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ET/CT是功能分子影像学的利器之一。它为功能分子影像学的发展注入了很大的生命力。现在随着正电子药物的开发,PET技术的应用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目前在国内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正电子药物有^11C—MET,^11C—Choline、^[11C]Flumazenil、[^11C]Meta—Hydroxyephedrine、[^11F]-FLT、^18F—FMISO、^18F—FDOPA、^18F—FET等多种,但可能受工艺成熟、合成率、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PET中心主要使用^18F—FDG。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实现正电子放射性示踪药物--[11C]雷氯必利(raclopride)注射剂的全自动化生产,建立质量控制方法,以满足临床研究需要.方法 首先采用全新的气相反应法制备出[11C]碘代甲烷(CH3I),然后[11C](CH3I)被氦气推动进入反应器与前体在80℃发生反应,反应混合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后组方得到[11C]雷氯必利注射液.结果 合成时间从加速器轰击结束开始共20 min,放化产率经过衰减校正后为20%,化学纯度大于97%,放化纯度大于99%.产品的无菌及无热原要求均符合规定.结论 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实现[11C]雷氯必利注射液的全自动合成,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保证了生产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可完全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S-11C-甲基-L-半胱氨酸是一种肿瘤显像剂,是11C-MET类似物,我们自行研制合成了11C-MCYS,并对其质量控制.方法由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11CO2,11CO2通过11CH3I全自动合成系统转化为11C-碘代甲烷(11CH3I).11CH3I与前体L-半胱氨酸的碱性溶液在Sep-Pak Plus C18小柱上发生烷基化反应,经Sep-Pak Plus C18小柱分离,得到11C-MCYS.并对新制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回旋加速器生产的11CO2传输到11CH3I全自动合成模块,11CO2经氢化锂铝还原转化为11CH3OH,再经氢碘酸(HI)碘代法生产出11CH3I,11CO2转化为11CH3I的时间约为8-10min,未校正放化产率约60%-70%.11C-MCYS放化合成时间约为2min,放化纯度大于98%,总合成时间约12min.主要质量控制指标达到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质量要求.结论11C-MCYS的合成操作简便,产品化学纯度、放化纯度、pH值都符合注射剂的要求,符合进一步的动物探索性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8F-FDG及Aβ蛋白显像剂(4’-schiff-O[11CH3])PET成像技术在判别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对10只注射Aβ1~40复制阿尔茨海默模型大鼠及1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大鼠行HE染色及刚果红染色,检测大鼠脑内病理学改变。用18F-FDG及4’-schiff-O[11CH3]PET显像技术在体观察2组大鼠脑内Aβ蛋白分布及葡萄糖代谢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出现神经元减少并形成淀粉样斑块。模型组PET显像可见注射侧海马葡萄糖代谢减低及4’-schiff-O[11CH3]摄取增加。对照组仅见轻微神经元损伤,PET显示葡萄糖代谢轻度减低。结论18F-FDG及4’-schiff-O[11CH3]PET显像结合行为学及病理学观察可作为检测模型成功与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型脑肿瘤显像剂11C-蛋氨酸(11C-MET)的制备方法,探讨11C-MET的临床显像方法及其在脑肿瘤显像中的应用。方法回旋加速器轰击产生11C-CO2,甲醇化后获得反应活性很强的甲基化前体11C-CH3I,再与L-高胱氨酸硫内酯在常温下反应获得11C-MET。对1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PET/CT脑显像。结果11C-MET合成时间约2min,合成效率为85%,放射化学纯度〉99%,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结论11C-MET合成速度快,合成效率较高,适用于临床PET显像。11C-MET在脑肿瘤内有较长的滞留时间,有较高的肿瘤/脑比值,是理想的脑肿瘤显像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周苯二氮卓受体PET显像剂N-[11C]甲基-N-(1-甲基丙基)-1-(2-氯苯基)异喹啉-3-氨甲酰(11C-PK11195)在国内现有合成模块上进行自动化合成工艺,并建立11C-PK11195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国产11C-CH3I合成模块生产的11C-CH3I与1-(2-氯苯基)-N-(1-甲基丙基)-异喹啉-3-氨甲酰去甲基前体在TracerLabFXF-N自动化合成模块中进行甲基化反应,利用半制备型HPLC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制备11C-PK11195,并进行放化纯度、化学纯度、稳定性检测和异常毒性检查。同时探讨了影响11C-PK11195合成的因素。结果从11C-CO2生产到11C-PK11195合成结束,总的合成时间约35min,甲基化反应时间为3~4min,平均放化产率为(33±5)%,11C-PK11195的放化纯度和化学纯度均大于99%,比活度为30~65GBq/μmol(EOS)。11C-PK11195的稳定性高,毒性低。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适合临床应用的11C-PK11195,其合成程序也适合于在国内其他模块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肾占位全身18F—FDGPET(PET/CT)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肾占位的18F—FDGPET(PET/CT)显像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实性占位28例;肾癌术后复查41例;既往有肾癌手术史后发现肺内占位病变9例。