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真正有效管理软件过程的关键是定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是判断软件过程是否异常,预测过程未来行为的重要工具。把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融合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软件过程的定量管理,也有助于组织更快地实现CMMI 4/5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个项目的开发活动是很多软件过程的集合,不同软件过程之间关联性很强,成功地分析特定软件过程质量的关键是确保软件过程分析的独立性,剔除来自于其他过程的影响。传统Shewhart控制图基于统计假设检验理论,能够区分软件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但Shewhart控制图是全控图,无法区分过程之间的影响。为解决这种问题,定义软件过程的总质量和分质量,把系统因素细分为外部系统因素和内部系统因素,并总结软件过程质量诊断表,以使用控制图和选控图来帮助诊断导致软件过程质量异常的偏差源。  相似文献   

3.
杨崑 《自动化博览》2002,19(3):45-48
介绍在个体、团队和组织水平上提高软件过程人员能力的三个模型,即个人软件过程、小组软件过程和软件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并结合我国软件企业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统计过程控制(SPC)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该文在介绍软件过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探讨了SPC特别是控制图在软件过程监控中的应用,并简单讨论软件过程改进的SPC方法。  相似文献   

5.
杜庆峰  马慧珺 《计算机工程》2009,35(24):103-104
在介绍软件过程度量原理的基础上,讨论Shewhart控制图的构成和分析方法。结合实例,分析统计过程控制在软件过程度量中的作用。针对传统Shewhart控制图无法区分软件过程之间影响的缺陷,借助选控图理论对现有方法在软件过程度量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有效区分软件过程的相互作用,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软件过程的稳定性和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软件过程能力度指数的软件过程控制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软件过程度量领域,统计过程控制图是进行度量分析的主要工具。统计过程控制图的核心问题是控制界限问题,控制界限的大小决定着统计过程控制图的灵敏度和有效性,过大和过小都不能达到有效过程控制的效果。论文在分析传统统计过程控制图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以软件过程能力决定软件过程表现的思想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过程控制图——软件过程能力度指数控制图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实例分析证明此控制图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化学软件开发的特点,以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of Software,SW-CMM)为基础,介绍了由初始级到可重复级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案,并提出了适合化学软件开发的软件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改善CMM的实施和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入手,给出一个基于复用的软件过程改进框架,该框架将复用技术应用于软件过程改进与控制中,将当前模型驱动的自顶向下的过程改进模式与度量驱动的自底向上的过程改进模式有机整合,它由组织层面的持续过程改进(大循环)嵌套项目层面的过程不断调整与优化(小循环)构成。以CMM为基础,定义了实施新的过程改进方法的组织与角色。设计一个支持过程复用的软件过程及项目管理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软件过程改进与软件过程支撑工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软件过程改进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该文对软件过程改进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并针对我国软件企业的开发现状论述了它们在实施软件过程改进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最后展望了软件过程改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面向复用和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软件开发范例,许多企业也已经或计划引入这种新的软件开发方式。与一般的过程能力改进一样,这些企业也面临着如何评估自身当前软件复用能力从而制定下一步改进计划的问题。然而,当前流行的CMM/CMMI以及SPICE等过程标准都缺少面向复用和构件化开发过程的剪裁和定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软件企业采用新的基于复用的开发方法。本文对软件复用能力评估和改进相关的工业实践和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的软件复用能力评估框架。该框架为企业面向复用的开发过程提供了一种阶段式的评估框架,因此可以为企业面向复用能力的过程改进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决策依据。本文还对软件复用能力评估框架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CMM与软件工程融合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阐述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起因和发展,然后介绍了CMM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以及融合技术的意义。最后着重结合实例探讨了CMM与软件工程融合的应用,并指出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which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process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capability assessment on a large process control software project.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capability monitoring used in the case study is part of a Quality Framework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QFSD) devi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ystems at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and provides a practical alternative to ISO9000 quality models.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were based on commonly available metrics that could be obtained with the minimum disruption to the processes being examined.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problem areas at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allowing process adjustments to be made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The processes used were defined in terms of work products which were categor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 level of completion. This allowed a process capability to be calculated. Those processes which were found to be at a lower capability level became the focus for the process improvement for the next project. In particular the capability measurement identified processes where questions needed to be raised about the relevance of the process, whether the techniques used were effective and whether the tools were adequate. It was found that achieving high performance and capability is a learning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team improving with each new project. The benefits have been better managed, more cost and time effective projects producing higher quality software.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eam have obtain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is continuing learning process has lead to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both the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and the resulting software. The paper presents examples of the real benefits that can be obtained by tracking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assessing process capability at all stages, and shows that this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need to resort to complex procedures for process measurement, as most of the empirical data came from commonly available process data.  相似文献   

13.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工作对软件质量有直接影响。利用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实例分析使用Shewhart控制图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软件过程改进中项目计划与跟踪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项目的计划与跟踪是软件过程管理与改进活动中应该首先着手的方面。成熟的软件开发组织能够通过有效的软件项目计划与跟踪实现对项目的策划与监控。文章立足小组软件过程,以实际项目为背景,着重介绍了以项目计划和跟踪为主的软件过程改进实施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项目的计划与跟踪数据,研究总结了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及相关支持工具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软件过程度量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和过程度量框架,在CQM模型基础上提出了CQAM模型,并结合CMM模型设计了一个软件过程度量系统总体结构,在系统中采用SPC作为度量分析方法,简单介绍了其中的X-R图并给出了一个度量实例。  相似文献   

16.
In June 1991,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group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roved a study period to investigate the need and requirements for a standard for software process management. A new international work item has been subsequently raised. The resulting project is named SPICE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bility Determination). The project aims to build on the best features of existing software assessment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基于CMM的软件维护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软件维护组织维护能力成熟度展开研究,引入CMM分级改进的思想,围绕软件维护过程改进的5个方面展开描述,循序渐进地提出软件维护过程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18.
软件测试是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本文介绍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支持和扩充,然后结合实际的软件测试过程,介绍了如何利用CMM改进软件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王艳慧 《微机发展》2008,18(5):141-143
CMM是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评估标准,该标准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基于CMM理论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CMM2级项目级实践,实现4个关键过程域: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质量保证,制定出符合项目需求和管理的规范与过程,将CMM理论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改进,取得良好的过程改进效果,并从中总结基于CMM模型进行过程改进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