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输出轴采用双径向轴承安装时的系统坐标系,应用坐标变换技术建立输入轴轴线与输出轴叉杆交点的关系方程,利用输入轴与输出轴的等角速传动特性对传递元件-滑块进行受载分析,推导出滑块所受最大载荷与滑块在三叉杆平面内所受载荷的关系方程,最后得出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的传输能力表达式。结果表明:三叉杆滑块式等角速万向联轴器的传输能力随偏转角的增大而降低平缓,这种特性对于存在偏转角又要求结构紧凑、传输能力高的传动装置设计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验证了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等角速传动特性,分析了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三曲柄杆交点的轨迹,三曲柄交点在与输入轴垂直的平面内运动轨迹以及输出轴的运动规律,对解决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振动问题,提高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传输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验证了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等角速传动特性,分析了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三曲柄杆交点的轨迹,三曲柄交点在与输入轴垂直的平面内运动轨迹以及输出轴的运动规律.对解决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振动问题,提高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传输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验证了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等角速传动特性,分析了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三曲柄杆交点的轨迹,三曲柄交点在输入轴垂直的平面内运动轨迹以及输出轴的运动规律,对解决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振动问题,提高三曲柄式万向联轴器的传输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给出滚子的球面半径、套筒的内径、轴的半径、滚子中心到联接轴的距离等参数的情况下,研究了可移滚子式三叉杆万向联轴器移动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及在给定偏转角的情况下轴向可移动范围。选取一组结构参数值已确定的可移动滚子式三叉杆万向联轴器,然后绘出轴向移动范围和偏转角之间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6.
针对原先的三叉式万向联轴器在使用中产生的摩擦、磨损、润滑问题,提出一种将原有的面接触滑动摩擦改成点接触滚动摩擦的新型三叉式万向联轴器结构;为保证新结构在传动轴上应用时的稳定性、可靠性及耐久性,对其进行等温弹流润滑特性分析。建立改进后新结构的接触模型,对其进行点接触等温弹流润滑特性分析;研究了润滑特性随输入轴频率、载荷、偏转角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恒定,使输入轴频率提高,膜厚数值将增大,压力提升,且二次压力峰的峰值跟着提高;使载荷变大,膜厚将变薄,压力减弱,且压力起初增大的位置更靠后,二次压力峰更不突出;使偏转角变大,膜厚将变厚,压力增强,且接触中心区域更加突出,压力起初增大的位置更靠前,二次压力峰的位置更提前。  相似文献   

7.
流体普遍存在着非牛顿特性,因此对润滑油所表现出来的非牛顿特性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新型三叉式万向联轴器的润滑模型,假定在新型三叉式万向联轴器工作时润滑油的温度和与其相接触的联轴器表面的温度是处处相等的,并将润滑油假设为Ree-Eyring型流体,利用多重网格法进行数值分析,进而研究等温非牛顿流体条件下新型三叉式万向联轴器的润滑特性。探讨有效半径、频率、振幅、简化弹性模量、载荷和黏度等因素对新型三叉杆万向联轴器润滑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联轴器在润滑过程中的压力、油膜厚度、最小油膜厚度、中心油膜厚度以及最大压力的影响,以便对它的润滑特性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利用方向余弦矩阵工具,在三叉杆滑块式等角速万向联轴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计入摩擦力和惯性力,对该联轴器建立起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受力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的受力按正弦规律或近似于正弦规律相对于输入轴转角呈周期性变化;摩擦系数对回转副和球面副中各力影响较大,对移动副中各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滚珠轴承与滑块之间的点摩擦,提高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在汽车传动轴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研究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在润滑脂情况下的润滑特性。本研究以弹流润滑点接触理论为基础,采用多重网格法对Ostwald方程进行量纲一化,得出量纲一化后的Reynolds方程,然后对Reynolds方程进行差分处理,得出差分处理后的润滑脂油膜厚度公式和载荷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的润滑特性与输入轴频率、载荷、输入输出轴夹角、滚珠半径和压黏系数有关,润滑脂的膜厚和压力随着输入轴频率、输入输出轴夹角和滚珠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载荷和压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为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在汽车传动轴系统应用时控制摩擦磨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三叉杆式万向联轴器转角差值分析的结果,推导出此类型联轴器中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尺寸参数,即球形滚子中心与叉杆中心的距离h及相对位移μ,为三叉杆式万向联轴器的尺寸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的输入轴套筒构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该构件的6阶固有频率,为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的动力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轧机所受冲击峰值扭矩载荷谱作为疲劳设计负荷,采用系统有限单元法,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分析,并对比其断口截面特征。结果表明,原滑块式万向联轴器扁头根部过渡圆弧处疲劳强度不足是扁头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对原结构进行改进设计,设计后其扁头根部过渡圆弧处最大主应力降低了12.94%,疲劳寿命增加了3.8倍,同时叉头仍保持了足够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三叉杆滚子式万向联轴器叉杆断面为圆形时受力不均匀的基础上,提出了使滚子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受均匀载荷要修整的叉杆断面形状。文中把滚子的受力状态简化成承受载荷的圆环受力模型进行分析,使叉杆的段面形状和滚子环的弹性线保持一致,求出滚子受载后叉杆的中心与滚子原始位置的径向位移和三叉杆在径向方向上的修整量,从而确定了叉杆的最佳断面形状。  相似文献   

14.
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轴头中心轨迹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空间几何法对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的轴头中心轨迹进行了计算 ,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得到运动轨迹方程 ,为进一步对三叉杆滑块式万向联轴器进行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叉杆式万向联轴器的转角差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建立三叉杆式等角速万向联轴器中各个构件坐标及坐标方程 ,导出不同坐标原点的坐标系之间坐标变换矩阵 ,从而推导出三叉杆式等角速万向联轴器的运动方程 ,计算了输入和输出转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谐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的关键构件三叉杆进行谐响应分析 ,得出该构件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 ,为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的结构设计及进一步的系统动力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为例,阐述了机构振动研究中如何应用传递矩阵法解决机构中存在运动和动力参数不连续点的振动问题,在分析中同时考虑了两人方向的横向振动、轴向振动和扭转振动,讨论并建立了包括不连续点在内的系统传递矩阵和传递关系,并用实例求出系统的各阶固有和主振型,为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动力性能分析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叉杆式联轴器系统传递矩阵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三叉杆式万向联轴器振动产生的根源。推导出各种振型的传递矩阵,并由此获得整个系统的传递矩阵。  相似文献   

19.
利用ANSYS软件对轧机主传动系统的万向联轴器十字轴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十字轴所承受的最大主应力最小作为追求目标,在ANSYS软件中对其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万向接轴是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结构复杂、工作时承受随机冲击扭矩等特点。在分析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轧机冲击扭矩载荷谱作为主传动万向接轴的疲劳设计载荷;计及低于疲劳极限的应力循环对裂纹发展的影响,采用修正后的材料p-S-N曲线并运用累积损伤理论对万向接轴进行随机疲劳设计和寿命预测。提出的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随机疲劳设计方法同样适合于具有同类载荷特征机械零件或结构的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