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信用体系是为了维护社会信用而建立的,是对市场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银企关系是银行与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必然的、广泛的联系。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在当前我国不完善信用体系下,良好的信用秩序很难形成,从最初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到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再到银行慎贷、惜贷,企业融资难,银企关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必须从信用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抓起,本文主要从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分析银企关系。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有人形象地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比喻为鱼水关系。从本质上讲,银行与企业本身就是一对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融资服务、结算划转、信用支持;而如果没有企业这一客户主体,银行的效益也无从谈起。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银企关系一度恶化,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银行则惧贷、惜贷,一方面企业高喊融资难,另一方面,银行又“扛着米袋子找锅”,银企之间实际上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这种情况下,及时清理银企之间的沟通障碍,努力建设一种协调发展、互动共赢的银企关系,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有选择地对农行安阳市分行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3.
银企借贷经营的实质。银企借贷经营,本文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有偿借贷关系,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80%左右集中在国有企业。银企借贷经营的实质,说到底是个资金有偿供求的问题。银行的不合理投放,企业使用的低经济效益,银行回收失灵,导致银行不良资产产生。企业过多的贷款,管理运用不当,经济效益低下,还本付息有困难,导致企业债务危机产生。银企借贷经营的危机。银企借贷危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来源于信用关系的破坏。从商业银行方面看,银行投放的贷款不能收回,处于逾期呆滞或呆帐状态下,或变为…  相似文献   

4.
罗琦 《统计与决策》2007,(16):115-117
本文通过对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资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在外部资本市场上遭受的融资约束程度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降低。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银企关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银行关系越密切的企业,其投资相对于内部资金的敏感度越低,说明日本银企关系对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具有重大作用。本文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2011-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CEO声誉、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越高,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越强,即良好的CEO声誉有利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非发达地区,发达地区CEO声誉更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用融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CEO声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越小,即内部控制质量在CEO声誉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起着负向调节效应.但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EO声誉的信号传递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会被内部控制有效性替代.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代替商业信用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截面数据建立两组模型实证分析商业信用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商业信用的供给与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股权性质等因素对商业信用需求方有显著影响,而流动比率、成长性、财务杠杆等因素对商业信用供给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客户信用评级在我国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自诞生之日起便同工商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业务的开展尤其是资产的运用必须要寻找缺少资金并能有效利用资金且信用良好的企业来投放资金.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历来是国内外银行业十分棘手的问题,借款企业的经营不善直接导致银行贷款难以收回、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甚至是破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一、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认证与管理西方商业银行集近百年信用评定经验形成的“六C”、“五W”、“三P”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计开展企业信用评定认证工作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下面我们以“六C”分析法为基本框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对我国企业信用评定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相应设置的评价指标作一探讨。1.企业品质。对企业品质的考核主要考核其在经济活动中履约的历史记录,特别是对其归还银行借款诚实守信情况进行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很行借款的主观愿望,是银企借贷关系能…  相似文献   

9.
朱子云 《浙江统计》1995,(11):10-12
随着经济、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银企关系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生产流通的正常运行。为了及时正确把握银企关系的运行态势,不断优化银企关系,很有必要建立银企关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并认真进行监测调控。一、银企关系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与生产流通企业之间反映为一种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社会经济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一关系的内容是由许许多多因子组成的,其实现程度状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银企关系是优是劣,经过调控后的银企关系是否得以优化,都难以…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商业信用的有效利用是企业赢得市场占有、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商业信用在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的增加,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全方位的影响.本文在全面分析商业信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商业信用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汪伟  潘孝挺 《统计研究》2015,32(5):26-31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并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作为金融要素市场化的代理指标,分析了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都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具有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受金融要素扭曲的抑制作用更大。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对金融要素的扭曲的敏感性要高于大型企业,在过程创新中,金融要素扭曲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但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金融要素的扭曲的对大型企业的影响则更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金融要素扭曲对经济增长有负面的影响的来自企业创新的微观证据。因此,全面推进的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宋科等 《统计研究》2021,38(11):87-100
