲,也是葡萄,也是酸酸的记忆,也是那种描述不透的表情,不同的是,那时吃的是剩下的葡萄,是母亲没有卖完的。母亲不是生意人,也从来都没有做过生意,但那一次,母亲一天赚了六块钱,高兴得赶紧回家,把剩下的葡萄分给了我和贪吃的妹妹。那一年,是我外出上学第一年的暑假。那时,母亲五十岁出头。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她,为了多挣几个钱给我凑学费,大清早起来去人家的葡萄园摘葡萄,然后背到街上去卖。  相似文献   

12.
素白的工作帽,蓝色的工作服,黄色的翻毛皮鞋,锃亮的焊枪。她在飞溅的焊花中,实践着一个普通电焊工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她焊出的产品,是厂里唯一的免检产品。她练就的绝活,技冠同行。她在平凡的电焊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干就是24年。 她就是晋城矿务局机修厂电焊工、共产党员彭莉莉。  相似文献   

13.
春夜     
我坐在三月的春夜里等待,等待你的到来,失眠的头发睁开多情的眼睛,静听高跟鞋敲打我心扉的声音,一步步走近。 唐诗宋词在等待中老去,三月的桃花捎来的请柬,被错过的邮车耽搁。沐浴在你迟发的春汛里,捡拾你洒落的片片桃红,我泪流满面。我祈求这不能再错过的缘份,刻下千年一回的动人绝唱。 坐在春夜里等待,体验春雨的热情。闪电和雷鸣,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来源于同—次的撞击。一起生,生得轰轰烈烈,一同死,死个痛痛快快。这缠绵  相似文献   

14.
翟桂华 《中国矿业》2000,9(1):19-22
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国有矿山 ,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一是按传统模式设计 ,矿山办“社会” ,包袱沉重。二是设计开采品位先天不足 ,资源矛盾日益突出。以上两方面的原因 ,造成国有矿山高投入 ,低产出 ,资产闲置 ,人员富余 ,生存和发展难以为继。党的十五大为国有矿山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按市场经济的要求 ,配置资源要素。换言之 ,就是要盘活存量资产 ,闯出一条自强之路。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 ,长城铝业公司矿山公司以搞活国有矿山为课题 ,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增强了自我发展的后劲。1 转变观…  相似文献   

15.
乐王     
枯燥的会议内容,使人难以坐在那儿。这时,户外传来一阵隐约的锁呐声。我静下心,辨出吹的曲调是《翻身道情》。量吹功,那节奏感很差,换气时多不在位置,像是位少年初学者。 那是四年前,这能容数千人的煤矿,还没有投产,偌大的矿区,当时不足100人。这里没有什么文化生活,让人寂寞得像在住禁闭。听到这不成调的锁呐声,我这个刚分配到这儿,管工会文体的人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6.
王保钢 《当代矿工》2011,(10):38-38
哈图的风,是我所见过最猛烈的风,常常给人惊心动魄的景象。有时在白天,艳阳高照,明净高爽,瞬间乌云翻滚,狂风骤起,发出呜呜的吼声。满处草木参差斑驳,狼藉不堪。天地间尽是茫茫的飞沙走石。有时在夜晚,月色普照,寒星满天。片刻间空气震颤着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征途时而出现崎岖小径,时而又是荆棘丛丛。几度拼搏,几度玩命,也许你的心灵已十分疲倦了。四肢也宣告难以听命…… 但不要喟叹上帝的不公,不要屈从命运的捉弄。人生很少有坦途,只要看准了路,往前走,不辜负往日的雄心,就会有无愧的结局。 看准路是一种判断。是竭力发挥心智,调动思维的结晶。 缤纷的世界,如麻的人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道路。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须权衡实力,把握水准,寻出适合自身的准绳。 看准路是一种自信。没有自信  相似文献   

18.
风和日丽的时候,我会忘却我的伤痛。我的思绪与蝴蝶一起飘舞,我的心情跟风筝一同飞旋。天是蓝的,水是绿的,花是香的,歌是甜的,一切都欣欣向荣,一切都金光灿灿,青春蓬勃,生命无限。 雨狂风暴的时候,我会记起我的伤痛。我触摸结痂的心头,一跳、又一跳,没有了从前的强劲。心音弱了,血流缓了,一道道伤  相似文献   

19.
下井     
我在煤矿工作10多年了,却从没有下过井,只是听说井下工作又脏又累,特别的辛苦。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有幸跟随重庆打通一矿安监处人员一道,下井去感受了一回矿工的艰辛。下井前,我精神百倍地来到井口,整装待发。8时30分,领队人员给我们讲了入井前的注意事项后,我们便开始了乘罐。进罐站稳。突然,罐急剧下沉,头重脚轻之感随之而来。我的心一紧,险些腿软下蹲。“瞧,这就是竖井。”领队告诉我。抬头一望,直觉得一股压力直奔而来,我顿时紧张起来。倏然间,罐把我送到了北区上山斜坡。映入眼帘的是那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梁子、腿子组成的铁支架,整…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同宗二姐,中等身材,瓜子脸,柳叶眉,眼睛不大却非常有神。她很喜欢扎马尾辫儿,浑身上下透出一股文质彬彬的学者气质。她是我堂伯的女儿。堂伯是老私塾底子,识文撰字的,对二姐的影响很深。伯母是乡村接生员,为人善良,处事特别有爱心,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她也是二姐成长的启蒙老师。在我心目中,二姐简直形同异类,好像就是为做学问而生的。在村姑当中,她鹤立鸡群,特立独行,那气质俨然就是大家闺秀。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二姐参加了考试,却未能得中。按理说,当时在我们乡村能念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