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估大转子延长截骨在股骨假体固定稳定型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对27例患者(27髋)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对股骨柄和(或)骨水泥壳固定稳定的全髋关节翻修.临床随访评估包括Harris评分和WOMAC评分,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2.7分,WOMAC评分平均55.6分;影像学评估包括术后拍摄X线片,对比观察截骨块愈合时间、是否存在截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截骨块是否发生移位以及假体是否下沉等.结果 共19例患者(19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3年.无一例发生术中或术后骨折.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7.3分,WOMAC评分平均46.3分.所有患者大转子截骨块均于术后6个月内愈合.无股骨大转子截骨块向近端移位,3例发生股骨柄下沉,平均下沉3.4 mm,无钢丝断裂.结论 对于假体固定稳定型股骨柄翻修,采用股骨大转子延长截骨有利于手术操作和翻修假体的植入和固定,有利于截骨块的愈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展型转子截骨技术在较困难的骨水泥型股骨柄翻修手术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5月采用扩展型转子截骨翻修股骨侧假体12例,应用扩展型转子截骨技术取出所有骨水泥和假体柄,重新植入翻修用假体柄,以多道金属线缆环扎固定。其中1例选择的是骨水泥股骨假体,11例是非骨水泥股骨假体。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24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截骨处均愈合,无大转子移位。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4±7.5)分上升至术后平均(89.3±8.1)分(为术后1年的评分),假体无松动、下沉、假体周围未见骨吸收、骨溶解。结论扩展型转子截骨对骨水泥取出困难的股骨侧翻修术具有骨水泥取除彻底,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extended troehanteric osteotomy,ETO)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后股骨柄的位置变化,评价ETO在股骨假体稳定件髋关节翻修术中的作用.方法 1998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ETO对股骨柄或骨水泥壳固定稳定性全髋关节33例33髋进行翻修.翻修术后采用Harris评分和MOMAC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摄动态X线片观察截骨块愈合、假体位置改变及股骨柄与股骨髓腔匹配等情况.结果 25例随访12~103个月,平均63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88.7分;WOMAC评分由术前平均56.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42.8分.大转子截骨块均在术后4~10个月骨性愈合.3例发生股骨柄下沉.平均3.4mm.股骨柄假体出现外翻、内翻各1例.无术中或术后骨折、钢丝断裂、感染、假体周围骨溶解以及异位骨化发生.术后关节脱位1例.结论 对假体固定稳定性股骨柄进行翻修,采用ETO有利于假体的安全取出,术后截骨块愈合率高,延长截骨不影响假体稳定性.股骨柄下沉、位置改变、截骨块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加自体骨屑植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8~82(78.89±3.32)岁;初次置换术后至翻修时间9~22(16.33±2.93)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截骨块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38(25.78±6.65)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长度16~21(18.89±1.32) cm。手术时间105~128(115.44±6.59) min;出血量240~285(267.44±13.77) ml。截骨块愈合时间12~18(15.61±1.75)周;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4~22(17.78±2.53)周。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47.11±5.04)分,完全负重活动时髋关节Harris评分(76.39±3.85)分,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22±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患肢短缩、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松动及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时,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钢丝固定结合自体骨屑植骨,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需要术者对翻修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各个时期做好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MP)在股骨翻修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采用MP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翻修患者的影像及临床效果,平均随访2年以上,影像上术前、术后及每次随访时均常规摄髋关节正侧位,临床效果使用Harris评分评测,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2±25.2)分上升到术后的(85.3±13.2)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上升到(89.2±11.5)分,患者满意度90.5%。20例患者中术后X线片评价上:可观察到骨缺损区的修复,而没有近端骨质吸收和透亮线的增加,锥度连接处没有发生不良并发症,这20例患者术后即获得初次稳定性,另1例因感染未彻底清除而发生了假体下沉进行了再次翻修手术。结论MP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翻修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远端生物固定的理念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少于Paprosky ⅢB的骨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6.
