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徐宁  戴翠萍  夏前正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91-2594,2610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顺铂(DDP)联用对食管癌细胞Eca109/DDP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诱导法建立耐DDP的食管癌细胞Eca109/DDP。DHA联合DDP作用于Eca109/DDP细胞,MTT法检测Eca109/DDP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递增药物质量浓度持续作用诱导6个月后,细胞可以在含1μg/ml DDP的培养液中正常生长,其对DDP的耐药指数为15.886,所得细胞命名为耐DDP的食管癌细胞Eca109/DDP。单用DHA浓度≤1.560μg/ml时,对Eca109/DDP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与DDP 1μg/ml合用能显著促进DDP抑制Eca109/DDP细胞的增殖(P0.05),并促进DDP诱导Eca109/DDP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周期表现为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S期细胞、G2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DHA促进DDP抑制Eca109/DDP细胞增殖可能与改变Eca109/DDP细胞周期、增加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史欣  李烨  贺宇彤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03-1505
[目的]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核黄素对人食管癌细胞株生长增殖的影响,探讨核黄素营养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常规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1)用不同浓度的核黄素作用于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Eca109细胞的增殖活性,计算细胞增殖率。(2)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核黄素作用Eca109细胞后细胞周期的改变。(3)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核黄素对Eca109细胞作用24 h 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4)HE染色以观察核黄素作用24 h对Eca109细胞的分化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核黄素作用于Eca109细胞后,其增殖率未见明显变化。(2)核黄素的加入使Eca109的细胞周期改变,出现G2/M期阻滞,但不促进其凋亡。(3)核黄素处理24 h后,经过免疫组化测定,食管癌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无降低,与阴、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HE染色观察各浓度组细胞形态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核黄素不会影响食管癌Eca109的增殖,但可能将细胞阻滞在M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过表达的方式,确定在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细胞)中是否存在Lrig1对Survivin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的调控。方法使用重组质粒GV-219-Lrig1转染Eca109细胞使其过表达Lrig1;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Lrig1、Survivin和Caspase-9的信使核糖核酸(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质粒GV-219-Lrig1转染Eca109细胞24 h后,在m RNA水平,Lrig1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而Survivin和Caspase-9无明显变化(P0.05);在蛋白水平,Lrig1和Cleaved-Caspase-9表达量都显著增加(P0.05),而Survivin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GV-219(NC组)相比,重组质粒GV-219-Lrig1转染的Eca109细胞24 h细胞晚期凋亡率增加1.6%。结论在Eca109细胞中,过表达Lrig1使其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可明显增加Cleaved-Caspase-9的蛋白水平。但对Survivin的表达没有影响。其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茶多酚联合原花青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回避记忆能力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茶多酚组、原花青素组、茶多酚+原花青素组及维生素E(VE)组,采用去卵巢合并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 mg/kg)制备AD大鼠模型。穿梭箱实验检测大鼠回避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及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Bax、Bcl-2、Drp1及Opa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回避潜伏时间延长,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总回避反应率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组、原花青素组、茶多酚+原花青素组及VE组大鼠回避潜伏时间明显缩短,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总回避反应率升高(P 0.05);与茶多酚组、原花青素组比较,茶多酚+原花青素组大鼠回避潜伏时间缩短,主动回避反应率升高(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Drp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Opa1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组、原花青素组、茶多酚+原花青素组及VE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Drp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Opa1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升高(P 0.05);与茶多酚组比较,茶多酚+原花青素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结论茶多酚和原花青素单独及联合干预均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和线粒体凋亡途径而影响细胞凋亡,这可能是改善AD模型大鼠回避记忆的机制之一,联合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山楂酸通过促进线粒体凋亡作用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DMEM高糖培养基处理)、山楂酸处理组(加入山楂酸25、50、100μmol/L处理),应用CCK-8法及Ed U试剂盒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HeLa细胞增殖情况,应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q RT-PCR检测不同浓度山楂酸处理后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eLa细胞中线粒体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及cleaved-Caspase 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HeLa细胞活性随山楂酸浓度增加而下降,不同浓度山楂酸处理组间HeLa细胞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d U染色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5μmol/L山楂酸处理组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25μmol/L山楂酸处理组比较,50μmol/L山楂酸处理组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50μmol/L山楂酸处理组比较,100μmol/L山楂酸处理组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显著降低(P0.05)。4组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leaved-Caspase 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HeL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 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山楂酸处理组Mitotraker染色荧光强度显著减弱。