市场竞争对于金融稳定是一把“双刃剑”,监管部门为维持银行业稳定需要考虑竞争政策的平衡性问题。充足的流动性创造有助于为经济活动提供资金,促进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而过剩或 缺乏流动性均会迫使银行业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流动性危机。本文使用2003—2017年我国176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支机构和引力模型的银行竞争指标,来识别市场竞争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竞争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银行资产端流动性创造的正向影响较大,对负债端流动性创造的影响较小,对资产负债表表外流动性创造没有影响。同时,受到正向影响的主体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和外资银行,对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则没有影响或具有负向影响。上市银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处在危机时期、经济繁荣时期或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的银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均会创造更多流动性。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市场竞争通过刺激金融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和扩大流动性信贷等中介机制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不仅丰富了银行竞争策略的经济效果分析,也为银行流动性创造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异质市场假说和高频数据,利用高频数据采样频率高及富含波动信息的特点,构造多银行和系统间多元联合分布过程,并将银行间的动态联系纳入考虑,构建了蕴含丰富经济意义、形式灵活的高频动态多条件CoVaR模型及基于此的群体性系统性风险贡献指标。从群体分析视角出发,研究了不同商业银行群体对金融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就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而言,该模型准确刻画了近年不同时期下我国三类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时变特征,其表现为在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我国“钱荒”时期及股票市场异常动荡时期,由于风险的传染性等特征导致三类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均有所上升,而在其他时期则相对平稳;就单个银行对系统的风险溢出影响而言,工商银行的风险溢出比率最大,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以及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密不可分;当分析同类型银行群体的风险冲击时,国有商行类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比率值最高,其次为股份制商行类,该两类的溢出比率相差无几,且均远大于城商行类,表明股份制商行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影响不可小觑;当剖析不同类型银行群体时,此模型同样适用。本文所构模型能够实现多个银行对金融系统极端风险贡献的度量,可为监管部门的分类监管及有限能力下银行救助顺序的确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分析了广西商业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对1985—2008年广西商业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次通过Johansen多变量协整检验我们发现商业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最后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商业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并且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商业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发挥作用基本上是滞后2期,近期效应明显;而经济增长对贷款、储蓄、技术进步远期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其效率高低的主要指标。近年来,理论界从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成本效率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文献较多,而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则较少。对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4-2003年期间的盈利能力进行财务指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ROE、ROA明显低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结构、银行产权性质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其存款市场份额、存款资产比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其银行产权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是提高其盈利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申创等 《统计研究》2020,37(5):68-81
在对做市商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5-2015年我国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净息差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地方性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股份制银行次之,国有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小;②总体非利息收入和分类非利息收入都对银行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种负向影响的效果进一步增强;③分类非利息收入对银行净息差产生影响的路径并不一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主效应是"交叉补贴效应",而交易性收入的主效应则是"资源替代效应";④对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其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交易性收入对净息差的影响并不显著;⑤对于地方性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交易性收入都对其净息差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向各类商业银行及监管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柏培文 《统计研究》2015,32(10):56-64
本文实证考察上市公司许继电气、格力电气和四川长虹的双层分配关系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从公平性来看,许继电气在2003年之前存在资本偏向分配,之后存在劳动偏向分配;格力电器一直存在资本偏向分配;四川长虹主要表现为劳动偏向分配。在管理层和职工之间,许继电气和格力电器存在管理层偏向分配,而四川长虹在2008年之前存在管理层偏向分配,其后存在职工偏向的分配。从收入分配关系影响来看,资劳收入比对企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而高管员工差距对企业效率的存在负面影响。从经验数据来看,当兼顾公平与效率时,许继电气、格力电器和四川长虹综合指数最高年份分别是2004、2003和2006年。鉴于上述情形,企业应当根据现实情况从治理机制上进行改进,实现较好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5年期间国内50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商行)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资产负债结构及其他宏微观因子对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负债及资产结构对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性存款占负债的比重、贷款占资产的比重均与其盈利水平显著正相关;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及成本控制水平越高,盈利能力也越强;规模越大并不意味着盈利能力越强,那些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因为聚焦于中小客户群体、具有更高的定价话语权而能够获取更高的盈利;GDP增长率、货币政策等外部宏观环境并不会显著影响城商行的盈利水平。因此,城商行不应追求单纯的规模扩张而应着力强化资产负债统筹管理,并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及市场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了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3—2009年七年的数据对高管人员的薪酬与绩效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薪酬与业绩的增长幅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银行业的利润总量是依靠规模的扩张而非资产质量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增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估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提出一套绩效评估统计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对15家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估,并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