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它将反义技术阻抑癌基因表达与放射性核素基因靶向照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我们既往研究发现125I标记肿瘤增殖基因Ki67反义多肽核酸(125I-PNAs)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肾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裸鼠人肾癌移植瘤模型,进一步观察其在体内对靶基因表  相似文献   

2.
基因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肾癌的体内外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Ki-67基因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对人肾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125I标记的反义核酸(125I-ASODNs)处理人肾癌786-0细胞及荷瘤小鼠,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检测Ki-67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肾癌细胞Ki-67抗原表达降低、Ki-67蛋白降低、凋亡细胞阳性率升高、小鼠肿瘤体积减小。结论:Ki-67基因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能抑制肾癌细胞Ki-67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3.
反义显像和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使核医学领域内对肿瘤诊断和治疗进入基因水平。本文介绍反义显像在肿瘤基因诊断中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RNA类小分子可作为治疗性药物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这类小分子主要包括基因表达抑制剂、基因修复剂、蛋白拮抗剂及RNA疫苗,目前已有多种反义RNA和核酶作为基因表达抑制剂正在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它们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药物代谢性疾病、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蛋白拮抗剂aptamers已作为治疗老年性黄斑和血栓药物进入临床Ⅱ,Ⅲ期试验.RNA疫苗作为免疫调节剂治疗前列腺癌和肾癌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5.
bFGF反义寡核苷酸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反义寡核苷酸对肾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寻找肾癌反义治疗的合适药物.方法: 以脂质体作为转染载体,将bFGF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肾癌细胞系786-0,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bFGF反义寡核苷酸后肾癌细胞中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bFGF反义寡核苷酸后肾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与转染错义寡核苷酸组相比,转染bFGF反义寡核苷酸组786-0细胞中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明显下降,且转染bFGF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提高786-0细胞的凋亡率(P<0.01).结论: 经bFGF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肾癌细胞bFGF的表达受到了抑制,同时促进了肾癌细胞的凋亡,因此应用bF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肾癌可能是一种较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反义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及调控的新手段。在肿瘤研究方面,通过反义技术可以特异阻断细胞内单一基因表达而不致影响其他基因的正常功能,从而易于分析基因功能与转化表型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在肿瘤治疗方面,通过有选择的反义DNA/RNA“封闭”或“修饰”有害的特定基因,使其丧失活力,为根治肿瘤提供了基因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反义Ki-67肽核酸对裸鼠人肾癌细胞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Ki-67基因反义肽核酸(AS-PNAs)在体内对小鼠人肾癌移植瘤Ki-67表达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肾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瘤体内注射反义肽核酸(AS-PNAs),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处死小鼠后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肿瘤Ki-67抗原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并与反义寡核苷酸(AS-ODN)处理组对照.结果:AS-PNAs处理组肿瘤生长受押(513.2±64.2)mm3,Ki-67表达下降(23.0±2.4)%、(59.7±2.3)%,细胞凋亡增加(31.1±2.0)%,与AS-ODN处理组(868.9±128.2)mm3、(33.6±2.6)%、(85.7±4.4)%、(18.3±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反义Ki-67肽核酸能抑制小鼠人肾癌移植瘤Ki-67基因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且优于反义寡核苷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增殖基因Ki67反义寡核苷酸(Ki67-ASODNs)对人肾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Ki67-ASODNs转染人肾癌细胞系786-0细胞,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i67表达,细胞生长曲线、3H-TdR掺入试验等检测肾癌细胞增殖,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肾癌细胞凋亡.结果:Ki67-ASODNs处理组(10,40 μmol/L)的786-0细胞Ki67表达阳性率(%)(29.9±0.4,24.5±1.2)降低,Ki67蛋白(%)(82.1±2.2,66.6±4.2)降低,分别与对照组(33.4±0.8,1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ASODNs处理组的3H-TdR掺入率(%)(44.5±4.4,34.5±3.2)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ASODNs处理组凋亡细胞阳性率(%)(12.7±0.5,23.1±2.1)增加,与对照组(9.3±2.