按5.55MBq/kg体质量注入18F—FDG后50min,使用SEIMENSEcatexactHR+或GEDiscoveryVCT进行三维模式采集。PET判读:在观察到的肾病灶部位设感兴趣区(ROI),以SUVmax≥2.5为阳性(恶性),SUVmax〈2.5为阴性(良性)。PET/CT判读:PET图像标准同上,结合cT影像及融合图像进行诊断。结果病理证实为肾癌的21例中PET阳性11例;7例良性病变中5例错构瘤及1例囊肿PET显示为阴性;11例肾癌为PET/CT显像,9例阳性;13例转移及术后复发者PET阳性10例。结论18F—FDGPET对肾癌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有限,对转移以及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新型CFN-MPS-200多功能合成模块快速合成11C 蛋氨酸(MET)并在脑胶质瘤患者体内对比显像。方法 利用新型CFN-MPS-200多功能合成模块快速合成11C-MET,用HPLC和TLC测定其放化纯,并在脑胶质瘤患者体内对比显像。结果 基于CFN-MPS-200多功能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11C-MET的时间约为11 min,合成产率为82±5%(衰减校正后,n=3),放化纯大于99%。产品为无色透明溶液,pH值在70~80之间,产品热源和细菌试验均合格。11C-MET在脑胶质瘤患者脑部显像具有较高的靶本比。结论 利用CFN-MPS-200多功能合成模块制备11C-MET时间短,方法稳定,制备得到的11C-MET放化纯高,在脑胶质瘤患者体内显像具有较高的靶本比,能够较好的区分正常组织与病灶部位。  相似文献   

9.
198 5年Frost等[1] 开始研制用碳 [11C]标记的甲芬基太尼 (11C carfentanil,11C CFN )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PET)首次对人脑阿片受体进行显像研究 ,之后陆续报道了11C 特培洛菲 (11C deprenorphine ,11C DPN ) [2 ] ,11C 哌替啶 (11C pethidine) [3] 及放射性标记的吗啡、海洛因和可待因等适用于PET的阿片受体配体 ,但因在恒河猴上或人体中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特异性 /非特异性摄取比值较低而放弃或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不少学者进行了氟 [18F]标记的阿片配体的应用研究 ,如18F cyclofoxy用于正常人和癫痫疾患的研究[4 ] ,11C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柱水解法自动化合成2-18F-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方法:采用在柱水解法和TRACERlabFXF-N自动化合成仪,以三氟甘露糖为前体,经亲核氟化、氢氧化钠在柱水解两步反应及SEP-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18F-FDG注射液。结果:18F-FDG总合成时间小于20min,未校正放化产率大于60%,放化纯度大于99%。结论:在柱水解法合成18F-FDG注射液,操作简便,是很实用的18F-FDG生产方法。合成的18F-FDG注射液可用于临床PET显像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法:71例疑似淋巴瘤的患者行18F—FDGPET/CT显像及病理学检查以评析18F—FDGPET/CT显像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其中22例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行第二次PET/CT显像,前后两次PET/CT显像均勾画感兴趣区域(SOI区)2—3个,测定其SUV值,取其平均值(SUVmax〉2.5为阅值)。对比治疗前后同-SOI区SUV值的改变,以评价其疗效。结果:71例疑似淋巴瘤患者中,病理学检查阳性者58例,PET/CT显像阳性者59例,两者一致阳性数为58例,两者一致的阴性数为11例。18例患者治疗后,第二次PET/CT显像示大部分原高代谢的区域恢复正常,残留的区域SUV值较前减小,2例治疗后第二次PET/CT检查,高代谢区域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考虑肿瘤被抑制。2例治疗后,复查PET/CT无改变,予以调整治疗方案。3例在治疗后二年随访PET/CT示肿瘤复发。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淋巴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3%(58/59),91.7%(11/12)。治疗前后SUV值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t=3.73,P=0.001)。故可以认为SUV值结合CT结构形态的观察对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治疗前后SUV值的改变可作为疗效观察,随访以及判断预后的一个可靠、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PET/CT显像结果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初诊患者,并对17例治疗前后的PET/CT显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证实54例为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44例,霍奇金淋巴瘤10例),PET/C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15%0、915%。其中11例(204%)的临床分期得到上调,并改变了5例(9.3%)的治疗方案。^18F—FDO-PET/CT显像与骨髓穿刺结果基本一致。对照研究中I7例中的6例示病灶处于抑制状态,11例示肿瘤残存或新发阳性病灶。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残余病灶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比分析不同剂型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方法:将[^99mTc]-NGF川脂质体包裹后,按照以下条件处理:将包裹含有4.0mCi[^99mTc]-NGF的脂质体.注射至新西兰兔体内,利用SPECT分析其在脑部分布的百分数。对照组以相同放射剂量的[^99mTc]—NGF、[^99mTc]—NGF—普通脂质体。处理。结果:自制注射用脂质体、组包裹的[^99mTc]—NGF经SPECT显像,其在脑部的放射性计数较高,而[^99mTc]—NGF组几乎全部从泌尿系统代谢、[^99mTc]—NGF—普通脂质体。组基本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后沉积于肝脏。