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影月食是月亮只进入地球半影而不进入地球本影所发生的一种月食.近年来这种月食才受到注意,苏联天文年历从1958年起开始登载,英美天文年历也从1962年起开始登载了.奥泊尔子(Oppolzer)的“日月食典”里完全没有登载半影月食.最先对半影月食做长期预告的是卡维林,他计算了1955—2000年的34次半影月食,但只有日期,没有时刻和食分.以后他又补充了遗漏了的4次半影月食.波洛佐娃  相似文献   

2.
从零开始     
月亮的盈亏圆缺是月球给人们的主要印象。在农历的一个月中,月亮从一弯新月渐渐变成半圆的上弦月。又日益丰满成为圆圆的一轮望月,然后逐渐残缺,变成半圆的下弦月,乃至一钩残月,终于隐没不见。能不能事先知道哪一天的月相是圆是弯,是望是朔呢?现在我们要制作的瑞轮莫荚仪就是一件预测月相盈亏的天文小工具。  相似文献   

3.
实验原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地球唯一的伴侣。夜空中的明月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的星球。月球是一颗布满环形山的岩石球,大小相当于地球的1/4。它绕地球转动,同时又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转动。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我们能看到月相的盈亏变化。月相的变化周期:从新月再到新月的时间被称为“朔望月”,约为29.5天。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对认识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12月7日 金星最亮 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内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当内行星上合时,行星的亮面整个朝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满月相);内行星大距时,行星亮面的一半朝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上弦相或下弦相);内行星下合时,亮面背向地球(相当于月亮的朔月相)。从地球看来,行星的亮度除与行星的位相有关,还和行星与地球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2012年5月6日中午11:34,月亮过近地点,1分钟后,月相为满月。所以,当晚的月亮是今年最大最圆的月亮,是“超级月亮”。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很多的卫星。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环绕地球的月亮。月亮不仅造成了地球海洋的潮汐。还为我们带来了日食和月食的壮丽景象。月亮上没有大气或海洋。生命在那里无法存在。但是我们太阳系内的其他卫星上的情形又是如何呢?而那些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是否也可能拥有自己的卫星呢?  相似文献   

7.
月亮的圆缺周期变化可以说是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了。中国古代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下,经常把天象与地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古人对月相变化也作过类似的联想。比如,古代认为,河海里的蚌蛤具有“灵性”,它们体内珍珠的光芒与月亮是相通的,会随着月相变化而转明转暗,这在古代的诗文中有很多有趣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3000年月食推算表”一文中,作者曾指出,“日月食典”的月食部分主要有下面三点不足之处:(ⅰ)沒有載半影月食,(ⅱ)月食时刻不准,(ⅲ)食分不准。作者以前所发表的“1964—2163年半影月食表”一文列出了这二百年間的半影月食。为了改进“日月食典”所載的时刻和食分不准这两点,現在又計算了本表。本表与“半影月食表”一样,也是根据“月食推算表”計算的。本表所載月食时刻是以历书时为准。最后一栏是沙罗系統号数,它的意义在“半影月食表”中已有解释。把本表跟“日月食典”比較发現:“日月食典”遺漏了1988年3月3日的月偏食;2155  相似文献   

9.
日食、月食是由于地球、月球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它们的发生都是有规律的,相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大致类似的日、月食,这种循环就叫做日、月食的循环周期。根据日、月食的周期规律可以粗略地预测若干年后发生日、月食的大致情况。那么,日食、月食都有怎样的周期规律呢?这还得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互位置说起。  相似文献   

