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鼻咽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我省亦不少见。1977年全省肿瘤三年死亡回顾调查中,鼻咽癌占肿瘤死因的第7位。现将我组经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病例80例,侧重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进行类型分析,供作我省鼻咽癌组织分型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是我国特别是我区高发的常见肿瘤之一。为此,木文四个单位将历年来资料完整的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1000例资料进行了复查,并按1978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鼻咽癌会议讨论的新分型标准,重新看片,统一病理组织学类型。同时作粗浅分析如下,供同道参考。一、本组鼻咽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见表1。全部为浸润癌,未发现原位癌或其他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皮损组织块间断全层采样是否会导致组织学参数的改变,明确这种改变与疾病预后和治疗的关系。设计:对皮肤活检标本进行前瞻性分析。机构:皮肤病理实验室。患者:100例确诊为黑色素瘤患者。干预:先以5μm厚度连续切片,制作2张组织切片。如果这2张切片就可以确诊黑色素瘤,再从整个组织块水平切取5张片子。分析和比较第1张与其余6张片子的Breslow深度、Clark水平、是否出现溃疡、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血管侵犯、退化、癌前病变和黑色素瘤细胞的组织学类型。结果:43%的病例第1张切片可明显发现肿瘤,但其余6张切片发现的最大肿瘤厚度较第…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150例病理组织类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免疫学、组织发生学、超微结构、癌前病变、诱癌试验以及临床预后和治疗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成绩。关于其组织学类型,由于结构复杂,变化多端,各地报告尚不一致。为此,本文仅就历年活检积累的病例进行病理组织类型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ee1、Nox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70例,手术病理活检均明确诊断为鼻咽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Wee1、Noxa蛋白在70例鼻咽癌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R×C列表卡方法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Spearman法分析两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Wee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6%(37/70)、10.00%(3/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07,P<0.01);Nox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7%、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Wee1、Noxa蛋白的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浸润邻近组织及EBV感染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Wee1蛋白与Nox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P<0.01)。结论 Wee1蛋白的高表达和Noxa蛋白低表达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两者的异常表达补充了鼻咽癌发生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MTT法显色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鼻咽癌活检组织2 Gy照射后的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at 2 grey,SF2)值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取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门诊鼻咽癌患者新鲜的鼻咽部活检病理标本40例,用组织块原代培养MTT法显色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活检肿瘤组织的SF2.结果:40例中36例病理皆为非角化癌,36例患者测定的SF2分布为0.12~0.99,中位数0.57,且这种差异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N分期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用该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的SF2值,可以反映出相同病理类型的不同患者病理组织SF2的差别,其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吴秋良  陈秀芬 《广东医学》2001,22(9):817-818
目的 通过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及病理切片观察熟悉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 统计分析2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继发癌的部位以肺(5/24)、舌(4/24)、上腭(2/24)多见,其他部位少见。组织学类型:鳞癌20例(20/24),腺癌仅4例(4/24)。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由于放射线有致癌的另一面,所以小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癌。其中以舌部及肺部多见。病理类型与原发鼻咽癌大多数不同,并且表现多样性。放疗后继发癌潜伏期长短不一。鉴别鼻咽癌复发与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观察。继发癌的治疗需根据其肿瘤部位、类型、潜伏期长短等多因素差异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霍占江  李伟  高飞 《海南医学》2016,(3):360-362
目的 探讨Wee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70例,手术病理活检均明确诊断为鼻咽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其Wee1蛋白表达,并与30例正常组织的表达进行比较,同时分析Weel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5年生存率.结果 Wee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6%(37/70)、10.00%(3/30),两组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e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浸润邻近组织及EBV感染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Wee1蛋白阳性表达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35.14%(13/37),明显低于Wee1蛋白阴性表达的81.82%(2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ee1蛋白的异常表达不仅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而且有利于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对预测患者的生存预后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与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相似,临床上罕见,临床症状和常见的食管癌无明显的区别,手术前能够确诊的极少.我们这个病例比较特殊,手术前胃镜提示:食管下段肿瘤,但是病理活检报告:食管黏膜慢性炎症、炎症渗出及坏死组织.结论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极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放射治疗.临床医生除了掌握常见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外,还必须了解一些罕、少见疾病如食管癌肉瘤、腺癌、原发件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等的临床特征,不断提高我们对食管肿瘤的认识水平,以防漏诊、误诊,进一步提高食管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报告用不均等分割照射法治疗各种肿瘤 ,其效果优于每天一次的常规分割照射法。我科自 1985年 10月至 1986年 2月 ,两对共 30例鼻咽癌进行不均等分割照射与常规分割照射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该组病人均随访 5年以上。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参加分组患者以鼻咽癌临床分期 ,(1979年长沙会议分期 ) ,病理类型和临床大体类型为条件 ,按配对设计原则随机分成上述两组 ,各 15例。全组病人均随访 5年以上 ,随访率 10 0 %。两组年龄分布、性别、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一致 (表 1)。1.2 治疗条件 采用60 Co外照…  相似文献   

11.
