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琴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丝弦乐器,素有"国琴"之称。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追求。本文试从古琴艺术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入手,通过古琴艺术对"真"和"善"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展现,总结出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精髓——即对感性生命文化的不懈向往与追求,即古琴作为中国人艺术化生存的典型样态之一所具有的"真""善""美"合一的审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媚俗艺术"其实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渗透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波普艺术、表现主义、甚至现实主义等等)之中。在这些纷繁复杂艺术形式中都包含有"媚俗性"的成分。在本论文中为了便于研究和称呼,我姑且将其统称为"媚俗艺术"。  相似文献   

3.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前卫艺术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美术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初期,在绘画理念及图式上依然承袭中国传统漆器的装饰理念,过多强调其工艺性,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性,"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现代漆画创作观念的陈旧,影响其后几十年的发展,绘画理念、创作主题更密切地关注现代社会和现实生活,作品更注重艺术性、精神性。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各种艺术思潮竞相出现的今天,现实主义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但是它自身的人文关怀与艺术精神并没有改变。各个时代的现实主义艺术家都始终以一个艺术学者应有的社会反省精神和人文立场,怀着深深的人道感情,对现实进行了阐述和批判。正是因为这种艺术精神,使现实主义绘画长盛不衰,也正是这种批判的立场使现实主义绘画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黎英海古曲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能够从创作至今30余年仍为人们所喜爱,是与它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分不开的。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入手,对这首钢琴艺术精品的创作特色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演奏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墨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且古老卓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艺术之林的一面旗帜,一枝独秀。因此,作为延续至今中国最高端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古老的水墨艺术具有推动世界文化进步的现代艺术精神,它赋予了发自内心而又自然流露的情愫和灵魂。而主宰中国文化内涵的"精气神"带给中国水墨艺术的影响与思考,值得我们反复推敲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这种造园艺术与当时文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油画传入中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写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中国现实主义的油画创作一直都是美术界争论的焦点,但是无论争论如何,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观,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体现创作者社会责任感的创作观,中国油画正是在这些创作者的笔下,呈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本人对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在观念艺术以及后期当代艺术,给传统绘画带来极大的冲击时,在面对"绘画死亡"的论说时,画家们一直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各种新的尝试.他们用足够的洞察力和自信心.来抵抗前卫艺术对于绘画的冲击.使绘画重新回归艺术领域,赢得它独有的特权,并独具新绘画精神.在新绘画新精神的当代艺术下,中国应坚持怎么样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表象走向表现更深刻的内涵,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正如有的评论家说:"它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中极有前途的艺术门类。"群众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进行,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  相似文献   

11.
服饰广告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广告与审美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意向。本文主要从审美与生活融合、视觉影像激发消费意识、艺术感染与文化意味三方面来探究服装广告艺术的审美价值,诠释它的艺术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南京长江大桥建于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采用具像的、通俗易懂的、符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同当时西方流行的波普艺术有几分相象。虽然两者所处的社会历史大环境有很大差异,但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共性的。南京长江大桥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更多的是偏向于社会审美方面,而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文化传统方面。本文通过重点论述在这座建筑物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来阐明它的社会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塞尚说过:"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谐体。"这也就是说:艺术家既观察提练自然本质,又组织构架艺术形式。中国的绘画中,画家们正是将自然的本质提练,而后形成"胸中丘壑"这样的逼真艺术形象,亦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本文试图结合西方塞尚的这种艺术观,从寻求逼真的艺术形象着手,去分析中国绘画中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艺术想象力具有领文化之先并且超越物质生活世界的精神意义。独幕剧《语?言》是在表演教学——"开发艺术想象力"的章节中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无"。艺术想象力体现在对艺术形象、典型动作、人物语言等方面的创作,融入喜剧、多媒体、肢体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矛盾冲突集中在人物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批判中,矛盾爆发到极致,回归本原"人之初,性本善!"。艺术想象力来源于人的本性,而在艺术创作中,想象需要控制,控制的总开关是想法。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着一副作于明朝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年)的山水图轴合卷,该图轴合卷是墨笔纸本,合作者是李永昌、汪度、刘上延、孙逸和江韬(渐江大师)五位新安籍画家,后有黄钺长跋。就绘画成就来说,这幅合卷不能算作上品;但是合作者有意进行集体创作,试图追求相似的艺术技巧,他们谋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合作者这些方面的努力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渐江大师参与此次创作,为他由"天都十子"向"新安四家"的转型,并最终成为新安画派的大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源于民间艺术,具有独具魅力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这些艺术元素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的创作空间和源源不断的视觉资源。如何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吸取营养,应用在当代绘画表现中,并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艺术思潮,在当今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下,与不同国别或民族的异质艺术形态、艺术观念相互碰撞和影响,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观念.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与非艺术形态的界限模糊不清,审美与非审美观念混淆的现象,引发出"精英、严肃、高雅"与"大众、调侃、戏谑"的混杂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倾向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文化逻辑,而不是中国自身的文化逻辑结果.由此提出在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中,用中国的大文化思维的方式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清代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是一句足具时代前卫精神的画论,至今对于中国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的国画艺术是盛世的时代精神,是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体,其目的是成就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造物艺术植根于中国民间世俗生活,从起始的无意识的自发行为演变为后期的审美自觉,都具有民族独特的现实主义特征。中国的先哲和西方的美学家们对于美、美感和艺术都有过系统的讨论。本文将从古希腊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间的传统造物艺术的形式感、功能性以及造物观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认识中西方绘画创作的不同点。加深对本民族艺术审美的认识,张扬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价值观。创作出更好的我们的艺术作品——中国山水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