10.
月亮最引人注意的现象应该是它的盈亏变化了,古人很早就知道了月亮的这种奇妙的形态、亮度变化。并且发现这个变化有非常固定的周期,于是把这周期也称作“月”,成为后世历法的重要单位。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似乎更加钟情于月亮。寂静的夜空,她带来的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光明,却是那样的温柔可亲和延续了白天的生命。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脍炙人口的月下名句。“中秋节”更是将“赏月”定为我们中华民族每年一度的一个节日。除了皎洁的、银盘似的月亮,另一类很有观赏价值的就是月食了。图1是2007年3月3日的月全食照片。说起“三月三”,使我想起我们云南大理有“风花雪月”一说,即“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日、月及大行星动态太阳本月初,太阳的视赤经、视赤纬分别为22时47.1分、-7°43.4′;月末,太阳的视赤经、视赤纬分别为0时37.3分、 4°00.9′。本月太阳由宝瓶座运行到双鱼座。29日18时将发生日全食,我国部分地区可见偏食。 6日1时29分惊蛰,太阳的黄经为345°。 21日2时26分春分,太阳的黄经为0°月亮月亮过远地点、近地点的时间分别为13日10时、28日15时。月相为上弦、望、下弦和朔的时间分别为7日4时、15日8时、23日3时和29日18时。15日8时将发生半影月食。17日19时月掩角宿一,角宿一位于月亮之南0.3°。21日11时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9,(5):65-67
欧洲航天局于2009年3月17日用俄罗斯火箭轰鸣号发射了“地球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测”(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Explorer——简称GOCE)卫星。GOCE——也译为重力场和稳恒态海洋环流探索者,属于“地球探索者”系列卫星的首颗,可对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冰冻圈和地球内部进行最前沿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地理》“月相及其变化”部分,有一幅“月相成因示意图”(见附图1)。学会灵活使用这幅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而且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而后者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月相成因示意”插图既可以作  相似文献   

15.
观测角     
星月争辉继 3月份行星拱月之后 ,4月 6、7、8日月亮又运行到火星、木星和土星附近 ,分别于 6日 1 8时、6日 1 9时和 7日 5时依次发生火星合月 (火星在月亮北 5°)、木星合月 (木星在月亮北 4°)、土星合月 (土星在月亮北3°)。这三颗行星在星空中彼此相距甚近 ,呈现为三亮星会聚在一起的奇异景观。 4月 6日的月相为初二 ,弯弯的一钩月牙出现在三星傍边 ,在太阳落山不久 ,这一三星傍月的景象出现在西方地平线不高处 ,随着月牙的增长 ,月亮逐日远离三星。但仍可在黄昏后西方天空中看到星月争辉的美丽景象。4月 9日月球过近地点月球围绕地球运…  相似文献   

16.
殷卜辞中有5次纪日月食记载是目前已知的可为殷商时期天文定年的最确凿的资料,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给出了5次殷卜辞月食的发生日期。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发布的现代天文行星历表DE422,解算这5次月食的主要参数,研究它们在地球表面的可观测情况,进一步确认5次月食在殷都安阳的可视性。研究结果支持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5次月食的发生日期,并可为殷卜辞月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12,(12):8-9
月亮月亮过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时间分别为10日18时和22日19时。月相为下弦、朔、上弦和望的时间分别为5日11时08分、12日3时44分、19日7时45分和27日12时38分。6日4时月掩角宿一,角宿一位于月亮之北0.6°。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9日,看到英国《每日邮报》网站上的文章:下周的超级月亮会扰乱地球气候吗(Could“supermoon”next week disrupt Earth’s weather?)第一次了解到超级月亮的说法,此后密切关注相关报道,好似在倾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掩”,顾名思义,遮盖,掩蔽。当两个天体与地球在同一个轨道平面排成一直线时,从地球上看去,发生了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掩蔽的现象。这现象被称为“掩星”现象。对于不同天体相互之间的遮掩,天文学上给出了不同的名称,例如:月球部分或全部挡住了太阳,称之为“日食”;地影部分或全部遮盖了月球,称之为“月食”;掩的天体的直径比被掩的天体小时,被称为“凌”,等等。水星、金星凌日;  相似文献   

20.
奥泊尔子(Oppolzer)的“日月食典”包含有-1207年至2161年间的8000次日食和-1206年至2163年间的5200次月食,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七十余年,仍然是现在计算日月食时所不可缺少的参考书.但“日月食典”也有一些缺点,日食部分的缺点在本文中暂不讨论,单就月食部分而言主要有下面几点:(i)没有载半影月食.近年来半影月食也受到注意,苏联天文年历从1958年起开始登载半影月食,英美天文年历也从1962年起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