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屈凤勤  李海霞  李梅生 《安徽医学》2017,38(11):1476-1478
目的 探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声门型喉癌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常规组35例和改良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拔管率及随访24个月患者生存率等.结果 改良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拔管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可有效促进发音功能、吞咽及呼吸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不降低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喉部分切除术式对老年喉癌患者术后误咽发生及其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老年患者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制术后误咽程度评分表对术后5~10天患者进行误咽程度评估。结果术后误咽程度评分结果(x±s):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为4.32±0.60,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为17.81±0.64,SCPL-CHEP术组为14.00±0.74,SCPL-CHP术组为18.50±0.81。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和SCPL-CHP术组术后误咽程度明显。术后8周评价误咽发生率: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组为0/56,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组为3/32,SCPL-CHEP术组为1/30,SCPL-CHP术组(26例)为7/26,SCPL-CHP术尤为明显。结论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和SCPL-CHEP术是老年喉癌的较安全理想术式。对于高龄(>75岁)喉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谨慎,特别是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和SCPL-CHP这两种术式。  相似文献   

3.
探讨29例T3期声门上型和跨声门型喉癌,行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上型和跨声门型喉癌的疗效.结果:3年生存率为72.4%,5年生存率为48.3%,术后3个月拔管率为96%.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喉重建技巧,水平垂直半喉切除术3~5年生存率不低于全喉切除术,并且保留了吞咽和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部分、近全切除术治疗喉癌T3、4病变的可能性,减少喉全切除率。方法自1995~2002年做喉部分切除15例。喉近全切除16例。行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6例,行声门上水平垂直半喉切除术9例,保留会厌喉近全切除术13例,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喉近全切除3例。并设计喉功能重建术式。结果93.5%(29例)术后发音良好,多数病例误咽不重,拔管率71%(22/31)。3年生存率为64.5%(20/31)。5年生存率为59.3%(16/27)。结论对喉癌T3、4病变选择性行喉部分、近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是可行的,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存了喉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Majer-Piquet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及其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改良Majer-Piquet手术的3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1N0M0 12例,T2N0M0 12例,T3NoM0 6例.手术特点是用甲状软骨膜修复喉,形成新声门并保留外侧1/3甲状软骨板.在切除患侧杓状软骨后用小块自体软骨置于原环杓关节处以减小术后喉腔的空隙.结果 所有患者均很好获得喉的三大功能(经口呼吸,发音良好,吞咽正常),术后拔除气管导管.3年生存率为100%(18/18).结论 改良Majer-Piquet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既能切除病灶,又能重建喉功能,并避免术后误咽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部分、近全切除术治疗喉癌T3.4病变的可能性,减少喉全切除率。方法:自1988年—2002年做喉部分切除15例,喉近全切除16例。行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6例,行声门上水平垂直半喉切除术9例,保留会厌喉近全切除术13例,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喉近全切除术3例,并设计喉功能重建术式。结果:93.5%(29例)术后发音良好,多数病例误咽不重,拔管率71%(22/31)。3年生存率为64.5%(20/31),5年生存率为59.3%(16/27)。结论:对喉癌T3.4病变选择性行喉部分、近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是可行的,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存了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瓣应用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对37例T1、T2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术后采用改良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喉腔缺损,观察其术后3、5年生存率,拔管率及发音质量.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7/37)、78.4%(27/37),术后拔管率为94.6%(35/37),发音质量良好及中等以上者占100%(37/37).结论:改良的胸骨舌骨肌瓣避免了全厚肌瓣的臃肿,大小合适,血供好,为修复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保留喉功能手术治疗喉癌的效果.