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偏轴钻具组合在玉门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门油田青西区块地质情况复杂、地层倾角大、容易发生井斜,长期以来一直是提高钻井速度的一个瓶颈。为攻克这一难题,有效控制井斜和提高机械钻速,在青西油田试验应用偏轴钻具组合。试验过程中,通过在不同地层、不同井眼尺寸条件下应用不同的偏轴钻具组合方式,研究偏轴钻具的防斜能力。大现场应用表明,偏轴钻具能有效控制井斜、提高机械钻速,适合在容易发生井斜的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2.
偏轴防斜钻具的研究及在江苏部分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偏轴钻具组合工作原理及应力情况的理论和室内试验的分析研究,分别在江苏句容地区中古生界高陡构造和其它新生界地层的钻井中进行了现场试验和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井斜可得到有效控制,机械钻速可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河坝1井高陡构造带防斜打直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坝1井上部陆相地层属于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极易发生井斜。为解决大井眼高陡构造带易井斜和机械钻速低的难题,该井在钻井过程中试验应用了偏轴钻具组合、大尺寸钻铤组成的塔式钻具组合和直螺杆钻具组合。应用效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大尺寸塔式钻具组合是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大倾角地层防斜打直的较好选择,但同时须优选钻头及钻井参数.并强化井身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4.
普光1井防斜打直技术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普光1井直井段钻遇的沙溪庙组地层砂泥岩互层多、地层倾角大、地层各向异性突出,极易发生井斜,为此,在钻进过程中应用塔式钟摆、柔性钟摆、偏轴钻具和动力钻具组合进行防斜打直,使该井直井段井斜得到有效控制,为后续钻进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对该地区钻井施工中井斜的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井斜是钻井工作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钻井井身质量和钻井速度。双偏防斜钻具组合是一种新的防斜钻具,它克服了常规防斜钻具组合(诸如塔式钻具组合、钟摆钻具组合)所具有的轻压慢钻、以牺牲钻井速度来保证井身质量的“缺点”。文中分析了双偏轴钻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优选了技术参数。文中所研究设计的双偏轴钻具组合,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层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和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既保证了钻井井身质量,又保持了较高的机械钻速,值得在同类地层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偏轴防斜钻具是一种新型的防斜钻具.分析了偏轴防斜钻具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了241.3 mm井眼用偏轴接头,并优选了技术参数.研究设计的偏轴钻具组合在辽河油田进了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控制了井斜,又保持了较高的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7.
逆掩推覆体防斜打快钻具组合探索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掩推覆体地层具有斜、硬、跳、磨、变等特点,常规的钟摆降斜钻具既不能使用大钻压加快钻井速度,又不能有效地控制井斜,在坚硬的地层中只能轻压吊打,严重制约了钻井速度,增加了钻探成本。为加快窿9井在逆掩推覆体地层中的钻进速度、控制井斜,探索性地应用了多稳定器稳斜钻具和MWD +导向钻具、偏轴钻具和悬浮钻井,结果表明,3种钻具组合都能够达到解放钻压,提高机械钻速的目的,但控制井斜的效果不太理想。分析了井斜控制不理想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地层自然造斜规律,通过钻定向井来解决逆掩推覆体地层钻井速度慢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对于常规钻具组合防斜打快,目前国内主要采用轻压吊打和大钻压预弯曲被动防斜技术来实现复杂地层井斜的有效控制。然而较低的钻压导致机械钻速低,大钻压预弯曲技术使钻柱容易失稳而导致井下复杂,因此如何平衡防斜打直、机械钻速、钻柱失稳三者间的关系,合理选取钻压是常规钻具防斜打快的关键。为此,基于纵横弯曲梁及管柱弯曲理论,充分考虑地层造斜力对井斜的影响,以钻头综合作用力最小为准则,建立了常规钻具组合直井防斜打快钻压的优选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以伊拉克米桑油田BUCS-44H井为例,开展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倾斜程度的地层具有不同的钻压适用范围,在高陡构造中使用降斜特性较强的钻具,并在钻柱预弯曲的条件下,施加大钻压钻进可以平衡机械钻速与防斜打直间的矛盾;充分考虑地层造斜特性及钻具自身造斜特性选取的最优钻压,既能避免钻柱失稳,也能实现防斜打快,对现场井斜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川渝东部沙坪场高陡构造上部地层倾角一般在50°以上,最高达85°,钻井中易塌、易漏、易斜,钻压是平缓地层的30%~50%,由于钻压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钻井速度的提高。钟摆钻具带偏轴钻具组合在相同井斜控制的情况下,钻压可提高30%~50%,该组合应用于天东85等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单弯双稳”钻具组合的受力分析与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综合成本,现场常使用"单弯双稳"钻具组合防斜打快。利用纵横弯曲法对"单弯双稳"钻具组合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单弯双稳"钻具组合钻头侧向力的影响。结合"单弯双稳"钻具组合在江汉油田部分区块的成功应用,说明该钻具组合能够很好地控制井斜,有效地提高机械钻速。同时介绍了该钻具的应用实例,为其他油田选择合理的防斜打快钻具组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尿素为原料,合成了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合成工艺条件:尿素为37.5 mmol时,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0:1.2:1.5,催化剂氨基磺酸用量0.6 g,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为91.2%.  相似文献   

12.
