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palmonarydisease,COPD)患者M2 受体的功能。方法 :健康对照组 10例 ,COPD组 8例。所有受试者随机先后进入组织胺气道激发试验 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后组织胺激发试验组和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后组织胺激发试验 组织胺气道激发试验组 ,两次激发试验间隔 7d ,并划出剂量 反应曲线 ,观察用药前后 1s用力呼气量、Dmin、R值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后Dmin增加 195 %(P <0 .0 1) ,COPD组匹罗卡品气道预处理前后FEV1、Dmin、R值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COPD患者M2 受体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李哲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413-414
目的评价不同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10例)、肠外营养(PN,11例)、PN+EN序贯治疗(14例),监测各营养组问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比较。结果机械通气开始时各营养组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治疗7天后EN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IgA均高于其他组(P〈0.05),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对于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EN更符合生理状态,更能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并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4.
张自立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25-1126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规律。方法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进行测定。结果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组FPG和FINs均高于对照组,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低于对照组。结论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对此类患者应考虑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相似文献   

5.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arr RG 《JAMA》2004,291(9):1066-1067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近几十年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在湖北、北京和辽宁三个地区农村 10 2 2 30名成年人调查发现 ,15岁以上人口COPD的发病率高达 3%[1] 。美国COPD患者个人年均经济负担已达到 5 6 46美元[2 ] 。该病确诊晚 ,疗效差 ,危害大。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新的COPD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 ,GOLD)强调了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OP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如下。一、COPD基因易感性目前唯一确定的COPD相关基因为α1 …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67,自引:11,他引:5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疾病 ,患病人数多 ,病死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 。近年来 ,COPD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世界上仍呈上升趋势 ,但广大民众与政府对COPD的危害性却缺乏应有的关注与重视[2 ]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我国虽然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作了大量工作 ,但总体而言 ,在我国COPD防治研究领域还存在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①以往进行COPD流行病学研究时是先进行问卷调查 ,对有咳嗽、咳痰等有症状者再进行肺功能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部分无症状性COPD患者可能被被漏诊。②对感染和…  相似文献   

8.
Graeme  P  Currie  陈奇 《英国医学杂志》2007,10(1):48-51
和其他常见的疾病一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依靠相关病史和适当的检查。确诊的客观证据依靠呼吸功能测量。对于35岁以上,有吸烟史及相关呼吸道症状的患,医生应考虑到COPD的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常见的老年性肺疾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对COPD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COPD的综合治疗中,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OPD的营养支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营养支持对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作用1.COPD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粘液溶解剂、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1,2 ] 。其中支气管扩张剂是目前治疗COPD的主要手段之一。虽然引起支气管扩张的程度不如在哮喘病人中那样显著 (在哮喘病人中通常可以提高FEV115 %) ,且对肺功能的改善几乎没有作用 ,不能减少肺总量及肺过度充气状态 ,但可以改善呼吸困难 ,提高运动耐力。此外 ,支气管扩张剂还可减轻呼吸肌疲劳 ,提高粘膜清除能力。目前应用的支气管扩张剂主要包括 β2 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及茶碱类药物。一、抗胆碱能药物有研究者认…  相似文献   

11.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arnes P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1):2884-2886
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方法非常有限,尚无能够减缓病情发展和功能损伤的有效措施。因此,许多制药公司都纷纷致力于探索并研发新的、更有效的、能从根本上控制疾病进展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营养缺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营养缺乏是COPD患者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其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除体重下降外,人体测量指标结合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判定指标及去脂体重、瘦体重等身体组成的分析对营养缺乏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对COPD营养缺乏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除能量/代谢失衡、组织缺氧等因素外,系统炎症及瘦素、食欲素的相互调节可能也参与其发病.在COPD患者营养缺乏的治疗方面,除营养支持外,生长激素、睾丸酮等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je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在我国,COPD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8.2%.COPD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对COP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化,对COPD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国内外呼吸病学学术界近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COPD诊断和治疗的新指南: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1](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和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2].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分析算法,提出了一种具有辅助诊断价值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择COPDGene数据集,利用Fisher评分的方法进行特征选择,使用准确率和ROC曲线对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鉴别诊断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使用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得出的与COPD和ACO分类有关的敏感特征与已知临床诊断策略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支持向量机模型和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5.28%和93.56%,灵敏度分别为89.73%和95.21%,特异度分别为74.10%和89.29%。结论:利用深度信念网络构建的COPD与ACO自动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能力,可以有效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remains largely unknown.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of COPD with CAD,e...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肺功能、炎症指标及COPD严重程度(观察组),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FR值)与外周血液中炎症指标、FEV1占预计值%及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CFR值、FEV1%pre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FR值与外周血白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FEV1%pre呈正相关,与COPD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PD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炎症反应及气流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indications,operative technique,perioperative treatment,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outcome of lung transplantation ( LTx) for end - stage pulmonary dise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end - stage lung diseases receiving LTx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东北的常见病,发病率日益上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对于临床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