结论山楂酸体外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减弱其迁移和侵袭能力,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与调节HeLa细胞Bcl-2家族及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不同脂质体槲皮素对食管癌Eca109/9706细胞增殖及c-m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实验检测脂质体槲皮素和非脂质体槲皮素对Eca109/970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印迹检测脂质体槲皮素处理48h后Eca109/9706细胞中c-met,VEGF表达的改变。结果MTT检测表明,Eca109/9706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依次为脂质体槲皮素(LQ2)组>脂质体槲皮素(LQ1)组>非脂质体槲皮素(nLQ)组>对照组(P<0.05);在人食管癌Eca109/9706细胞中,c-met及VEGF的免疫组织化学图像扫描灰度均值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nLQ组>LQ1组>LQ2组(P<0.05)。c-met和VEGF的免疫印迹信号数值为各主带扫描灰度均值与各β-actin扫描灰度均值的比值,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nLQ组>LQ1组>LQ2组(P<0.05)。结论脂质体槲皮素可抑制Eca109/9706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与降低c-met及VEGF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韩忠敏  董卫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694-695,69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食管癌Eca109细胞分为4组:Res1组、Res2组、Res3组和对照组,Res浓度分别为10、20、40和0μmol/L。用MTT法测定Res对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RT-PCR方法检测Eca109细胞Caspase-3、Fa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0μmol/LRes处理24h对Eca109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μmol/LRes处理48h后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20μmol/L和40μmol/LRes处理72h,Eca109细胞Caspase-3、Fas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结论]Res可显著抑制Eca109细胞增殖,Res可通过促进食管癌细胞株中Caspase-3、Fas的表达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亚砷酸钠诱导H9C2细胞凋亡和自噬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亚砷酸钠诱导H9C2细胞构建凋亡和自噬模型。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改变.双氯荧光素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P53、Bcl-2、Bax及LC3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ERK1/2蛋白及ERK1/2蛋白总量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μM亚砷酸钠处理的H9C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自噬标志蛋白LC3-Ⅱ与LC3-Ⅰ比值明显增大(P0.01)。1 mM NAC预处理后显著减少H9C2细胞内ROS的生成和促凋亡蛋白P53和Bax的表达,诱导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同时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与LC3-Ⅰ的比值。亚砷酸钠处理诱导ERK1/2蛋白磷酸化(P0.01),而NAC和亚砷酸钠共处理抑制了ERK1/2蛋白的磷酸化。结论:亚砷酸钠降低H9C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细胞内ROS的生成,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NAC通过降低H9C2细胞内的ROS水平和抑制ERK1/2蛋白的磷酸化拮抗亚砷酸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自噬。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38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食管鳞癌细胞Eca109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构建p38α特异性的shRNA干扰载体,瞬时转染Eca109细胞,运用qRT-PCR、免疫印迹分别检测p38α干扰后在mRNA、蛋白水平上的沉默效果;运用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38α干扰后Eca10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运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38α干扰后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作为平行反向验证,转染含有p38α全长cDNA的真核过表达质粒,运用免疫印迹检测p38α过表达后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效果;运用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38α过表达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运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38α的变化后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p38α基因在受干扰后,测定其蛋白水平表达水平(22.970±2.857)较空质粒组(35.658 ±2.28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5,P<0.01).观察Eca109细胞的增殖变化,发现干扰48 h后吸光度值(0.951±0.086)大于对照组细胞(0.811 ±0.012)(t=3.20,P<0.05),表明Eca109细胞增殖加快.观察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发现,干扰48 h后凋亡率(17.400±5.495)较空质粒组(1.000 ±0.721)增加(t=40.06,P<0.01);干扰72 h后细胞迁移速度(0.034±0.031)较空质粒组(0.278±0.021)加快(t=-5.79,P<0.01),表明浸润能力增加.p38α在过表达后,检测到其内源性p38α蛋白表达水平(41.170±2.357)高于对照组(35.658±2.286)(t=4.41,P=0.005);48 h过表达组吸光值(0.472±0.089)与对照组细胞吸光值(0.811±0.012)相比,细胞增殖受到抑制(t=-7.50,P<0.01),细胞生长活动在G1期受阻(t=4.80,P<0.01),并且其细胞凋亡(32.233±1.457)高于空质粒组(1.000±0.721)(t=17.20,P<0.01),细胞迁移[(0.770±0.054) mm]较空质粒组[(0.278±0.021) mm]减慢并且浸润受到抑制(t=11.00,P<0.01).结论 p38dMARK抑制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食管癌EC109细胞生长、凋亡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干预,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EC109细胞凋亡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用药后EC109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 -2)、Bcl -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用药后EC109细胞胞内[Ca2+]i变化.结果 细胞培养24、48、72 h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7±0.76)%、(2.32±0.45)%、(2.98±0.89)%,Bcl -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0.12±3.41)%、(49.78±5.65)%、(51.25±6.34)%,Bax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7.98±2.85)%、(18.27±3.12)%、(17.76±3.64)%,而各干预组细胞凋亡率为7.05% ~51.11%,均明显增加(t=5.419~17.826,P<0.05),存在时-效和量-效趋势,同时其细胞Bcl -2蛋白表达降低,为43.32% ~ 10.46%,Bax蛋白表达上调,为24.54%~ 63.47%,均存在时-效和量-效趋势,当作用时间≥48 h或浓度≥100 μg/mL时,干预组上述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t=3.58~10.14;Bax∶t =5.047 ~ 11.065,P<0.05);用药后细胞内[Ca2+]i明显升高,12h达高峰,此后缓慢减低,至48 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降低其Bcl -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内[Ca2+]i有关.  相似文献   

11.
