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微波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加速溶剂萃取提取-液相色谱/质谱法对采自太滆运河5个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13种多溴联苯醚(PBDEs)和9种有机磷酸酯(OPEs)的质量比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到PAEs、PBDEs和OPEs(以总量计),其总质量比分别为1.99~6.90μg/g,47~572和17.1~69.7 ng/g;十溴联苯醚(BDE-209)和磷酸三异辛酯(TEHP)分别是质量比最高的PBDEs和OPEs;对于PAEs,入太湖点位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质量比较高,其余点位则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质量比较高;ω(PAEs)、ω(PBDEs)和ω(OPEs)两两间线性相关性较好,指示其来源相同;下游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质量比均高于上游,沿岸生产、生活中增塑剂和阻燃剂对太湖的污染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MS)测定了某城区雪水中12种有机磷酸酯(OPEs)。结果表明:12种OPEs在所有采样点均有检出,总浓度范围为118.24~1 580.26 ng/L,平均浓度为899.77 ng/L。烷基磷酸酯是检出的主要污染物,磷酸三(1-氯-2-丙基)酯 (TCPP)和磷酸三丁氧乙酯(TBEP)是最主要的单体OPEs,分别占ΣOPEs的20.31%~63.52%和3.51%~62.10%。ΣOPEs的浓度水平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量密切相关,在科研单位1号和科研单位2号的实验室,以及火车站1号和火车站2号附近ΣOPEs的浓度较高,公园1号和公园2号的浓度较低。对雪水中OPEs进行源解析,发现建材涂料、塑料橡胶制品、交通运输、家居装潢和电子产品可能是该城区雪水中OPEs 的主要来源。根据计算得到的雪水中OPEs的健康风险均低于理论风险阈值来看,研究区域雪水中OPEs的生态风险总体处于低水平,但是部分采样点雪水中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EDHPP)具有中等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于2020、2021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对广元市境内白龙江、嘉陵江、南河3条河流中8种双酚类物质(BPs)的质量浓度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条河流中BPs污染普遍存在,白龙江ρ(ΣBPs)为13.86~146.33 ng/L,平均值为53.33 ng/L;嘉陵江ρ (ΣBPs)为19.95~90.85 ng/L,平均值为49.88 ng/L;南河ρ(ΣBPs)为21.22~161.16 ng/L,平均值为67.12 ng/L。3条河流中BPs污染物以双酚A(BPA)为主,双酚S(BPS)次之,其他BPs[双酚F(BPF)、双酚Z(BPZ)、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和双酚P(BPP)]的检出浓度和频率相对较低,ρ(ΣBPs)的平均值呈现枯水期高于丰水期、2021年高于2020年的特征。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多处断面ΣBPs质量浓度异常高,呈现明显的点源污染特征。后续需加强监测河流中BPs污染物,并结合常规水质分析综合研判河流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广西清水泉地下河水16种多环芳烃(PAHs)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研究地下河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组成和分布,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为城市近郊型地下河系统持久性污染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中∑PAHs质量浓度为162.13~224.99 ng/L,平均值为191.71 ng/L,PAHs以2~3环为主,占49.36%;地下河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2~3环PAHs的百分比先升高后降低;地下河水中Ba A和Bb F处于中等污染和高污染风险,应采取控制或修复措施降低污染风险,剩余PAHs除了In P在水中未检出外,均显示为低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目标物,利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该药物在泰安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地表水体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均被检出,质量浓度为0.9~238μg/L,表明生活污水为污水处理厂该药物活性成分的来源,出水中质量浓度为ND~8.3μg/L,去除率较高,其中生物降解是主要的降解机制。