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与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分别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年龄1~10岁的上肢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成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每组40例;记录注射氯胺酮入睡后;手术开始后1、5、101、5 min时HR、SpO2、MAP的变化;观察记录麻醉期间氯胺酮的用量及术毕苏醒时间(指手术结束时至病人睁眼时)。结果A组与B组相比,其氯胺酮总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1)。A组手术前后呼吸循环无明显变化,B组术中较注药后HR明显增快,MAP显著增高(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完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儿骨科的发展,臂丛神经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效果肯定。但小儿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常难以合作,需合理应用辅助药物作基础麻醉。近年来,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已见报道,镇静作用理想。本文研究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并与单纯氯胺酮或异丙酚作比较,观察共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臂丛神经阻滞在手部手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起,伊斯坦布尔手显微外科就将臂丛神经阻滞作为麻醉方法用于上肢手术。局麻药Articain的起效很快,但对缺血性疼痛缺乏有效控制。而将氯胺酮与Articain配伍,不仅起效快,而且还能有效控制缺血性疼痛。为了研究Articain和氯胺酮两种麻醉药的效果,设计了三种组合进行对比研究,每组包括15例病人(25~40岁),1组:氯胺酮2mg/Kg+38mg生理盐水;2组:2%Articain40ml;3组:2%Articain40ml+氯胺酮2mg/Kg。记录止血带(300mmHg)从起始到出现疼痛的间隔时间。1组和3组麻醉后即刻便可开始手术,而2组麻醉后10分钟才能满足手术。在麻醉持续时间上,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评估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小儿手部外伤及畸形矫正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单纯氯胺酮麻醉组;Ⅱ组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组;Ⅲ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结果 Ⅲ组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较Ⅰ,Ⅱ组稳定;而且Ⅲ组患儿苏醒快且平稳,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外伤手术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更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上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组(A组)和氯胺酮全麻组(B组),各40例。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呼吸、循环变化、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麻醉效果完善。大部分无需追加麻醉药均能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氯胺酮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气道管理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症治疗体会。方法 轻症应用非手术疗法。重症宜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神经外膜松解和神经束膜松解术。结果 12例中行显微外科治疗9例,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8.9%。结论 诊断明确者应行神经外松解和神经内显微外科松解。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斜视手术要求镇痛完善,眼球震颤少,目前多为门诊小手术。本文总结31例患儿,比较氯胺酮、丙泊酚、咪唑安定三者用于斜视手术的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四肢外周神经损伤38例41条,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瘢痕松解、神经直接缝合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33个月,优良率为81.6%。结论 对失去一期修复手术治疗机会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尽早行延迟一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延迟一期显微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手术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51例63条外周神经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延迟一期手术修复,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直接缝合、神经松解、神经移植桥接。手术距伤后时间:6—23d,平均11.5d。结果 术后伤口全部甲级愈合。随访9个月-8年,感觉、运动、功能综合评价优(≥M4S3)15例,良(M3S3)26例,可(M2S2)7例,差(≤M1S1)3例。优良率80.9%。结论 对于失去一期修复治疗机会的外周神经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应用方法、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动脉瘤手术的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选取2011-06—2014-10间住院的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对照组单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收集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优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预后及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显著改善手术靶区的可视范围,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腓总神经卡压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腓总神经卡压症的显微外科治疗林其仁,王文怀,姚学东,吴文华,吕俊忠腓总神经卡压症在周围神经卡压症中占有一定比例,其中相当一部分有赖于手术治疗。1983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腓总神经卡压症进行松解、减压,直至1994年2月,15例获得随访资...  相似文献   

12.
臂丛神经鞘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鞘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1975年至今共收治臂丛神经鞘膜瘤17例,源自臂丛上干7例,中干8例,C5、6神经根1例,外侧束1例。14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3例曾在外院误将肿瘤与神经干一并切除,行神经移植修复术。结果14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随访6个月至10年,无1例复发。3例误将臂丛上干切除行神经缺损修复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臂丛神经鞘膜瘤在手术显微镜下逐层剥离包膜,完整切除瘤体,保护好神经干,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告40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乙状窦后进路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随访1-7年以上,有效率97.8%,治愈率96.8%,复发率4.6%。讨论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术的优点及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尺神经移植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王伟,李吉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已应用于临床。临床、实验和解剖学研究均表明,带皿管的神经长段移植优于不带血供的神经长段移植。本文对尺神经血供做了较详细的解剖学观察,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招。材料与...  相似文献   

15.
肘管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肘管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显微镜下神经外膜或内膜松解,将尺神经前置并埋于前臂屈肌群内,神经入出口处保持一定宽松度,术后用石膏托将肘关节固定于45°屈肘位。结果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手术部位皮下未扪及神经,叩击无放电感,明显肌肉萎缩者症状无加重,爪形手畸形有所恢复;轻度肌肉萎缩者肌力明显改善,无肌肉萎缩者手部活动灵活度功能恢复,尺侧半手指皮肤感觉异常消失。结论显微外科神经松解并将其前置埋于肌膜下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氯胺酮常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但副作用较多。利多卡因可增强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为多次静脉注射,但血药浓度波动大,药物蓄积,用药量不易调控。靶控输注(TCI)可维持血药浓度的平稳,而且用药量精确,操作简便,因而更适用于小儿的静脉麻醉。本研究拟观察斜视矫正术患儿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TCI的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外周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措施。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300例345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和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优良率74.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损伤神经的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复杂连头畸形脑组织显微分离手术方法及术中运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的价值。方法 连头患儿颅骨多块骨窗完全形成前,左右侧患儿骨窗缘分别钉4个钛钉,再次注册,术中在导航指引下沿蛛网膜界面用显微外科技术分离脑组织,准确地寻找到直窦进行修复。结果 右患儿枕叶脑组织融合外因脑肿胀需部分切除外,2个患儿相嵌的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成功分离。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对复杂连头畸形深静脉窦的定位是有益的,在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外科技术沿蛛网膜界面进行分离可减少脑组织损伤,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三种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在断指再植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断指再植手术往往手术时间较长,要求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持续时间长。本文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选择3种不同入路,比较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手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安全便利的麻醉方法。方法:小儿腹股沟部手术40例.随机分成二组.1组20例以氯胺酮肌注后行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Ⅱ组20例以氯胺酮胍注后行骶管阻滞麻醉。监测Bp、P.R.SpO2变化,及术毕清醒时间、术中不良反应。结果:平均年龄、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较好地完成手术。两组生命体征.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切皮时Ⅱ组有4例出现肢体躁动;处理疝囊及牵拉精索时Ⅰ组中有4例出现肢体躁动;Ⅱ组有4例经多次穿刺成功.1例局部血舯。结论:作者认为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操作简单,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及危险性少,麻醉效果与骶麻相似,可作为小儿腹股淘部手术的麻醉方法之一,特别是骶管阻滞困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