赵智越  齐欣  杨晨  李叔强 《中国骨伤》2015,28(3):286-290
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怎样取出固定牢固的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股骨假体,以及完整取出股骨远端的残留骨水泥直接影响到股骨端的翻修效果。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具有较高的截骨处骨愈合率,极佳的术中暴露效果,以及外展肌张力调整等优点,已被国外学者广泛运用到全髋关节翻修及复杂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本文对该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其优势作一综述,以期待更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锥形沟槽设计的股骨组配柄假体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5年8月采用锥形沟槽式股骨组配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翻修术19例,男6例,女13例;年龄47~86岁,平均67岁.单髋17例,双髋2例.术前诊断均为股骨柄和臼杯假体无菌性松动合并股骨侧骨缺损,按Paprosky标准诊断为Ⅱ型缺损4髋,Ⅲa型缺损14髋,Ⅲb型缺损3髋.股骨侧翻修均采用锥形沟槽式股骨组配柄假体(Lima-Lto,意大利),髋臼侧均采用SPH臼杯假体(LimaLto,意大利)行生物学固定.关节头臼界面采用陶瓷-陶瓷组合17髋,金属-聚乙烯组合4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5~10年,平均7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46.2±15.2)分改善至翻修术后半年平均(90.3±5.3)分,末次随访平均(92.2±3.5)分.X线片显示翻修柄获广泛骨长入骨性固定者20髋(95%,20/21),纤维性稳定者1髋(5%,1/21).假体下沉0~10 mm,平均2.4 mm.随访期间无一例因假体松动或其他原因需行再次翻修.结论 采用锥形沟槽式股骨组配柄假体行伴有PaproskyⅡ型、Ⅲa和Ⅲb型骨缺损的股骨侧假体翻修术,可获得理想的初始稳定和永久生物学固定,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idterm results of the revision 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a fluted and tapered modular stem. Methods Nineteen patients (21 hips) underwent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rom May 2000 to August 2005 were reviewed. There were 13 females and 6 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7 years. Pre-revision diagnosis included aseptic loosening of the cups and stems associated with femoral defects (Paprosky classification) type Ⅱ 4 hips (19%), type Ⅲa 14 hips (67%), and type Ⅲb 3 hips (14%). The adopted acetabular component was SPH (Lima-Lto, Italy), and femoral component was a fluted and tapered modular stem (Lima-Lto, Italy).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s were performed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was 7 years (range, 5-10). The Harris hip score improved from 46.2±15.2 preoperatively to 90.3±5.3 postoperatively, and maintain 92.2±3.5 at the latest follow-up. The X-ray films showed bone ingrowths fixation in 20 hips (95%) and fibrous stable fixation in 1 hip (5%). The average stem subsidence was 2.4 mm (range, 0-10 mm). There were no re-revisions of the femoral stem for any reason. Conclusion The midterm results of revision 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a fluted and tapered modular stem in Paprosky type Ⅱ, Ⅲ a, Ⅲ b femoral defect associated aseptic loosening of the femoral stem was encouraging.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160生物型翻修柄在股骨侧翻修中的短期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春立160型柄股骨侧翻修的患者,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与同时期行强生Solution柄翻修患者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评分)和牛津大学髋关节评分(OHS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共有35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并完成随访,其中160型柄组(观察组)患者18名,Solution柄组(对照组)患者17名。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由(34±8)分提高至(72±7)分(t=-13.91,P<0.001),对照组则由(30±6)分提高至(68±11)分(t=-10.98,P<0.001)。观察组患者OHS评分由(30±8)分降至(16±9)分(t=9.40,P<0.001)。对照组患者OHS评分由(34±2)分降至(16±2)分(t=16.05,P<0.001)。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及O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0.19,均为P>0.05)。