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琼西戈枕断裂带的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
胶东焦家金矿床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金矿床构造岩中广泛发育变形石英颗粒,这些变形石英颗粒的三维有限应变分析表明,金矿定位于断裂带的扩容空间中,会林参数普遍表现为拉伸型,体积应变为增中型,金矿体就位于强应变与相对弱应变的转换部位,构造央垢有限应变椭球体拉伸轴主要中于NE-SW向,含矿热液运移方向与焦家断裂带平行,成矿过程中体系是开放的,有大量体系外物质迁入。  相似文献   

3.
望儿山金矿带中广泛发育变形石英颗粒。经三维有限应变分析表明,望儿山断裂曾经历过强烈的挤压作用,金矿体定位于断裂带的扩容空间,矿体附近付林参数普遍表现为拉伸型。构造岩有限应变椭球体拉伸轴,主要集中于NE-SW向,含矿热液在区域应力及岩浆热动力作用下,沿望儿山断裂带运移。成矿过程中,体系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琼西戈枕断裂带多因复成金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南岛西部的戈枕断裂带处于东南地洼区儋县地穹的西南缘。由于该区地壳经历了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等四个发展阶段,致使该区经受区域变质、混合岩化、岩浆侵入和动力变质等多种地质作用,为戈枕断裂带多阶段成矿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并使受戈枕断裂控制的金矿床在矿体形态、产状、矿化特点、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成矿阶段、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许多方面,具有多因复成金矿成矿特点。构造控金模拟实验结果为戈枕断裂带构造变形及构造作用使金活化迁移、富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胶东望儿山金矿带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望儿山金矿带中广泛发育变形石英颗粒。经三维有限应变分析表明,望儿山断裂曾经历过强烈的挤压作用,金矿体定位于断裂带的扩容空间,矿体附近付林参数普遍表现为拉伸型。构造岩有限应变椭球体拉伸轴,主要集中于NE—SW向,含矿热液在区域应力及岩浆热动力作用下,沿望儿山断裂带运移。成矿过程中,体系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南戈枕断裂带及其控制的4种金矿化的地质特征,重点探讨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在历经早期的混合岩化及固态流变构造群落之后,该断裂带具明显的伸展拆离→逆冲推覆→走滑平移演化特征。断裂变形由韧性向脆性演化、断裂活动带由南东向北西迁移的趋势,相应产出各类金矿化。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楼村地区寒武系鲕粒变形有限应变测量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磊  周立发  周正  万延周 《西北地质》2008,41(2):115-120
秦岭造山带中洛南-栾川断裂是划分华北板块南缘和北秦岭的重要界线.断裂带北侧楼村地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张夏组鲕粒灰岩,鲕粒变形普遍发育.通过对变形鲕粒进行显微组构研究,在了解该地区岩石宏观变形机制及构造演化期次基础上,分别计算楼村3处测点样品的三轴比率及Flinn参数K,绘制该区岩石应变测量的Flinn图解.结果认为,鲕粒变形以单轴压扁为主(0<K<1),是南北向挤压应力所致,鲕粒发生单轴压扁变形是洛南小秦岭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的微观响应.岩石变形主要受秦岭主造山期(印支期)小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系自北向南的推覆挤压作用影响.另外,通过野外观察与邻近地区进行对比,表明洛南小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系自北向南变形增强.  相似文献   

8.
辽西凌源—北票断裂带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武  武广  王宏博 《地质与资源》2004,13(2):75-79,102
凌源-北票断裂是内蒙地轴与燕山台褶带之分界断裂,对辽西大地构造格架和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和超微构造研究方法,恢复断裂带应变历史、计算断裂带古应力差值,研究表明:凌源-北票断裂带为拉长型应变与平面应变的过渡类型;该断裂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应变状态,NW-SE向最大主应变轴反映了燕山运动第二幕及其以前的应变状态,NE-SW向最大主应变轴反映出辽西中生代断陷盆地形成时的应变状态.通过位错密度计算出凌源-北票断裂带的古差异应力值为32.7MPa.凌源-北票断裂经历了辽河、燕辽、印支及燕山运动的叠加与改造,具有复杂的变形历史,燕山运动第二幕是本区的定格构造,奠定了凌源-北票断裂带的最终样式.  相似文献   