结论:此自制NGF—脂质体A具有一定的脑组织靶向性,为携带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治疗前后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22例临床确诊为癫痫患儿在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间期各查一次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脑显像,同时查EEG、PET与EEG检查相隔时间在两周以内。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常规使用一线抗癫痫药一种或两种,统计学配对设计符合秩和检验。[结果] 治疗前后小儿癫痫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有显著差异(P<0.005)。治疗前检查22例,有20例结果为脑葡萄糖低代谢异常,表现为弥漫性低代谢灶11例,单侧低代谢灶9例,正常2例,经过2年以上治疗,复查:无变化3例(其中原正常2例,异常1例),7例由原来异常转为正常(正常率59.9%),较前好转11例(好转率50%),加重2例。脑电图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2例异常脑电图中,经治疗后,正常2例,好转18例,加重2例,治疗后PET与脑电图结果一致性比较显示,完全一致的改善11例,加重2例,正常2例。完全不一致的改善5例,正常2例。[结论]小儿癫痫脑细胞葡萄糖代谢变化与临床发作轻重有相关性。18F-FDG PET脑显像对预测癫痫愈后及评估脑损伤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6—氟—L—多巴的不对称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合成6-氟-L多巴(FDOPA)。方法:以硝基藜芦醛为原料,经亲核取代、还原碘化、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水解及HPLC纯化等步骤制备FDOPA,用手性流动相结合反相C18柱的HPLC法测定其对照纯度。结果:合成FDOPA总反应时间(不包括催化剂的合成时间)少于90min,总产率约为33%,对映纯度大于95%。结论:手性相转移催化烷基化法可以高选择性地合成FDOPA,本研究为6-[^18F]-L-多巴及春它[^18F]芳香氨基酸的放射化学合成及其对映纯度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单一18 F?FDG PET显像对高分化HCC诊断敏感低,因而探讨荷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裸鼠中18 F?乙基胆碱、11 C?胆碱、18 F?FDG的活体生物学分布以及18 F?乙基胆碱(18 F?FECh)、11 C?胆碱、18 F?FDG microPET显像检测荷瘤鼠肿瘤的价值. 方法 荷人肝癌细胞Hep...  相似文献   

17.
邱贵华 《医学争鸣》2007,28(13):1193-1195
目的:探讨全身18氟[18F]-FDG 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患者56例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分别对单独PET图像、单独CT图像及PET/CT融合图像进行判读,所得结果与病理和/或随访结论比较.结果:PET/CT对原发灶检出率优于单独PET及单独CT(检出率分别为58.9%(33/56),44.6%(25/56),及35.7%(20/5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30.4%患者(17/56)经PET/CT检查后发现分期改变(含6例未找到原发灶患者).PET/CT,单独PET及单独CT假阳性率分别为5.4%(3/56)、16.1%(9/56)及7.1%(4/56).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于寻找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原发灶及全身侵犯情况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柱水解法自动化合成2-18F-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 18F-FDG)。方法:采用在柱水解法和TRACERlab FXF-N自动化合成仪,以三氟甘露糖为前体,经亲核氟化、氢氧化钠在柱水解两步反应及SEP-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18F-FDG注射液。结果:18F-FDG总合成时间小于20 min,未校正放化产率大于60%,放化纯度大于99%。结论:在柱水解法合成18F-FDG注射液,操作简便,是很实用的18F-FDG生产方法。合成的18F-FDG注射液可用于临床PET显像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电子显像剂是实施PET显像的先决条件之一.这些正电子显像剂大多使用11C,13N,15O和18F等正电子核素进行标记,由于它们的半衰期较短,因此这些核素必须由回旋加速器适时生产,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标记合成为适宜的正电子显像剂供临床PET显像。在这个过程中,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决定了正电子显像剂的产量。而要提供足额、符合要求的放射性核素,就需要做好回旋加速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王晓慧  杨国仁 《当代医学》2009,15(14):20-22
目的研究PET/CT诊断结外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Discovery LS PET/CT扫描机,对42例淋巴瘤患者进行^18F—FDG代谢显像,对其中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Iympooma,NHL,13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ooma,HL,2例)原发和/或继发结外淋巴瘤的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与G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PET/CT代谢显像发现15例结外淋巴瘤中20个^16F—FDG摄取异常增高病灶,其对结外淋巴瘤病灶的探测的PE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0%、100%、91%;CT显像检出9个真阳性病灶,2个真阴性病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35%、100%、41%。CT与PET/CT检查的一致性为45%。结论PET/CT ^18F-FDG代谢显像对结外淋巴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