方法 1995-2008年行喉癌保留喉功能手术61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9 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6例,扩大垂直半喉切除会厌下移重建术6例,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30例(其中环舌骨会厌吻合术CHEP 23例,环舌骨吻合术CHP7例),同期行颈廓清术19例,均为改良性廓清.修补材料有室带下移、局部喉黏膜、甲状软骨膜、会厌下移等,酌情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讲话,进行语言交流,42例无误咽,9例轻度误咽,10例中度误咽.拔管率 100%,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81%、68.78%、27.54%,死亡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喉部分切除保留喉功能术是治疗喉癌的有效术式,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近全切除术(Pearson术)在晚期声门型和声门上型喉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T3、T4喉鳞状细胞癌8例行喉近全切除术,用残存咽喉部粘膜重建发音管。结果术后8例患者无饮水进食呛咳,5例发声满意,3例欠佳,术后发音成功率62.5%;3年生存率为62.5%,5年生存率为50%。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遵循肿瘤外科原则,喉近全切除术(Pearson术)对保留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的吞咽功能和发声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喉部分切除术的远期疗效及喉功能重建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总结1999年5月~2005年12月间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及喉功能重建术20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上皮癌,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1岁,以51~70岁组最多。声门上型喉癌11例,声门型喉癌9例。共4种术式,即声门上喉水平部分切除术6例,水平垂直(3/4)喉部分切除术5例,声带切除术2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7例。20例适应证患者均施行了区域性颈清术(ⅡⅢⅣ区)及喉功能重建术。结果:全部病例均恢复发音功能。15~35d全部克服误咽,拔掉鼻饲管,18例于术后20d~2个月拔除套管,2例未能拔管,总拔管率90%。随访1~5年,2例死亡,18例存活。结论:喉部分切除术是保存喉功能的根治性手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完善的修复技术是提高生存质量及疗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192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就喉次全切除术后喉功能恢复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行喉次全切除术192例,按1997年国际抗癌协会(UICC)分型:声门上癌48例(T3N0M0 24例、T3N1M0 24例),声门癌108例(T2N0M0 60例、T2N1M0 18例、T3N0M0 18例、T3N1M0 12例),跨声门癌36例(T2N0M0 18例、T2N1M0 6例、T3N0M0 6例、T3N1M0 6例).共6种术式,即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术30例,垂直前位喉次全切除术54例,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保留会厌的喉次全切除术18例,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Pearson′s近全喉切除术18例;同期颈廓清术66例,均为单侧.结果 192例均恢复发音功能,12~30 d全部克服误咽拔除鼻饲管.162例术后10 d至3个月拔除套管,12例因喉狭窄不能拔管,18例Pearson′s手术除外,拔管率为93.1%.192例已随防3年,生存率为100%(192/192);132例随访5年,生存率为86.4%(114/132).结论 喉次全切除术是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扩展范围采用适当的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将喉的正常部分准确安全地保留下来,经过整复恢复喉全功能或部分功能,是保存喉功能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喉癌42例部分喉切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部分喉切除的疗效及喉功能情况。方法 :总结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并获得随访资料 42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喉癌 ,其中声门上癌 4例 ,声门癌 38例 ,共 6种术式 ,即声带切除术 3例、垂直部分切除术 34例 ,额侧切除术 2例 ,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 2例 ,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 1例 ,同期颈廓清术 3例。结果 :全部病例恢复发音功能 ,7~ 14天克服误咽 ,拔掉鼻饲管 ,全部病例 9天~ 3个月拔除气管套管 ,3年、5年生存率为 88.0 9% (37/ 42 )、85 .71% (30 / 35 )。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保存喉功能的根治性手术 ,严格掌握适应证 ,正确选择术式 ,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完善的修复技术是提高生存质量及疗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CPL)治疗喉癌防止术后误咽、改善发音质量的方法.方法 分析21例施行保留一侧或双侧环杓单元的喉次全切除后行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CHEP)或环状软骨舌骨固定(CHP)术后患者进食误咽、发音、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6年,21例均有不同程度误咽,经训练均能正常进食,拔管率为100%,发音声嘶、低沉,能进行日常语言交流.