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一步法合成新型不黄变热塑性聚氨酯胶黏剂原料的选择及工艺;探索出了最佳合成工艺路线,并按国标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聚酯(PBA)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最佳反应时间为6~10min、反应温度90~105℃、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质量)0.5%、R值为1.05、后熟化时间4~10h及后熟化温度为120~140℃;合成出了一种结晶度高、结晶速度快、内聚强度大、耐热性好、剥离强度高、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不黄变热塑性聚氨酯胶黏剂。  相似文献   

2.
以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D)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法制备了PPCD型聚氨酯胶黏剂,并研究其粘结性能.结果表明,与非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相比,该胶黏剂和纺织布基的初始剥离强度高出20%,并且在高温高湿(70℃,95%恒温恒湿)环境下存放,非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和纺织布基之间的剥离强度下降明显,而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和纺织布基之间的剥离强度保留率高出很多.  相似文献   

3.
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威  黄洪  傅和青 《化工进展》2011,30(6):1341-1346
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和合成方法。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包括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氟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复合改性和超支化预聚体改性。比较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每种方法改性的胶黏剂的适用领域,指出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聚氧化丙烯二醇N220、聚氧化丙烯三醇ZSN350、1,2-丙二醇(PG)和1,4-丁二醇(BDO)、双吗啉基二乙基醚(DMDEE)为原料,合成了系列无溶剂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黏剂。研究了不同聚醚多元醇、小分子二元醇种类及配比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N220/MDI-50/BDO合成的预聚体与ZSN350/MDI-50/PG合成的预聚体按照N220和ZSN350质量比6∶4混合,得到的胶黏剂综合性能良好,初始黏度3. 50 Pa·s(25℃),常温下可放置6个月,用于粘接PVC皮革与海绵,剥离强度可达到海绵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聚氨酯胶黏剂的特性和种类,以及国内聚氨酯胶黏剂研究现状;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胶黏剂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鞋用聚氨酯胶黏剂、汽车用聚氨酯胶黏剂、包装用聚氨酯胶黏剂、建筑用聚氨酯胶黏剂以及木材用聚氨酯胶黏剂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今后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指出聚氨酯胶黏剂在蒸煮袋复合薄膜及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和反应热熔胶方面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绿色可再生的蓖麻油(CO)和环氧大豆油(ESBO)为原料制备了植物油基多元醇,用植物油基多元醇代替传统的石油类多元醇,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400或CO制备的预聚体在无溶剂条件下混合制备了4种脂肪族聚氨酯胶黏剂。并对制备的聚氨酯胶黏剂涂膜进行了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性能测试、剥离及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以PEG400和植物油基多元醇共同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剥离强度达到约200 N/m,剪切强度最高为4.9 N/mm^2;完全以植物油类原料制备的聚氨酯胶黏剂胶膜具有更好的耐热分解性能以及耐水性。  相似文献   