北京石景山区疾病死因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石景山区1984~1993年死亡资料分析,提示10年中全区总死亡率为401.35/10万。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位居前三位。占总死因的59.06%  相似文献   

12.
六种鳞翅目昆虫的食用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叶兴乾  胡萃 《营养学报》1998,20(2):224-228
目的:分析6种鳞翅目昆虫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氨基酸的组成。结果:6种昆虫均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除亚洲玉米螟、棉红铃虫和米蛾的幼虫以外,其余的蛋白质含量均在41%以上,最高的达75.2%。脂肪的含量变化较大,菜粉蝶、桑蚕的含量在8.52%~15.67%之间,其余的在19.35%~49.48%之间。氨基酸含量为25%~7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50%~49.76%,除5龄桑蚕外,其余的种类均在40%以上。6种昆虫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其氨基酸分(AAS)在31~66之间。桑蚕、菜粉蝶、亚洲玉米螟、米蛾等幼虫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棉红铃虫则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6种昆虫均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桑蚕含有较高的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SF-36量表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对居住满30年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造册,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0~40名老年人,共抽取370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影响生命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生活来源、生活事件、心理及健康状况等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些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心理卫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且从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出发制订老年卫生保健政策,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社区卫生保健项目,以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考核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否建立了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掌握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以区县为单位自评,在自评基础上市级抽查。采取核实资料的方法对组织领导、碘盐管理、健康教育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自评三项综合指标评分40个区县均在85分以上;2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市36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39个区县,占97.5%;居民户合格率>90%者35个区县,占87.5%;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0%者11个区县,占27.5%,10%-19.9%者27个,占67.5%,>20%者2个,占5%。市级抽查20个区县,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者19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个区县有19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18个占94.74%,零售单位经均>90%,居民户合格率>90%者18个,占90%,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肿率无<10%的区县,10%-19.9%者19个,>20个者1个。结论:对照消除磺缺乏病阶段目标标准判断,无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区县,实现基本消除目标的有17个区县,未实现阶段目标者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2008年初常州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发病年龄进行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变化的原因,对初免月龄及再免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5月31日所有在感染科住院的麻疹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对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和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麻疹发病年龄呈现两极分化,小婴儿和成人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论]提前初免,坚持原有再免,加强二次强化免疫及婚前再免,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症22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228例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流史占57%,妊娠3次以上占67.5%。 B超诊断率42.5%。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小于开腹手术,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病与多次妊娠,宫腔操作及雌激素有关。目前仍需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或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市体检人群的血糖代谢状况,探讨糖代谢异常和耱尿病的发生率.[方法]体检人群中符合条件的参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测OGTT(0 min)的同时作TG,CHO,HDL-C测量,了解该人群的糖代谢情况以及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的血脂代谢情况.[结果]在参加OGTT试验的1 033例人群中,符合单纯空腹高血糖型糖尿病(IFH)和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PH)诊断的共84例,占8.13%,糖调节受损(IGR)184例,占全部人群的比例为17.81%;HDL-C在统计的各组中其结果与糖耐量正常(NGT)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G除IPH组外、CHO除IFH/IPH外其结果与NGT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市成人DM人群中,IFH人群比IPH人群的比例高,且发病年龄更早;TG,CHO,HDL-C在DM组和IGR组均较NGT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DM和IGR者多合并血脂紊乱,具有高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居民主要死因潜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PYLL指标,对蒜处1986 ̄1988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死亡、恶性肿瘤、传染病、呼吸系疾病、循环系疾病、寿命损失男性高于女性,以婴幼儿及中青年为甚。胃癌的减寿年数,减寿率明显高于肝癌、肺癌等,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癌症。为减少人口寿命损失,应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开展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知识普及和防治工作,搞好传染病的监测、控  相似文献   

19.
某市性病流行特征及数学模型在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近5年性病疫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5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近5年性病报告发病率进行曲线拟合,运用线性模型预测未来3年广州市性病发病率。结果:广州市近五年性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但AIDS/HIV、胎传梅毒及三期梅毒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病人群中老年患者人数增加。拟合的4种数学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直线模型为佳。经预测,未来3年性病发病率仍保持下降势态。结论:根据近几年性病流行特征及未来几年发病趋势,该市应及时调整性病工作防治策略及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刘坚初 《现代医院》2008,8(3):70-71
目的了解儿科抗生素的应用对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未应用抗生素及应用抗生素两组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菌株葡萄球菌、MRSA与MRCNS的分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菌株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3.10%和92.50%,对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92.50%,而对AMP/SBT的耐药率为6.90%和25.00%,敏感率为72.41%和50.00%。结论两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表现高度耐药,而对AMP/SBT敏感性较高,因此青霉素和苯唑西林单独应用对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失去治疗意义,必要时可根据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与其他抗生素联用,AMP/SBT抗葡萄球菌作用肯定,可广泛用于儿科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