结论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杓会厌皱襞重建等抬高新喉口的措施可保留发音功能,改善术后发音质量,减少减轻误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声门型喉癌术后远期疗效及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总结1986-2002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683例(T1 256例,T2 187例,T3 189例,T4 51例).共7种术式,其中喉裂开声带切除术92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43例,喉额侧切除术7例,喉声门水平(喉中段)切除术12例,喉次全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106例,喉癌激光切除术86例,喉全切除术137例.同期行颈廓清术197例(双侧廓清31例,单侧廓清166例).结果 声门型喉癌患者3年、5年、10牟生存率分别为91.8%(627/683)、85.7%(585/683)、72.3%(318/440);喉部分切除术患者7~25 d全部克服误咽拔掉鼻饲管;451例患者在术后9 d~3个月内拔除气管套管,4例经2次手术修整后拔管,拔管率为98.9%.结论 声门型喉癌远期疗效较好,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加强术后随访以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192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就喉次全切除术后喉功能恢复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1997年1月至2004年7月行喉次全切除术192例,按1997年UICC分型:声门上癌48例(T3N0M0 24例、 T3N1M0 24例);声门癌108例(T2M0M0 60例、 T2N1M0 18例、 T3N0M0 18例、 T3N1M0 12例);跨声门癌36例(T2N0M0 18例、 T2N1M0 6例、 T3N0M0 6例、 T3N1M06例)共6种术式,即垂直側前位喉次全切除术30例;垂直前位喉次全切除术54例;声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保留会厌的喉次全切除术18例;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36例;Pearson's近全喉切除术18例;同期颈廓清术66例,均为单侧。结果 192病例均恢复发音功能,12-30天全部克服误咽拔除鼻饲管。162例术后10天-3个月拔除套管,12例因喉狭窄不能拔管,18例Pearson's手术除外,拔管率为93.1%,已随防3年192例,生存率为100%(192/192)随访5年132例,生存率为86 .4%(114/132)。结论 喉次全切除术是根据肿瘤的厡发部位,扩展范围采用适当的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将喉的正常部分准确安全地保留下来,经过整复恢复喉全功能或部分功能,因而是保存喉功能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修复方式对术后喉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声门型喉癌垂直、额位及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利用甲状软骨膜、颈阔肌皮瓣、带状肌瓣3种残喉修复方式.结果 术后3年生存率89.29%,拔管率89.29%,全部获得中等以上发音功能,短时误吸率25%,4例复发再行手术切除.结论 手术切除范围取决于肿瘤侵犯范围,且是决定术后喉功能恢复好坏的主要因素.手术修复方式各有优缺点,对喉功能恢复的影响略有差距.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喉功能保全手术及全喉切除喉发音重建手术在老年喉癌病人治疗中的应用。②方法对52 例65 岁以上的喉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声带切除术6 例,垂直喉部分切除术27 例,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2 例,喉次全切除术8 例,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9 例。③结果 行喉部分切除术的43 例均恢复发声功能和吞咽保护功能,拔管37 例;行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的9例中恢复发声功能者7 例;5年生存率为65.52%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④结论 在适当掌握适应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条件下,老年喉癌病人的喉功能保全及重建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声门癌术后会厌下移一期喉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T2 、4例T3 声门型喉癌 ,根据肿瘤累及范围行扩大垂直半喉或次全喉切除术后 ,将会厌根部下拉与环甲膜或环状软骨缝合 ,会厌两侧与保留的甲状软骨前缘缝合 ,一期喉成形术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喉功能恢复满意 ,拔管率为 10 0 % ,吞咽功能在 3~ 2 1d恢复 ,发音功能良好。 3年生存率 85 % (2 2 /2 6 ) ;5年生存率 78% (14 /18)。结论 会厌喉成形术治疗声门癌喉功能恢复满意 ,远期生存率也较满意 ,是一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患侧双蒂带状肌甲状软骨膜瓣或会厌下拉修复术后喉腔缺损23例.结果:3年生存率为91.3%(21/23),拔管率为86.9%(20/23),拔管后即可发音,发声良好者占73.9%,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0~14 d恢复经口进食.结论:垂直部分喉切除术适合于T2或T3声门型或跨声门型喉癌,可根治病变,较好地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修复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声门型喉癌行垂直或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各种修复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3年,死亡2例,总拔管率90.9%.全部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误吸2例,全部恢复经口进食.结论:声门型喉癌术后修复方法主要根据患者病变切除范围决定,可选用胸骨舌骨肌膜瓣、带状肌瓣、舌骨肌瓣等进行修复,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