7.
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胶黏剂,有着比水性聚氨酯更加优异的性能。实验采用聚多元醇(PPG、PTM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合成聚氨酯预聚体(PUP),然后加入环氧树脂(E44)和缩水甘油(Glycidyl)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反应,再加入环氧树脂(E44)与活性稀释剂,制备出环保型无溶剂环氧封端聚氨酯/环氧树脂胶黏剂,同时采用固化剂间苯二甲胺(m-XDA)与促进剂2,4,6-二氨基甲基苯酚(DMP-30)固化,大大提升了体系的固化速度。考查了不同配比的聚氨酯与环氧树脂,及采用不同的活性稀释剂对胶黏剂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15%的660型稀释剂的G/E-PU(PTMG-2000)/EP(E-44)/活性稀释剂复合体系的黏度仅为0.3Pa.s;加入5%的D-085型稀释剂的G/E-PU(PTMG-2000)/EP(E-44)/活性稀释剂体系其拉伸剪切强度最好,可以达到21.63MPa。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扩链剂A、混合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等材料合成了适合服装面料行业所需的聚氨酯胶黏剂。简单介绍了聚酯多元醇和聚氨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讨论了多元醇的类型、扩链剂的结构、异氰酸酯指数、溶剂等方面对聚氨酯胶黏剂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的以混合多元醇、扩链剂A、异氰酸酯和混合溶剂等原料合成的聚氨酯胶黏剂其外观澄清透明、软化点在1 0 0~ 1 1 0℃、固含量 35 %时黏度在 1 0 0 0 0~ 2 0 0 0 0mPa·s之间、硬度为 70~ 80邵氏A ,且贮存稳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具有较高结晶性的聚酯多元醇,以及合适的扩链剂和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高初粘强度的消防水带用聚氨酯胶黏剂,并且分析了聚酯多元醇种类及数均相对分子质量(n)、扩链剂种类及用量、异氰酸酯指数(R)、纳米白炭黑及水解稳定剂对聚氨酯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为3000左右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扩链剂采用1,4-丁二醇,R取1.02~1.03,并且加入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白炭黑TS-720,加入0.5%~0.7%(与聚酯的质量比)的水解稳定剂,反应后得到的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初粘强度、较好的耐水解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郑嘉咏 《化学与粘合》2010,32(2):38-40,44
以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预聚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活性稀释单体、光引发剂等配制成UV固化胶黏剂。通过分析不同组分在LCD液晶灌注口密封及金属管脚固定的粘接性能影响,确定合成预聚体所需的聚酯多元醇种类及丙烯酸羟乙酯的合适用量,同时确定配胶所需活性稀释单体与光引发剂的合适用量。最后制得粘接性能好、耐候性能佳,可满足LCD产品生产工艺的性能要求的UV固化胶黏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步法合成新型不黄变聚氨酯(PU)胶粘剂的原料选择及合成工艺,并按相关的国际标准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的最佳合成工艺路线是:反应时间为5~10min、反应温度为100~115℃、w(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0.5%、R值为1.05、后熟化时间为4~10h和后熟化温度为120~140℃。由此制得的新型不黄变PU胶粘剂具有结晶度高、结晶速率快、内聚强度大、耐热性好、剥离强度高、稳定性好且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聚酯/聚醚多元醇、混合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反应型PU-HMA(聚氨酯热熔胶)。考察了R值[R=n(-NCO)/n(-OH)]、多元醇种类及含量、制备工艺、催化剂种类及含量等对湿固化PU-HM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1.8~2.4、m(聚酯)∶m(聚醚)=65∶35、w(催化剂T12+催化剂DMDEE)=0.05%~0.2%、70℃加入MDI/TDI(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温度为95~100℃、搅拌速率为400 r/min和反应时间为2 h时,相应的环保型湿固化PU-HM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可用于织物、PET(涤纶)薄膜等材料的粘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飞机座舱边缘联接用双组份高强度聚氨酯胶黏剂,该胶室温胶接强度大于250kN/m,剥离强度大于3.0N/mm,120℃胶接强度为50kN/m,-60℃胶接强度为258kN/m.在水中浸泡72h后,其剥离强度略有增加,为3.50 N/mm,在航空煤油中浸泡72h后,剥离强度强度为3.07N/mm.并且探讨了合成...  相似文献   

14.
以蓖麻油、苯酐和二甘醇等为原料,经酯化、缩聚后,合成了蓖麻油改性聚酯多元醇,并以此作为复膜胶的固化剂;以MDI-5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PG-2000/PPG400(聚醚二元醇)为原料,合成了端-NCO基聚氨酯(PU)预聚体,并以此作为复膜胶的主剂;将主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得无溶剂型双组分PU复膜胶。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 h和w(-NCO)=18%时,主剂的黏度、流动性相对最好;当双组分中n(-NCO)∶n(-OH)=1.9∶1、固化温度为50℃、固化时间为24 h和w(蓖麻油)=28.3%时,复膜胶的粘接性能相对最好,并且接近于进口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5.
以回收PET、二甘醇、己二酸为原料,合成聚酯多元醇。简述了合成PET聚酯多元醇的工艺。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真空度、副产物移除、催化剂用量等对合成聚酯树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控制在240℃左右,醇:PET摩尔比为1.31~1.35,真空度大于0.09 MPa,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5%时,合成的PET聚酯多元醇达到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谢富春  郭福全  范吉昌 《弹性体》2013,23(2):40-42,60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乙二醇(PEG)和I,4-丁二醇(BIDO)为原料合成聚氨酯弹性体,采用流延法制备了热熔胶膜。考察了预聚反应的温度、时间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并对预聚体中NCO含量、异氰酸酯指数(R)、聚醚多元醇的种类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等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80±5)℃;反应时间为1.5~2.0h。预聚体中NCO质量分数控制在9%~10%,R值取1.02,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的PEG制备的热熔胶用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7.
车灯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元醇、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合成了湿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黏剂用于汽车车灯粘接,研究了胶黏剂的黏度、黏度稳定性和初黏力等性能。结果表明,当高结晶性聚酯和热塑性聚酯用量在10%和15%时,胶黏剂剥离强度达到980N/25mm,耐热性达到180℃,满足了汽车灯具密封与装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预聚工艺,用多组分乙烯基单体共聚,在主链结构上引入含不同极性基团的单体,通过聚合合成多种类型的聚氨酯粘合剂。探讨了聚氨酯合成的条件,反应温度70~100℃、反应时间4~5 h,使用配比(质量比A∶B)为1∶2,25℃固化10~15 m in,聚氨酯的熔点明显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聚氨酯的耐高温性和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