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物种重要值将在白洋淀湿地调查的30个2 m×2 m水生植物样方划分为4种群落类型。选取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植物氮含量、植物磷含量、植物钾含量6个植物功能性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水生植物群落类型群落水平功能性状均值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显示:(1)除植物钾含量外,大多数功能性状间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2)群落水平上,香蒲群落植物氮含量和磷含量最低,然而,比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芦苇群落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3)香蒲群落功能均匀度显著低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功能离散度和Rao’s二次熵均表现为芦苇群落和香蒲群落较高,篦齿眼子菜群落显著低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水生植物群落功能性状间存在内在联系和权衡关系,功能多样性差异体现了不同群落可能受不同生态过程影响,资源利用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湖北林业科技》2017,(6):48-51
本研究以武汉市沙湖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像,调查了该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应用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目前沙湖城市湿地公园共有水生植物26科37属41种,其中挺水植物27种、浮叶植物4种、漂浮植物5种、沉水植物5种。分析表明沙湖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应用中存在水生植物多样性较低且水生外来植物使用较多、水生植物生活型配置不合理和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本文建议在湿地公园后期建设中对水生植物的应用应加强管理,增加水生植物多样性,加大沉水和浮叶植物的应用,并尽量采用乡土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3.
辽河中下游水生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占 《防护林科技》2019,(3):13-14,32
结合辽宁省湿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了辽河中下游湿地水生植物,对植物组成、水体环境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现有水生植物44种,其中沉水植物8种、浮水植物12种、挺水植物24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14个。群落间各环境因子中水体深度、总氮、总磷、溶解氧等变化显著,是决定该区域水生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水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并且品种繁多。通过对长沙市烈士公园、岳麓山、沿江风光带和湖南省植物园等地的水生植物种类和生活习性的初步调查和统计,结果是长沙市园林中现应用水生植物33种,分属19科30属,按生活习性分为挺水植物24种、浮叶植物2种、浮水植物4种、沉水植物3种;以烈士公园为例,分析了水生植物在长沙市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提出了水生植物的利用要遵循再现自然的原则、尽量选用乡土水生植物和科学搭配水生植物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流花湖公园水生植物生态效益与造景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 《热带林业》2011,39(1):43-46
文章调查了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的水生植物种类,共有水生植物15种,其中挺水植物9种、浮水植物5种、沉水植物1种.研究了水生植物在水体绿化及水质净化中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同时分析了公园在水生植物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昨日透露,园内拥有植物达到10293种,成为继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之后,国内第三家万种植物园。全国160多家植物园中,武汉植物园以水闻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有350余种水生高等植物,包括《中国植物红皮书》5个珍稀水生植物物种中的4个:海菜花、中华水韭、宽叶水韭和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涵盖了中国水生  相似文献   

7.
王青锋 《森林与人类》2005,25(10):F0009-F0009
近十几年来,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截止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IUCN红色名录》中收录评价了全世界38046个物种,其中包括11824个植物物种的分布格局、生境特征、濒危等级和保护策略得到明确。虽然有关研究认为水生植物的绝灭速率和濒危现状远远高于陆生植物,但在这11824种植物中,水生植物只有29种,并且都是淡水水生植物。IUCN在有关全球生物多样植物保护策略中提出:到2010年使全球60%的濒危植物得到就地保护。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待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去开展对各类植物的全面研究,其中淡水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内,把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4类。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地、盆花、切花、室内水箱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但在水生植物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种类欠缺、形式单调、生态功能弱化、瓶插期短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今后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2019-2020年通过开展滇池外来水生植物现场调查,同时借助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影像的解译,对目前滇池外来水生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原产地、入侵等级以及主要外来种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以了解滇池外来水生植物的现存情况,为滇池生态保护、外来水生植物监测及科学防控提供基础性资料。结果表明:滇池外来水生植物共有8科14属14种,其中湿生植物7种,挺水植物3种,漂浮植物2种,沉水植物2种;起源于南美洲的水生植物外来种有8种,北美洲4种,非洲1种,亚洲(中国其他区域)1种;Ⅰ级恶性入侵种有7种,Ⅲ级局部入侵种有2种,Ⅴ级有待观察种有5种。滇池主要外来水生植物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分布于滇池外海西南岸、南岸、东南岸,总面积达733.40亩,约占滇池外海水生植物总面积的4.11%;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分布于滇池外海西南岸和南岸,总面积为177.73亩,约占滇池外海水生植物总面积的1.00%。滇池受到外来水生植物入侵的因素可归纳为生境碎片化、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3个方面,而营造湖滨适宜生境、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和恢复乡土水生植物可能是防止滇池外...