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肿瘤增殖基因Ki67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人肾癌786-0细胞Ki67基因表达,进而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且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癌胚抗原阳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既可采用通用的基因治疗方法又可利用CEA阳性肿瘤的特殊性进行靶向基因治疗.随着基因治疗方法的推广,CEA阳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在基因调控治疗(反义RNA抑制癌基因表达)、基因矫正治疗(引入抑癌基因、矫正癌基因突变)、肿瘤免疫治疗(导入CEA重组质粒和各种细胞因子)以及“自杀”基因治疗(TK/GCV、CD/5FC系统和cd-tk融合基因)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自杀基因靶向核素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基因治疗与放射性核素结合产生的基因靶向性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在自杀基因疗法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它形成了自杀基因和放射性核素对肿瘤的双重杀伤作用,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反义RNA技术与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义RNA技术是一种选择性地封闭靶基因表达的基因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主要综述反义RNA技术在肿瘤研究与治疗方面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介绍反义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包括反义抑制原癌基因;反义技术在抑癌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反义抑制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反义技术与免疫调节治疗和化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反义RNA技术与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义RNA技术是一种选择性地封闭靶基因表达的基因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主要综述反义RNA技术在肿瘤研究与治疗方面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基因治疗与放射性核素结合产生的基因靶向性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在自杀基因疗法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它形成了自杀基因和放射性核素对肿瘤的双重杀伤作用,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新  李亚明 《肿瘤学杂志》2008,14(8):623-626
钠碘转运体(Na^+/I^- symporter,NIS)具有主动摄取包括^125I-^131I^-、^99mTcO4^-和^188ReO4^-等多种放射性核素的功能。通过诱导NIS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或将NIS基因特异性转染到肿瘤细胞中,使其具备摄取放射性核素的能力,为肿瘤的显像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反义核酸对肿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反义技术和反义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反义核酸的种类、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以及反义核酸的来源.重点介绍国内外研究应用反义核酸在肿瘤细胞株、荷瘤动物和肿瘤患者三个水平上治疗肿瘤的概况。应用反义核酸通过抑制突变癌基因表述、阻止癌性融合蛋白形成和下调抗药基因等,治疗多种肿瘤已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最后提出反义核酸治疗肿瘤的关键、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肾癌预后差且对放化疗不敏感。随着肿瘤生物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抑癌基因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表达下调和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发现了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P16,P53等一批经典的抑癌基因,近年来,这些基因在肾癌的调控中的作用有一些新的发现,为肾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同时,一些新的肾癌抑癌基因也被不断发现,如:UNC5Hs,Chmp1A,KISS-1,CADM2等等,为肾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本文主要就肾癌中抑癌基因的种类、作用以及调控机制等做一综述,为肾癌基因诊断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是引发肾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与肿瘤的分化、侵袭、转移、分期和预后等密切相关.检测相关抑癌基因甲基化有助于肾癌的早期诊断.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异常甲基化,并可增加其他化疗药物的疗效,在肾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反义寡核苷酸(ASON)与靶基因的互补结合,特异性抑制或封闭靶基因表达,是从基因层面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的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ASON较传统辐射增敏剂具有设计简单、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自身缺陷.  相似文献   

20.
碳酸酐酶9及其在肾细胞癌防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 IX,CA IX)是新发现的碳酸酐酶家族异构体之一,是由酸性氨基酸组成的跨膜糖蛋白,在调控细胞增殖、转化方面有重要作用。它能催化CO2水解为碳酸和水,参与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细胞内外pH值,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CA IX位于VHL肿瘤抑制基因的下游,由HIF-1途径激活,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极低,在肾细胞癌中高度表达,是其特异性抗原。CA IX的表达水平可预测肾癌患者对白介素-2治疗的反应和生存期,CA IX低表达是不良预后因素。近年来对CA IX相应抗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31I标记的MAbG250在肾癌组织中具有高摄取率和高蓄积率,可对肾癌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用来诊断肾癌;^131I标记的cG250MAb用于治疗晚期肾癌,已显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肾细胞癌CA IX的高度特异性表达使其成为肿瘤疫苗潜在的靶抗原和肾癌治疗的重要靶位,在肾癌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