在泮河中的质量浓度为ND~3.59μg/L,与国内外其他地表水体相比,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且污水厂排水口下游水体中目标物浓度高于上游,反映出污水处理厂排放可能是其受纳水体中PPCPs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环太湖区域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环境污染现状,于2016年9月对太湖以西常州区域水体中典型PPCPs污染水平进行了调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 MS/MS)检测分析了24种PPCPs在常州区域水体中的赋存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常州区域水体中24种目标PPCPs均被检出,PPCPs质量浓度总量范围为51.08~325.79 ng/L,20个监测点位中,红凌桥检出PPCPs总量最高,达325.79 ng/L;水体中优势污染物为双酚A和诺氟沙星,双酚A在黄埝桥检出的质量浓度最高,达158.53 ng/L,其次是新河口和红凌桥,质量浓度分别为65.57和57.86 ng/L;诺氟沙星在红凌桥检出的质量浓度最高,达75.12 ng/L。喹诺酮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在常州流域内基本呈均匀分布;激素类、大环内酯抗生素、神经镇痛类和心脏病类药物质量浓度与人口密度大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杭州贴沙河微囊藻毒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14年9月杭州贴沙河出现蓝藻异常增殖期间,利用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对水体中胞外微囊藻毒素(EMC)和总微囊藻毒素(TMC)进行监测。共检出以MC-LR为主的8种微囊藻毒素(MC)单体,TMC总的质量浓度为63.9 ng/L~1 090 ng/L,其中MC-LR质量浓度为31.6 ng/L~472 ng/L,毒性等效MC-LR浓度为51.8 ng/L~862 ng/L,检出的MC-LR浓度值均低于限值标准。采用USEPA推荐模型对水体中MC污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各批次水样中MC-LR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为0.03~0.39,毒性等效MC-LR的HI介于0.04和0.72之间,均低于基准值,说明贴沙河作为饮用水水源尚无明显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组双杂交酵母快速检测技术分析了东江下游两个污水厂、8个工业废水排放口和6条受纳河流水体共16个样品中的雌激素效应物质浓度,并按照雌二醇当量(EEQ)计算了水中雌激素效应水平。在被检测废水样品中,排水的EEQ值处于0.3~2.8ng/L之间,其中造纸厂与纸制品厂排水具有明显雌激素效应。采自河涌的6个样品有4个样品检出雌激素活性,雌激素效应水平在1.9~8.8ng EEQ/L之间。结果表明,东江下游行业废水处理厂出水中的EEQ浓度应与河涌水体中的EEQ在相同数量级, 与国内报道的其他地区河流及工厂排水污染水平类似。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涌水体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污水处理厂及工厂排水,推断污染河涌水体中的雌激素效应物质应来自未经处理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大伙房水库属于全国城市供水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作为辽宁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库区水质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饮水安全及身体健康。对大伙房水库表层水体、沉积物和鱼类样品中全氟化合物(PFAS)的赋存特征及可能的来源进行分析,并运用健康风险商值法评估PFAS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库区表层水体中ρ(ΣPFAS)为1.18~8.19 ng/L,主要污染物为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化合物(PFOA)和全氟戊基羧酸(PFPA),其浓度水平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沉积物中只检出3种污染物,分别为PFOA、全氟十一烷基羧酸(PFUnA)和全氟十二烷基羧酸(PFDoDA),ω(ΣPFAS)为0.16~0.48 ng/g;不同鱼类样品中ω(ΣPFAS)由高到低依次为:武昌鱼(2.49 ng/g)>鲤鱼(2.30 ng/g)>白鲢(2.02 ng/g)>花鲢(2.01 ng/g),主要污染物均为PFPA。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可知,大伙房水库库区的PFAS主要来自采矿、电镀、涂料等工业污染废水和生活污水;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表层水体和鱼类样品中的PFAS不存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丰水期沱江水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丰水期沱江水系德阳至泸州水样,分析6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主要检出双酚A、壬基酚,双酚A的平均浓度为3.93~198 ng/L,与国内外河流浓度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壬基酚平均浓度为5.23~150 ng/L,与国外河流水平相当,但低于目前已有报道的国内河流。沱江水系中双酚A、壬基酚的分布整体均呈现出北高南低,上游高于中游、下游,干流低于支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