影像学显示假体固定牢靠,两组患者在假体下沉距离和假体松动评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7、-0.474,均为P>0.05)。 结论160生物型翻修柄在髋关节翻修患者的短期随访中表现良好,短期疗效与Solution柄相当,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广泛微孔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在股骨翻修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告采用广泛微孔涂层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翻修的近期效果。方法1998年至2003年,对20例骨水泥固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无菌性松动的股骨假体采用广泛微孔涂层假体进行翻修。翻修前使用国产假体18例,进口假体2例;全髋关节置换1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所有假体均为骨水泥固定,早期骨水泥技术固定18例,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固定2例。原始疾病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股骨颈骨折6例。从初次关节置换到翻修手术的时间最短5年,最长17年,平均11.5年。其中4例患者为再次翻修。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3髋,Ⅱ型6髋,ⅢA型11髋。翻修假体,AML(DePuy)5髋,Solution(DePuy)7髋,Full-coated(Zimmer)6髋,Perfecta延长柄(WrightMed)2髋。翻修时患者平均年龄64岁(41~77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18~60个月)。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4分改善为术后平均85分。根据Engh骨长入分级标准评定,术后X线表现骨性固定17例,稳定性纤维固定3例。无一例因松动需要再翻修的病例,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均明显增加。结论广泛微孔涂层假体在股骨干骺端和股骨髓腔同时存在缺损时,可以在相对正常的股骨远端髓腔获得轴向及抗旋转初始稳定,为骨长入和生物学固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大块异体骨和混合颗粒骨移植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严重骨缺损翻修重建的疗效。方法 1999年7月至2006年6月,采用大块异体骨和混合颗粒骨移植翻修股骨严重骨缺损为主的重建人工全髋关节稳定11例11髋。男7例,女4例,翻修时平均年龄58岁(48~81岁)。11例中10例为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假体,1例为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累及股骨严重骨吸收MalloryⅢC型11例,臼骨吸收5例中PaproskyⅠ或ⅡC型。辐照冻存的大块异体骨覆盖严重股骨缺损节段和混合颗粒骨填充股骨腔内缺损11例。混合颗粒异体骨打压植骨翻修骨水泥杯2例,非骨水泥杯3例。11例患者进行有规则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行Harris评价,对假体和异体骨的移位、松动和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平均随访8年11个月(6~11年)。术后Harris评价:其中有9例患者由术前41~49分提高到81~89分,有2例提高到90~95分。术后疼痛(VAS)评分:平均提高至13.1分(11~20分),比翻修前41.7分(39~44分)明显改善。并发症:术后3个月发现股骨柄旋转移位,有1例出现前倾角缩小3°,到最后随访时再无移位;1例出现术后切口溢液,21d后自愈。所有11例患者的大块异体骨和混合颗粒骨在X线中均显示整合血管化良好,骨小梁通过宿主骨。结论 大块异体骨和混合颗粒骨移植是翻修严重股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并能充分整合成周围的宿主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转子滑移截骨技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髋时的作用,以及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强直髋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49.9岁(37~62岁)。临床效果评估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估包括大转子截骨愈合情况、假体松动情况和异位骨化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15~22个月,平均17.3个月。Harris评分术前43.96±8.46,术后88.00±6.11,术后评分明显改善(t=-18.34,P=0.00)。所有大转子截骨均骨性愈合,未见假体松动、异位骨化、假体脱位发生。术后感染1例,大转子区域疼痛1例。结论:大转子滑移截骨技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髋时是一种有效的增加手术暴露的方式,未发现严重的截骨相关性并发症,截骨愈合率可靠。  相似文献   

12.
The number of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 increasesannually. Because of the loss of proximal femoralbone stock, femoral component revision is still achallenging problem for orthopedic surgeons. In mostcases, the femoral stem should be supported byremaining host bone for avoiding the need for structuralallografts. Previous results of cemented or proximalcoated implant for arthroplasty revision are notencouraging because the remaining bone is frequentlysclerotic and smooth.1-6The extensively porou…  相似文献   

13.