由糠醛光化反应转化为羟基丁烯内酯,再与薄荷醇合成4-孟氧基丁烯内酯,然后与正丁胺在盐酸的催化下回流,合成,N-正丁基-4-孟氧基丁烯内酰胺,并考察了氨解反应温度、催化剂和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2-甲基-2-羟甲基丙醛、季戊四醇为原料,盐酸作催化剂,通过羟醛缩合和环化脱水反应,合成了3,9-双(1,1-二甲基-2-羟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反应的较佳条件为:n(2-甲基-2-羟甲基丙醛):n(季戊四醇):n(HCl)=2.3:1:0.06,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 h.在上述条件下,产物收率为94.0%,纯度可达99.0%.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以2,5-二甲基-3-呋喃硫醇,糠酰氯和吡啶为原料,通过醇解反应合成了2,5-二甲基-3-糠酰硫基呋喃,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变及熔点等分析方法证明了产物的结构。考虑了工艺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2,5-二甲基-3-呋喃硫醇):n(糠酰氯):n(吡啶)=1.0:1.5:1.5,乙醚加入量10mL,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81.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合成5-亚硝基-2,4,6-三氨基嘧啶的改进方法,该法采用二甲基亚砜和二甲苯作为混合溶剂共沸脱水,克服了单一极性溶剂脱水困难的缺点。考察了反应原料摩尔比,亚硝化湿度、反应时间以及混合溶剂比例和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甜菜碱类变粘分流酸流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VES理论,利用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制备出变粘分流酸.通过实验考察了两性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酸液添加剂、Fe3+和无机盐含量等因素对体系变粘特性的影响,结合酸液体系的变粘机理分析,总结了酸液体系随着酸岩反应粘度逐渐增加的影响因素,为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牛二胺为胺化剂,生产硫磷酸酯磷酸复酯牛二胺盐和亚磷酸酯牛二胺盐的工艺过程。结果证明:用牛二胺生产的硫磷酸酯磷酸复酯牛二胺盐和亚磷酸酯牛二胺盐,具有有效组分高、极压抗磨性能好的特点。以硫磷酸醋磷酸复酯牛二胺盐和亚磷酸酯牛二胺盐与含硫组分T321为主剂,调制齿轮油复剂,其性能优于Hitec-343,说明用牛二胺取代叔烷基伯胺可行。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分拆上市作为资本运作的创新形式,对于上市公司在重组整合中的可借鉴性与可操作性。结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运用分拆上市方法调整主业结构,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腈、异丁烯、浓硫酸、脱水剂等为原料 ,用新工艺制备了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 (AMPS)。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合成AMPS的最佳工艺条件 ,异丁烯用量 1 0 0mol,丙烯腈用量 3 0 0~ 6 0 0mol,浓硫酸用量 1 10~ 1 15mol,脱水剂用量 0 2 0mol,反应温度 5~ 10℃ ,保温时间 1 5h。同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验证了AMPS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酸和一氯化碘为原料,考察了溶剂体系,反应温度以及原料配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为水,反应温度为45-50℃,水杨酸与一氯化碘摩尔比为1.0:1.0,粗品精制后收率达73%,纯度不低于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