<正> 甲状腺可发生良性瘤和恶性瘤,以良性瘤常见。在甲状腺肿流行区,一般认为肿瘤亦较多发。百色地区多山,甲状腺肿为数不少,甲状腺肿瘤发生情况如何,值得重视。本文仅就病理活检中所见的甲状腺肿瘤的组织类型,作一初步统计分析。观察材料取自活检诊断为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切片,共126例,每例切片1-4张不等,少数病例10张以上。全部切片均为石蜡包埋和H、E、染色,仅少数病例增加刚果红染色。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的癌瘤.肿瘤部位的隐蔽或取活检组织技术的差异,使鼻咽癌患者往往难以得到早期的病理组织学确诊.EBV-VCA-IgA的检测已被公认是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大规模普查的敏感、可靠、简便的方法[1].我们自1985年开展免疫酶法EBV-VCA-IgA捡测至今,共检测了1982份血清标本.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EBV-VCA-IgA的捡测若能很好的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起来,将是提高鼻咽癌早期确诊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的癌瘤.肿瘤部位的隐蔽或取活检组织技术的差异,使鼻咽癌患者往往难以得到早期的病理组织学确诊.EBV-VCA-IgA的检测已被公认是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大规模普查的敏感、可靠、简便的方法[1].我们自1985年开展免疫酶法EBV-VCA-IgA捡测至今,共检测了1982份血清标本.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EBV-VCA-IgA的捡测若能很好的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起来,将是提高鼻咽癌早期确诊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立鼻咽癌资源库的经验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鼻咽癌单病种组织和血标本的收集、保存与信息化管理,探讨建立肿瘤标本库的经验与挑战.方法 系统性地收集鼻咽癌的组织标本,用于病理组织学研究、提取DNA和RNA等各种不同的用途.同时收集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全血标本,进行血清、血浆以及白细胞的分离与保存,同时建立信息系统对标本的临床信息与随访资料进行管理.结果 在1年半时间内,收集了鼻咽癌组织标本1 070多份,匹配血标本近100多份,都有完善的临床信息与随访资料.面临的挑战包括肿瘤资源库持续性发展所需的持续性投入以及如何充分应用平均体积很小的鼻咽癌活检组织.结论 虽然鼻咽癌的活检组织体积很小,但是建立鼻咽癌单病种组织与血标本库是可行的.通过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与信息化管理,将有利于开展针对鼻咽癌的各种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513例鼻咽活检涂片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分析谭榜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637007)吴永如胡超苏王龙富张有望(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鼻咽癌的确诊须有病理学诊断作为依据,其病理诊断主要经口或鼻腔咬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上海肿瘤医院放疗科自1987...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病理组织学分型特征、临床诊治中鼻咽癌病理亚型提示远处转移几率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1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的49例鼻咽癌鼻咽活检病理切片.结果 361例鼻咽癌经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率为13.57%,出现远处转移者鼻咽癌病理类型均为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病理亚型分别为类圆形23例(46.94%),梭型细胞癌17例(34.70%),泡状核5例(10.20%),多形性4例(8.16%).结论 (1)鼻咽癌经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率有所下降;(2)发生远处转移的49例均为分化较差的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其亚型类圆形与梭型细胞占的比例较多.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首选放射治疗,放疗后进行CT复查可以了解治疗效果和周围正常组织的改变及监视肿瘤复发。我们收集8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CT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鼻咽癌放疗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1材料和方法收集两院1996年10月~1998年11月,鼻咽癌放疗后行CT检查的87例患者资料。男70例,女17例,年龄12~67岁,平均44.3岁,放疗结束至扫描的时间为0-10年.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耳鸣、听力下降、鼻塞,头痛及颅神经症状。其中60例无肿瘤复发,刀例复发。所有病例放疗前鼻咽部活检均诊断为鼻咽癌。放疗剂量65~77Gy,…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报导我们病理、免疫室近年来在鼻咽癌病理学研究工作方面的一些进展。一、鼻咽癌的地理病理学广东省鼻咽癌病理协作组采用全省鼻咽癌的活检病例数,计算出1970~1972年鼻咽癌在广东的粗发病率最低应不少于5.96/10万;并且比较广东省各县、市鼻咽癌最低发病率后,初步绘出了广东省各县、市鼻咽癌最低发病率的地图,认为广东省内鼻咽癌的高  相似文献   

19.
腮腺混合瘤又称为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此肿瘤主要来源于腮腺润管的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病理组织学上主要有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和软骨样组织组成。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至2005年间腮腺混合瘤患者84例,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切除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现对腮腺混合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作回顾性分析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国内有关资料大多来自长江以南及四川等省,而有关陕西籍鼻咽癌病理组织学与放疗预后关系方面资料未见报道。本文报告89例,主要就组织学类型及间质反应与放射治疗预后关系作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从我院肿瘤科1963—1971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12例鼻咽癌,选取89例,其条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