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对受损的浙江省舟山市东港城市湿地进行植被恢复,包括植物选择、湿地植物群落构建、水生植物的应用。在湿地植被恢复中选用乔木、灌木、草本和水生植物共计54科87属108种,其中观花植物有75种,观果植物有25种,观叶植物有74种,且有不少植物为花叶共赏或花果共赏植物;将受损退化的植物群落恢复为乔木—灌木—草本—湿生—水生植物相融合的复合群落;栽植的观花植物按开花季节分布较为均匀,四季均有植物处于开花期,以保证四季持续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骆马湖水生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共发现大型水生植物24种;其中,挺水植物分布主要集中在运河两岸、北部及西南部局部地区,浮叶植物主要分布在北部围塘区及西南部湖湾区;沉水植物分布广泛,是骆马湖的主要优势种群,主要集中在南部沿岸和北部运河入湖口;水生植物优势物种为微齿眼子菜、菹草和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发现沉水植物生长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65.6%;骆马湖水生植物系列完整性极为欠缺,主湖区内全系列水生植物的区域极少,所有采样点中仅有6个样点具备全系列水生植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相比,全湖水生植物分布区域有所扩大,但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物是园林水景营造中重要的植物材料。对三门峡市几个滨水绿地的水生植物配置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生植物在不同水体环境中的应用和配置的合理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麓湖公园的水生植物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麓湖公园目前应 用的水生植物共 28 种,隶属于 18 科,其中挺水植物 14 种、浮叶植物 3 种、沉水植物 3 种、耐水湿生 木本植物 8 种;根据观赏部位划分,观花类水生植物有 11 种,花色主要集中在白色、粉色、紫红色、黄 色,多数为顶端花序,花形各异,全年有花可赏;观叶类水生植物有 10 种,叶色不同,叶形各异;观姿 类水生植物有 4 种;麓湖公园的驳岸方式有硬质直立式驳岸和自然斜坡驳岸两种,硬质直立式驳岸以单 一水生植物列植为主,通过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株高变化丰富景观效果,自然斜坡驳岸以风景林、多种植 物组合配置形式为主,通过耐水湿生木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种类的变化增加景观的多样性。麓湖公园的水 生植物景观展现出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和层次效果,若要维持优美的水生植物景观效果,后期的养护管 理非常重要,建议在少游客的游览区域营造以耐水湿生木本植物为主的持久、低养护的水体景观。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了重庆园林常见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及沉水植物的常见种类、特点及科属分布。结果表明:重庆园林常见水生植物有22科31属39种(含种以下分类等级及栽培植物,以下同);其花色丰富,叶形多样,兼具彩叶植物;类型上以挺水植物种类为最多,漂浮植物种类最少。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去除废水重金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水资源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植物和动物的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并能够自然地恢复水生生物系统,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人工湿地(CWs)中。目前,学者们正在研究许多水生植物种类,以确定其在植物修复方面的应用潜力和有效性,特别是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即大型植物。结果表明:植物过滤是从水中去除重金属主要作用,自由漂浮植物由于其独特的形态和较高的生长速度,比沉水植物和出水植物更能有效地吸收重金属。综述了多种水生植物去除重金属的潜力,重点介绍了4种著名的水生植物(超富集植物):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水葫芦(Eicchornia spp)、浮萍(Lemna spp)、槐叶苹(Salvinia spp)修复重金属的机理和作用,并对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的发展、方法和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植物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五大要素之一。综述了国内外水生植物组合净水效果的研究成果,以常用改善水质的水生植物为切入点,分析总结了现有水生植物组合对TN、TP、NH4^+-N、COD这4种目标污染物净化效果的研究进展,为未来水生植物净水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水生植物配置及种植设计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水生植物的选择要以乡土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为主 水生植物尽管种类繁多,但切忌滥用。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以乡土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为主。在人工湿地建设时更应把握这个观点。而对于一些新奇的外来植物品种,在配置前,我们应该参考其在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生长表现后再行确定,防止盲目配置而造成的施工困难。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腐乳生产尾水的净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污染已引起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该文通过20个植物组合对腐乳生产尾水进行净化效果试验,成功筛选出了6个具有较高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组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沧州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植物景观效果,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应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进行调查,并构建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取的67个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种类共计239种,隶属66科145属,其中乔木103种、灌木61种、草本51种、水生植物11种、藤本7种、竹类6种,灌木、草本、常绿植物、水生植物等应用较少;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Ⅰ级和Ⅱ级植物群落景观共52个,但优质植物群落景观相对较少,仅有4个Ⅰ级植物群落景观;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加灌木、草本及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水生植物造景艺术》是作者李尚志和中国林业出版社联合编著出版的,本书主要从水生植物的特点即生物学特点和生态学习性方面入手,针对水生植物的造景技术和景观的特色深入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体介绍了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岸边植物的造景手法。《水生植物造景艺术》一书中分为八章对水生植物的造景艺术进行全方面的阐述和概括。第一章主要是针对水生植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