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青枯病是花生主要病害,发病普遍,损失严重。据研究,品种间抗青枯病能力差异很大,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经济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利用品种资源,准确选择抗性材料,加快育成抗病丰产品种,有必要统一鉴定技术标准。为此,根据各地的经验和我们的研究工作,拟定本标准,并经1983年全国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会讨论修改,供各地试行。  相似文献   

2.
广东花生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5,34(2):30-32
广东70%~80%的花生种植在轮作周期较短的瘦瘠旱坡地上,青枯病危害较重,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青枯病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因此,应以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选育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青枯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3.
花生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是花生生产上一个重要病害。国内外研究结果说明选育、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施措。自1974年以来,全国各研究单位协作开展花生品种资源对花生青枯病抗性鉴定工作,已鉴定出“协抗青”、“台山三粒肉”等高抗品种。几年来,虽然这些抗病品种在全国各病区多点鉴定及生产应用中抗性表现基本稳定,但也存在少数抗病品种的抗性随地理区域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抗锈兼抗青枯病花生品种资源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了ICG系统中21个花生品种的锈病和青枯病的抗性,结果筛选出7个既抗锈病又抗青枯的花生品种,为今后的抗病育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东花生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3,32(Z1):174-179
广东花生育种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农家种的征集评选,系选种的选育及其后的推广应用.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农家种的杂交选育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辐射技术与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成为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的典范;1970年以前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青枯病育种,1970年以后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旱锈病育种兼抗青枯病育种.70年代中期开始直接利用外来种质和抗性基因改良花生抗病(青枯病、锈病、叶斑病)性并取得成效;1981~1986年抗锈遗传研究对选育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育种家以农家种狮头企为基础亲本材料,经过50年不断遗传改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花生品种群体.广东花生选育种历史实质上是农家种狮头企及其后代的遗传改良历史.广东花生育种工作及其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广东和全国花生生产及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全球20多个国家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及品质。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我国有关花生青枯病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描述了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原菌种及其危害症状以及传播流行规律等,对花生青枯病的防治方法及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花生青枯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花生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外花生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引进背景花生(Arachishypogeae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虽然从50年代初期起,我国就开始广泛地收集国内花生品种资源,并利用这些品种选育出一批高产品种,但花生并非起源于我国,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缺抗病,尤其是抗锈病和抗青枯病的种质资源。对当时育成的48个品种亲缘关系的分析可知,94%的品种其亲本是伏花生和狮头企,或含有它们的血缘。而且由于大量重复地利用它们做亲本,加之总是按照人们既定的育种目标,沿着一定方向选择,使得花生品种的遗传基础愈来愈窄,结果造…  相似文献   

