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分析了2004年5月11~13日江西中北部出现超历史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和物理量场,总结了这次过程的重要特点,并与15个区域性暴雨的平均物理量特征进行了比较,力求寻找出一此预报着眼点,从而为预报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98.7"连续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曹晓岗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23(1):133-138
给出了“98.7”连续暴雨过程期间江西及其附近地区逐日物理量的绝对极大值,对这次连续暴雨过程的最强降水日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了盛夏季节连续暴雨的动力、水汽、稳定度等条件均明显强于江西雨季(4月至7月上旬)产生暴雨的相应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螺旋度、Q矢量散度在这次暴雨过程中与降水强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新疆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4年7月18~20日新疆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从环流背景、水汽输送、垂直运动等方面揭示了特大暴雨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秋季(10-06-11)云南中南部连续暴雨过程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稳定的两高间辐合区是造成该次连续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来自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南部的两支水汽在云南中南部汇合,形成较深厚的水汽辐合;暖湿气流沿低层冷空气向上爬升,形成上升运动,对流层顶层不断有冷平流下传加强静止锋,对地面冷空气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连续暴雨区位于对流有效位能CAPE高值区、K指数〉35℃以上高温高湿区和θac高低能转换区;连续暴雨区涡度、散度、上升运动以及低层正螺旋度有利于暴雨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0年2月18~19日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单站要素的综合分析,确立了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得出冬季暴雨和初夏暴雨发生发展条件的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的观测资料,结合天气环流形势,对“97.7”暴雨的水汽场,能量场及稳定度等作中尺度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以了解该类过程降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2年湖北两场连续暴雨综合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利用T213数值产品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02年7月21~24日及11月13~15日两场发生在湖北省内大面积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揭示了发生连续性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以及产生暴雨天气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发现了产生暴雨的一些物理量及结构的特征值并对其予以剖析,加深了对暴雨发生机制的认识,得出了暴雨落区、落点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了两场不同季节暴雨过程的异同点,同时对新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做尝试性的分析,为今后精细化预报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产生连续性暴雨的物理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本次连续暴雨过程的大致物理图象,可供今后连续性暴雨的分析和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江西两次冬季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每6 h 1次1°×l°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12月12日(简称过程1)和15日(简称过程2)江西2次不同类型的大范围冬季暴雨过程。结果表明,两次不同类型的冬季暴雨过程都发生在"拉尼娜"的气候背景下,高空急流右侧的强辐散区与中低层强西南气流中风速辐合区耦合下形成。与汛期暴雨过程相比,涡度、散度量值与汛期暴雨大小相近,垂直速度较小;850 hPa比湿值仅为汛期值的一半,低层水汽条件差,但整层水汽输送与汛期暴雨相近;大部分处于对流稳定状态,降水持续时间长,无中尺度雨团。冬季暴雨在动力、水汽条件方面700 hPa比850 hPa表现明显,暴雨落区与700 hPa水汽辐合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天气形势的角度出发,对本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并统计了物理量场的分布,得到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对前汛期暴雨的预报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韶关市近50年降水资料,对逐日降水量R24(20~20时)≥50.0mm的强降水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韶关暴雨及以上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多水期的3~7月,其中5、6月份为最多,这与韶关的自然季节降水特点是相吻合的;从50年代至90年代,各年代大暴雨和暴雨分别呈现出偏少.正常-正常-偏少-偏多和偏多~正常-偏少~偏少~偏多的演变趋势;R24≥50.0mm的强降水总次数及历年5、6月份R24≥50.0mm的强降水次数存在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对9711号台风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南低空急流和高层的西风急流与台风的相互作用,高层辐散区与低层辐合区同时北抬和重叠,是造成山东地区附近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原因。暴雨区主要位于台风移动前方的右侧。台风的移向与副高的位置及强弱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通过对2003年5月3~5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暖区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及中尺度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暖区强降水出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天气形势调整过程中连续暴雨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天气尺度背景及形成连续暴雨的物理量条件的基础上,找出连续三天暴雨的成因:由于大范围形势调整过程中同一低压系统在不同的环流形势配置下造成的,是天气形势调整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通常概念上由于大范围环流形势稳定、有利降雨的系统得以持续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通过对一次华南锋前暖区暴雨的数值模拟,比较了3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作用。结果表明:从24小时累积降水的分布来看,MRF方案的预报与实况对比效果最好,其次是Blaekadar高分辨率PBL模式,最差是no PBI,方案。分析MRF方案的输出结果,发现对应每个时刻的累积雨团上空,925hPa都有较强的辐合辐散偶极子与之相配合,而在300hPa则有较强的辐散。不同边界层方案模拟的辐散场有一定的差别,导致了降水的不同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州前汛期暴雨各层天气系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本文对广州前汛期暴雨的地面、850hPa、500hPa、200hPa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各层系统配置图,为日常预报业务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