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伞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采用U2钛合金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65例(70髋),男20例,女45例;年龄40~82岁,平均63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8例,类风湿髋关节炎2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X线片进行复查.结果 4例死于癌症,余61例(66髋)获7~8年随访,平均7.5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5~100分,平均96分.3髋(4.5%)出现轻度大腿痛,无一髋需行翻修术治疗.术后1年内假体下沉小于1.5 mm者7髋,此后未再出现假体下沉.术后3~6个月在Gruen 2区和6区近段羟基磷灰石涂层部位出现典型的骨锚固征及松质骨和皮质骨密度增高影像.此后所有患者包括年龄大于70岁和Dorr C型髓腔者均无柄端周围的骨质增生或"底座征",也尤股骨近段或远段髓内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按Engh标准评定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结论 羟基磷灰石涂层能增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促进早期骨长入和生物学固定,阻止聚乙烯磨屑的髓内迁移和远段髓内骨溶解,用于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假体选择.方法 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32例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患者,男19例,女13例,平均56岁(32~80岁).髋臼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Ⅰ型13例,ⅡA型9例,ⅡC型5例,ⅢA型1例,ⅢB型4例;对Ⅰ~ⅡA型髋臼骨缺损(22例),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对ⅡC~ⅢB型髋臼骨缺损(10例),给予植骨、加强环和髋臼网等方法进行充分重建,应用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Ⅰ型11例,Ⅱ A型4例,ⅡB型1例,ⅡC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3例,ⅢC型2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8例(ⅡC型5例,ⅢB型3例),近端固定生物型假体5例(Ⅰ型),广泛涂层型假体11例(Ⅰ型6例,ⅡA型4例,ⅡB型1例),远端同定型假体8例(ⅢA型6例,ⅢC型2例).结果 术后随访1~10年,平均5年2个月.术后2例患者反复发生感染,因患者拒绝再次取出假体,仅行清创和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仍存在窦道;Harris评分分别为65和78分.其余30例患者效果满意,Harris评分由二期手术前的平均48分(31~78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5分(80~95分).末次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当时的X线片对比,30例患者的假体均无下沉、移位和松动.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手术的成功率高,手术重点是确认感染已获得良好控制后,针对骨缺损类型选择相应的假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臼杯的前倾位置与球头大小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后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假骨上模拟THA术后,不同髋臼杯前倾位置和不同球头大小在屈髋90°、内收0°和内收30°时髋关节内旋到引起脱位的角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发生后脱位时的角度差异。结果在髋臼杯外展45°、前倾0°、5°、10°、15°时,28mm和36mm球头在屈髋90°内收0°和30°睛况下内旋至脱位的角度有明显差别(均为P〈0.05),36mm球头可有更大的内旋角度,稳定性优于28mm球头。但当髋臼杯前倾20°时28mm与36mm球头内旋至脱位的角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收30°时比内收0°时髋关节内旋至脱位的角度减小。关节稳定性随髋臼杯前倾减小而下降。髋臼杯前倾0°和髋关节内收30°时,28mm球头在外旋位时就可发生脱位。结论髋臼杯前倾角度增加可增加THA术后关节的稳定性,大球头的稳定性优于小球头,前倾达到某一角度时,大球头和小球头间的后方稳定性无差别。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初步评估计算机辅助下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手术方法及假体植入的精确性.方法 对40例患者分成导航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和标准常规技术完成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HHS),以及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的偏移度及股骨假体柄干角和前倾角的偏移度.结果 手术时间导航组较对照组长38.7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导航组较对照组多109.4 ml(P<0.05).随访平均14.5个月,HH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髋臼杯外展角偏移度(7.3°±4.3°)大于导航组(1.9°±1.3°)(P<0.05),对照组髋臼杯前倾角偏移度(3.9°±2.3°)大于导航组(2.4°±1.5°)(P<0.05).导航组股骨假体柄干角偏移度(1.5°±1.0°)小于对照组(11.3°±1.3°)(P<0.05),导航组股骨假体前倾角偏移度(1.8°±2.3°)小于对照组(6.5°±5.3°)(P<0.05).结论 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可以提高假体植入的精确性,避免股骨颈皮质骨切迹,降低股骨颈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关节外科领域,对于高脱位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而言,股骨截骨是对高脱位DDH患者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辅助技术,包括大转子截骨和转子下截骨方式,后者又可以分为横形、斜形、V形及阶梯形截骨。然而关于股骨截骨方式的选择大多依靠术者的临床经验,并未形成共识,与其相关的术后并发症脱位、截骨不愈合等也时有发生。本文就其截骨方式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对临床治疗提供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