8.
抗黑斑病兼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了ICG系统中20个花生品种的黑斑病和青枯病的抗性,筛选出3个高抗黑斑病中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1个中抗黑斑病高抗青枯病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花生品种资源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收集保存花生品种资源4151 个,其中国内823 个,国外3328 个,另有野生资源34个。对许多花生品种资源作了植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描述。测定出蛋白质含量30% 以上的有132 个,含油率55% 以上的有216个,油酸/亚油酸比值16 以上的有68 个。抗锈品种734 个,抗叶斑病品种779 个,抗青枯病品种173 个,抗黄曲霉菌侵染品种14 个。抗旱品种15个,耐涝品种13 个,抗倒伏品种25 个。做了抗锈、野生种、系统选育、辐射诱变的遗传分析利用研究。对珍珠豆型花生各种性状间关系作了相关分析。对品种间、类型间、种间作了酶谱分析。创新育种亲本材料55个。广东花生品种资源在省内外利用,促进了花生生产和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不是花生起源地,花生种质资源比较贫乏,中国南方花生生态区以前更是缺少高抗和优质花生遗传资源.过去的20年间,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国际半干旱作物研究所引进了1500份花生种质资源,并对其特征特性分别进行鉴定研究,高抗和优质资源是鉴定筛选的最主要目标.通过田间种植、人工接种试验和品质分析,共鉴定筛选出了高抗锈病资源226份、高抗青枯病资源49份,其中10份表现双抗(锈病和青枯病),55份种质含油率超过54%、28份种质蛋白质含量超过30%.部分优异的种质资源或其杂交后代已经作为育种亲本在南方花生生态区内花生育种机构中利用,并选育了粤油223、汕油71、汕油523、粤油200、梧油4号、泉花10号、粤油79等一批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花生晚斑病是世界上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的花生真菌性病害之一。近三十年来在世界主要花生产区的危害逐渐加重,已成为制约花生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已育成抗晚斑病品种和品系、抗性遗传机制、抗病候选基因、数量性状基因座及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抗性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的研究方向,为花生晚斑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抗性的分子标记研究与育种潜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细菌性青枯病危害多种作物,抗病育种是病害防治最为可行的途径,DNA分子标记研究是深化作物青枯病抗性遗传改良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茄科作物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模式植物拟南芥青枯病抗性遗传研究和花生青枯病抗性生物技术改良的应用潜力等方面,评述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青枯病(成都)病圃的建立及抗性材料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枯病是马铃薯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危害相当严重。建立青枯病专用病辅可有效的评价筛选抗资料材料。供育种和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原有着广泛的寄主范围及地理分布,给作物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抗病育种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途径。最近,R.solanacearum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给马铃薯青枯病抗性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评述了近年来,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模式植物拟南芥在抗青枯病机理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抗青枯病花生资源的种子大小 及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23份不同类型的抗青枯病花生种质为材料,对荚果大小、种子大小、出仁率、蛋白质、含油量和脂肪 酸等性状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抗青枯病花生资源中,高油酸种质资源较多,这些资源的荚 果及种仁大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山嵛酸含量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是,高 含油量资源较少,而且在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和出仁率方面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根据12个与种子品质相关性状 信息, 123份抗青枯病资源被分成2组5亚组13个品种群,这些品种(群)与已被广为利用的骨干抗病亲本协抗青 和台山三粒肉之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6.
大麦条锈病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气传真菌病害,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明确现有主栽青稞(即裸大麦)品种的抗条锈病水平和为青稞抗病育种提供有效抗原材料,采用2个强毒性锈病菌菌株16360-1(云南)和2378 F2-10(西藏),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来源于青藏高原地区75个青稞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的抗条锈性。结果发现,对2个菌株均表现为抗性的育成品种20个,地方品种6个,占鉴定品种总数34.7%,其中高抗条锈病青稞育成品种16份,地方品种3份。本次筛选获得的高抗条锈病的青稞品种可为我国青稞抗病育种提供优良抗源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花生青枯病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05年在印度尼西亚首次发现花生青枯病以来,这个在花生上迄今最为重要的细菌性病害,80多年里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过发生和研究的报道。自1983年以来,有近10个亚太地区国家(首次)报道了花生青枯病的发生。近十年来,国内外又逐步将血清学鉴定方法、单克隆抗体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花生青枯病的研究上,并在筛选新的抗源,探索寄主抗性的遗传性及其变异、抗病育种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性农业组织对花生青枯病及其研究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这方面的工作将成为国际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据此,本文拟简述世界范围内花生青枯病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并对有关重要问题提出讨论,以供有关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省黄淮海平原开发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多为冲积沙土,很适合花生生长,经过多年的种植和选择,花生的品种和类型极为丰富,对该区花生种质资源的抗性进行筛选、鉴定,为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花生品种提供亲本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 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开发区的花生品种43份,其中多粒型3份,珍珠豆型5份,龙生型4份,普通型31份。 利用实验室及自然病地或自然病地和人工病圃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耐盐碱性及抗花生叶斑病、花生根结线虫病、花生锈病、花生青枯病进行了筛选鉴定。 鉴定结果 一、花生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筛选鉴定 40份花生种质,置于27℃温度下,在  相似文献   

19.
茄子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对茄子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已从多个方面对茄子青枯病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茄子青枯病抗性的遗传规律、抗性品种的筛选和选育、茄子青枯病的综合防治,同时对茄子抗青枯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花生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570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抗病性和种子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出高抗锈病种质92份,高抗早斑病种质77份,高抗晚斑病种质53份,高抗根结线虫资源3份,高抗青枯病资源102份,抗锈病兼抗早斑病资源58份,抗锈病兼抗晚斑病资源49份,抗锈病兼抗早、晚斑病资源45份,抗青枯病兼抗根结线虫资源2份,抗青枯病兼抗锈病资源1份。蛋白质含量达34%以上的33份,含油量达58%以上的24份,油酸含量达67%以上的18份,亚油酸含量达47%以上的15份。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花生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和种子品质性状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