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区分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前言随着Internet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应用的需求,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端到端的服务质量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为此Internet工程任务小组(IETF)提出了不少相关保证Internet服务质量的体系模型,其中IntServ/RSVP(综合服务体系/资源预留协议)体系模型的服务质量最完善,但由于其需要复杂  相似文献   

2.
综合业务Internet及其路由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Internet正朝提供综合业务的方向发展。综合业务包括实时和非实时的数据、视频、音频等形式的业务,同时也包括有线和无线以及移动等接入方式。基于IP的音频和视频等业务,如IP电话和IP会议电视,以其低廉的费用、随处可接入性等优点越来越引人注目,在电信业务中所占的比重正越来越大。服务质量QoS是衡量通信网络的主要指标。In-  相似文献   

3.
在采用吞吐量作为TCP支持业务比例区分的性能标准的前提下,深入探讨了TCP实现比例业务区分的种种可能性.通过对基于AIMD(a,b)的TCP拥塞控制中的加性因子a或乘性因子b进行加权,得到了可能方案PDS_TCP.分析得出,现有研究方案只不过是方案PDS_TCP的变种.以其中之一方案(PDS_a_TCP)为例,详细讨论了其实现比例业务区分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并给出了仿真结果.PDS_TCP考虑了超时后慢启动的影响,能很好实现可控的比例业务区分,所增加的额外开销小.  相似文献   

4.
1.引言 Internet已经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各种应用的承载工具。在这些应用中,近年不断发展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VOD)、VOIP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应用和普通的应用不同,它们对网络带宽、延迟、抖动、丢包率等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网络必须对多媒体应用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QoS)保证。当前的Internet采用的是best-effort(尽力服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网络平等地处理所有数据包,尽它的最大努力转发数据包,其首要目标是实现对链路的统计复用以达到高网络利用率,路由器作为核心设备,它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它  相似文献   

5.
Internet区分服务及其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7,自引:2,他引:87  
综述了Internet在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s,Diffserv)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的工作,分析了Diffserv的体系结构、Diffserv的典型服务与技术,并着重论述了Internet Diffserv所面临的问题,包括Diffserv与综合服务(Integrated services,Intserv)相结合的端到端服务质量(QoS)提供机制、Diffserv  相似文献   

6.
7.
MPLS和区分服务的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MPLS和区分服务的集成问题归结为支持区分服务的MPLS流量工程和支持区分服务的MPLS转发机制。后者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为DSCP至MPLS封装层的映射问题,同时讨论了MPLS区分服务通道模型。  相似文献   

8.
区分服务体系结构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Internet研究人员及其运营商都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具有服务质量保障能力的新型网络技术,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服务的需求。这些新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综合服务体系模型(IntServ)和资源预留协议(RSVP)。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人们开始意识到实现IntServ和RSVP需要增加复杂的信令系统,收集和处理每个业务流的信息,因此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分服务(DiffServ)网络域内定性服务的动态配置方案,即在网络入口点对聚合通信流进行分类、调节;在域内节点上动态测量定性服务业务流的特性,并相应调整资源分配参数,讨论了方案体系结构、实现过程和技术,并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叙了区分服务(DiffServ)实现模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几种优秀的调度策略来实现在DiffServ环境中的流量控制,通过对不同的调度方法的详细比较,从而建立控制模型,以期能达到其最佳服务需求,本文给出了实现流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并提出还有待研究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如何用ns仿真平台仿真实验环境得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在迅速发展的IP网络上提供各种基于IP的差异性业务,业务提供商必须为客户提供业务等级协议(SLA)以对客户做出服务质量(QoS)的保证。业务等级规范(SLS)是SLA的技术部分,它从技术层面上描述了双方对业务及其QoS要求所达成的协定。为使SLA双方的协商以及QoS的验证能有效进行,必须建立一个能满足不同业务特性的SLS信息模型。文章首先对SLA、SLS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通用的SLS信息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组织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叶球孙 《现代计算机》2007,2(11):10-11,46
针对IETF提出的两种不同QoS体系的基本结构,即IntServ和DiffServ,做一些Web QoS控制技术的用户需求分析,并给出一些Web QoS控制技术研究的基本方向与实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区分服务网络的确保服务的动态资源提供方案:基于聚集状态的分布式动态资源管理。该方案在网络节点基于聚集状态进行接纳控制和动态资源预留,不需要核心节点保存单个流的状态,因此,该方案是可扩展的。方案包括一种轻量级动态资源预留协议和网络节点动态资源管理的相关算法,如状态建立、管理和接纳控制决策算法。该方案中,网络节点聚集状态的建立使用了基于实时流量测量的方法,在提供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保证的同时,得到了统计复用的增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简化了信令协议,也使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4.
在对传统网络的QoS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综合服务(IntServ)、区分服务(Diff3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模型。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IP网络上QoS研究的现状、最新的协议和标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IP网络QoS体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PLS流量工程通过优化IP网络资源的使用以提高网络性能,同时结合约束路由和面向连接的标记交换路径提供了端到端的QoS保障。在网络上层,DiffServ和MPLS相结合,DiffServ将业务分类、整形、聚合,MPLS再将处理过的数据转换成不同的标签进行转发。在网络底层,MPLS与WDM光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快、更智能的数据传送。  相似文献   

17.
QoS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种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机制,这些机制的最终目的是为网络边缘的应用程序提供增强的网络服务。文章首先简要地叙述QoS机制的作用,接着讨论了几种已有的QoS机制以及这些机制之间的互相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MPEG-4视频传输区分服务的模型。根据MPEG-4视频流特点和网络的拥塞程度,视频服务器中,采用笔者提出的区分服务标记算法。边缘路由器中,采用笔者提出的区分服务调度算法犤1犦,设计了一种新的区分服务调度器,它动态调节加权服务量,适合在IP区分服务网络中运用,降低实时变比特率突发业务的延时和抖动。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带宽不能保证实时MPEG-4传输所需带宽时,采用该文提出的网络模型,实时传输MPEG-4视频序列,恢复序列的主观效果以及峰值信噪比PSNR都优于传统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方法,并且端对端延时和延时抖动也达到实时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QoS域代理在移动无线互联网中区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用户数和应用业务的快速发展,对新一代Internet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Internet中引入无线接入方式使得提供QoS面临更大挑战。文章基于区分服务(DiffServ)框架结构,并结合移动管理协议———移动IP(MobileIP)协议来研究和解决如何在新一代移动无线互联网中提供QoS控制。同时在每个自治域中引入一个新的概念———QoS域代理(QoSDomainAgent,QDA),并利用QDA进行资源管理并参与和移动主机/用户(MobileHost,MH)或其它QDA进行动态SLS的协商,同时采用组播方式把QDA中的QoSSLS内容信息传输给域内的每一个第一跳和边界路由节点。通过对相关协议和功能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扩充,从而有效地解决了MH和网络的动态服务级别协议(SLA)的协商和在MobileIP切换中各入口节点动态建立SLS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信令交互,节省无线资源和减少移动终端的电池消耗,并且有利于MH在域内漫游时进行无缝切换。最后给出作者的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即将来临的高速网络使得实现网络环境中的实时业务和多媒体成为可能。IPQoS机制是实现实时应用和多媒体应用的核心问题。本语文在论述Internet综合服务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Windows2000中是如何实现该体系结构和林关协议,从而使得Windows2000可以支持实时业务和多媒体业务。同时指出了其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