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不仅一个世界两种制度,而且一个国家内两种制度的并存与演变、无产阶级由弱小到强大,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的必然过程与结果。本文通过对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规律的探索及考证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国际共运的基本的普遍的革命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容许个别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邓小平同志和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的谈话中代表党中央提出的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和收回香港主权问题的战略构想、战略方针。不言而喻,所谓容许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当前只限于台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事关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从“一球两制,竞争共处”的新的时代格局考虑问题,本着实事求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以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的原则,创立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处的新模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种制度体系由交锋向交往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较量、斗争;又相互借鉴、吸取、促进。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崛起,对资本主义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影响,促使资本主义不仅从马克思主义中吸取了许多的养分,而且还从社会主义国家中借鉴了很多的有益经验,不断地对其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克服了马克思、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弊端,推动了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启发,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斗争所形成的强…  相似文献   

5.
肖巍  钱箭星 《学术界》2004,(4):60-68
邓小平有关学习资本主义来搞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是这个世界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科技革命、管理革命延续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二是当代资本主义内部也孕育了许多"新社会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大胆借鉴;三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还将长期并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实现和平共处的一个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6.
据《社会科学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大琨教授最近断言:在看得见的将来,全世界将是“一球两制”——一个地球,两种制度,它是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理论前提,是我们对资本主义理论研究得出结论的应用。所以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7.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杜奋根,赵翠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必然会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共处。这两种制度性质虽然不同,但在共处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发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联系和合作。在两种制度的经济竞赛中,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两个必然"原理,但要把这两个必然性变成现实,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在当今世界发展生产力的两种制度模式中,社会主义更有发展效率,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确信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的文明成果.面对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我们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进一步缩小差距,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一国两制"构想实现了大陆社会主义与港澳资本主义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一个主权国家,只能存在一种国体,即只能由一个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联合其它阶级来实现自己的专政.而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认为,用"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是国家主权的统一,而不是两种制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是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还是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焦点.本文试图对这一重大原则问题浅述一孔之见,以此纪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中共中央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香港问题的解决,澳门问题的即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定进展,证明了这个政策的正确性。这个政策,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待港澳、台湾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对待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同资产阶级建立联盟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指明了应同港澳、台湾的资产阶级建立持久的联盟,发展了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要消灭资产阶级的政策。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资产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适时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大陆消灭了资产阶级。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持回归后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我国政府做了大量、充分的工作。按照邓小平同志“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确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和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规定了回归后的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虽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在社会制度上却与内地其它行政区域有着明显区别。香港仍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在司法方面,除收回了终审权外,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制度。本文就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审判制度方面的区别,谈五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就展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这种斗争或主要是暴力的,或主要是“和平”的,斗争表现为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以及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目前,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两种制度的斗争异常尖锐,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处于激烈的斗争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认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这个人们常谈的、普遍关心的、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以下简称“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国两制”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社会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来说,这就突破了人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传统观念。“一国两制”并没有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从我国面临的各种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由处于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在特殊地区和小范围内长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制度并存的局面。当然,这里…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追踪国际共运一个国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历史轨迹,探寻其由实践到理论创新发展过程,得出初步结论"一国两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无产阶级政权建设上的具体策略,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由弱小变强大、由初创到发展、并最后战胜资本主义的演示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特定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范围的,有十多亿人口的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小范围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观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要么是社会主义“吃掉”资本主义,要么是资本主义“吃掉”社会主义。然而,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却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他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论上有许多创新,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又在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上突破了某些传统观念,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学习。本文结合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探讨大范围社会主义和小范围资本主义的关系,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 何谓“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允许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一种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29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归向,提出的香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社会主义走向兴旺发达的世纪 ,同时也是它同资本主义进一步竞争较量的世纪。 2 1世纪对于社会主义是充满希望的 ,但又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取这个题目 ,试图对进入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社会主义不可战胜1917年之后的 2 0世纪世界历史 ,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同时并存、对立统一、互有进退、曲折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不可战胜 ,是这一历史进程所作出的基本结论 ,并由此构成 2 1世纪社会主义的根本信念。所谓社会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就是社会主义不可能被资本主义从人类世界摒除 ,而它必然…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一国两制”的开创性宋晋川邓小平同志从1993年起,多次谈到在中国实行“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异常大胆、新颖、颇具开创性的设想,是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