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层供热系统是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而发展起来的,其供热形式有间接供热、直接供热、直混供热等多种形式。吉林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在高层供热中主要采取直混供热的方式进行高层供热,充分利用了公司原有低层集中供热系统的资源,实现了高、低供热系统并网运行。但既有高层供热系统随着高层供热面积的增多,其系统的能耗越来越高,直接影响公司运行成本。为此,吉林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系统实际情况,通过技术攻关、系统优化对原有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有效地降低了混水直供系统运行电耗,取得节能降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二级循环泵供热系统基本原理和调节控制方式。比较了传统供热系统和二级循环泵供热系统的运行方式,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二级循环泵供热系统的耗电量比传统供热系统低。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了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传统供热系统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水压图及运行方式,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耗电量比传统供热系统低.探讨了分布式变频泵供热系统的适用条件及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一、系统简介 "琅卡博热计量智能动态温控节能系统"是威海琅卡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国内供热系统特点量身打造的一套热计量供热节能系统。该系统将物联网络技术与供热计量相结合将供热水力平衡调节至供热系统用户最末端,实现了热源、热力站、小区热网和热用户间节能一体化控制的目的。通过供热系统末梢流量控制优化供热系统运行工况解决供热系统能耗问题,系统可对热用户供热效果实施远程监控,从根本解决对室内采暖系统和建筑维护结构多样化造成的冷热不均、能耗严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热水供热系统的组成、优点及缺点,对热水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维修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热水供热系统通暖的程序和调节方式,以科学合理地操作调配供热系统的各个环节,最终达到良好的供热效果。  相似文献   

6.
罗琤 《区域供热》2015,(2):118-119
供热行业是能源消耗量巨大的行业,规范供热系统节能运行,降低供热系统能耗并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是当前供热节能减排的目标,也是供热标准化管理的目的之一。本文介绍了供热节能相关标准,并对供热标准在节能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赵永平 《山西建筑》2013,(1):119-120
从供热系统供暖调节的目的着手,研究了供热系统的调节原理,详细阐述了供热调节的几种方式,通过对供热系统的合理调节,以达到供热的最佳效果和节能降耗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为了保证供热质量,减少运行能耗,大庆油田物业管理三公司按照矿区要求推行节能供热示范区建设,提出示范区的建设思路,并从完善供热系统的调节计量措施、综合应用供热调节技术、建立供热系统分析与评价机制及采用"三位一体"运行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建设供热示范区,实现了供热系统燃料、水、电和人工等多方面节能,实现了供热系统由经验型向数字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所使用的环网供热系统存在水利失调,从而是供热系统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水利平衡的环网供热系统,分析了环网供热系统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的主要原因与现象,改进水力失调的调节措施,并对环网供热系统内部管网的监控管理策略进行探讨.通过该系统的运行状况,来进行温流控制,利用水力平衡调节阀门控制供热系统管道内...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静态平衡阀和动态平衡阀的工作原理,针对恒流量供热系统、分阶段变流量供热系统、分户控制非计量收费供热系统、计量收费供热系统,论述了平衡阀的应用方法,强调了人工调试在实际供热工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芦岩  林辉  田雨辰  田亮  竹巧艳 《煤气与热力》2021,41(1):1-4,10041
介绍地热耦合热泵供热系统(以梯级利用地热水热量为原则,采取地热水直接供热与热泵机组利用地热尾水余热的供热系统)设计方案的工艺流程、运行策略,建立供暖期系统能效比的计算模型。结合算例,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下,对两种地热耦合热泵供热系统的供暖期系统能效比进行计算。方案1:制热设备(地热水换热器、热泵机组)与供热循环泵采取一机一泵的固定设置。方案2:供热循环泵集中并联设置。对于方案1,供热循环泵与制热设备对应关系固定,启用某台制热设备时必须启用相应的供热循环泵。与方案1相比,由于方案2的供热循环泵集中并联设置,供热循环泵与制热设备的对应关系相对松散,匹配更加灵活。方案1、2的供暖期系统能效比分别为9.20、10.03。与方案1相比,方案2的供暖期系统能效比提高9%。  相似文献   

12.
分析现有的供暖系统出现的问题,从节能、提高热舒适性及收费的角度提出供暖系统应当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从系统运行可靠性、系统造价、施工工艺难易程度、对户内装修的影响等方面对分户式热计量和温度控制的单管供暖系统形式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供热节能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江亿 《暖通空调》2006,36(3):37-41
分析了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热利用效率低,运行能耗高的主要原因,并讨论了目前分户计量、按热量收费改革的问题。认为根据目前居住特点,这种热改方式不适合在我国推广。应采取按楼计量、楼内按面积分摊的方式。这可以激励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为了解决由于系统设计不当和调节不当导致局部过热造成的热损失问题,提出在楼的热入口采用换热或混水,在楼内实行“大流量、小温差、低水温”的供热方式,使每栋楼可在不同的入口水温下运行,以有效减少由于散热器面积不匹配、建筑内局部热源、系统流量不均等原因造成的局部过热现象,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黄鑫 《建筑科学》2000,6(6):57-60
就如何合理确定电蓄热供暖用蓄热水箱的有效体积给出了计算公式;并确定了公式中各项取值,提出蓄热水箱最高设计温度和最低设计温度确定的条件;对采暖和锅炉加热形式循环系统中防止水泵汽蚀的条件给出了计算公式;最后还给出蓄热水箱的建筑面积估算指标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布式调峰供热方式在集中供热系统应用中的技术经济性。通过节能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可知,相对于集中调峰供热方式,分布式调峰供热方式可以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能耗,提高承担基础负荷的集中热源的满负荷运行小时数、提高集中热源的供热效率,同时可以降低一次供热管网的初投资、减少一次供热管网的热损失。  相似文献   

16.
供热计量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伍小亭 《暖通空调》2000,30(1):60-62
认为热计量方式的采用,使传统的户内供暖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出:散热量可自动调节是计量供热的前提;宜提倡按户分环式的计量供热系统;由于行为节能的引入可能会造成户内系统立管上压差产生剧烈变化,因此立管上宜设置必要的恒压差、恒流量阀;应该注意暖气罩对计量供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热负荷与传统供暖系统热负荷的不同,分析合理确定采暖房间室内设计温度和户间传热负荷应考虑的因素,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按热量计费的住宅供热采暖技术研究 (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邹瑜  黄维 《建筑科学》1999,15(4):1-9
分析了住宅供热采暖系统采用温控和按热量计费的节能潜力,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个有按热量计量功能的住宅室内采暖系统方案和室外供热管网水系统变水量控制方案。着重研究了室内采暖系统在安装散热器恒温阀后,其运行工况下性能参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种室内采暖系统相适应的室外供热管网水系统变水量运行策略,阐述了与我国住宅建筑采暖计量收费所适应的室内采暖系统和室外供热管网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供热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热用户不断增多,对供热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突发供热系统热源故障,本文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将热用户分级设置,为不同级别热用户设计不同应急处置的控制策略和算法,给出应急状态供热方案,可以科学快速地为运行人员提供操作建议或者通过热网监控系统进行远程调控,保证热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0.
适用于既有住宅计量供暖的串联热量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由于我国既有住宅的垂直单管顺流式供暖系统不是闭环系统,因此只能采用热分配表来实现计量供暖,但热分配表存在着技术问题,难于在我国既有住宅计量供暖中推广应用。在分析现有热量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计量供暖的串联热量表,对其安装方式、计量原理及特点进行了研究。串联热量表不受散热器装饰方式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计量精度高,实用性高,经济性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