9.
米仓山南缘基底断裂带上两段有限应变和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应变测量方法对上两断裂带变形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在断裂带变形特征、变形条件、变形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提供了大量的定量参数,大大深化了人对该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超营断裂带是豫西华北地台南缘一条重要的控矿构造带 ,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 ,至少发生过 5个旋回、7个世代的构造事件。其中海西—印支期的伸展滑脱构造体制和燕山期的逆冲推覆构造体制 ,对该构造带的发展演化和金、多金属成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朱霭林  王常微 《贵州地质》1995,12(4):298-306
雷公山地区的过渡性剪切带发育于低绿片岩相的绢云母板岩、粉砂质板岩和凝灰质板岩为主的岩石中,原岩粒度细小,虽经较强的剪切、挤压作用,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现象,但在微观上并无明显的研磨和重结晶现象,只是微细颗粒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定向流动构造,其中一些较大斑晶出现韧性变形,这种保存原岩特征,无明显粒度减小,出现在较窄地带内,具密集劈理和流动构造的岩石,笔者定名为糜棱岩化岩石。并对其岩石进行有限应变测量。  相似文献   

13.
依据糜棱面理产状、剪切褶皱(鞘褶皱)形态、拉伸线理空间位志、构造岩及剪切变质作用等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陇县深变质岩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韧性剪切带,即韧性推覆剪切带和韧性平移剪切带。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认为韧性推覆剪切带形成于加里东晚期,与这一时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而韧性平移剪切带则是印支期造山带内右行走滑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云开地块及其周边断裂构造演化的有限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黑河西北洪业家推覆剪切构造带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黑河西北洪业家推覆剪切构造带呈EW向展布于落马湖中间隆起带南侧与罕达气古生代褶皱带北结合部位,据变形强弱划分了北、中、南三个强变形带.宏微观构造观察表明,其剪切运动方向为自北向南的推覆剪切.强应变带内三件不同时代岩石的K-Ar同位素年龄为155~158Ma,表明推覆剪切时代为中侏罗世末.该构造带的发现支持了古亚洲构造域对东北微陆块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中侏罗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在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和三维有限应变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三维有限应变这一复杂现象。认为各推覆片体付林参数分维值无明显差异;应变强度分维值则后缘小,前缘大。应变强度分维值差异主要与应变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阳山金矿产于勉阳-略阳板块缝合带中,经历了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的复杂构造改造。通过构造研究把阳山金矿内的构造分出四期。第一期构造变形表现为由北向南逆冲,为韧性变形,构造置换明显、完全,形成透入性面理,剪切褶皱、无根褶皱、S-C组构、压力影、旋转碎斑、多米诺骨牌、石香肠等构造发育,构造岩为糜棱岩、超糜棱岩、构造片岩,并伴随有大规模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形成于三叠纪末-早侏罗世。第二期构造变形为由南向北的伸展构造,主要表现对第一期面理的改造和再利用,多为韧性变形,可见剪切褶皱、旋转碎斑等构造,构造岩为糜棱岩,顺层张性石英脉的发育,并伴随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于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早期。第三期构造为脆韧性变形,为由南向的北逆冲推覆构造,主要表现为对先期构造的改造,使阳山金矿区南部面理产状发生倒转,形成膝折构造,构造岩为糜棱岩、初糜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第四期构造为表层次脆性的由南向北的伸展构造,形成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等脆性构造岩,同时有石英脉和方解石脉顺断层侵入,本期构造形成于古近纪。  相似文献   

18.
甘孜-理塘断裂带上巨大的推覆构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甘孜-理塘断裂带上,四川德格县错阿乡地区的一系列逆冲推覆岩席及其从属的飞来峰群可归并为三大逆冲推覆体系。本文描述了推覆断裂及推覆岩席的典型特征,以及滑动断层面呈犁式的典型铲状断裂之特征。同时根据小构造判断了岩席的运动方向,确定了推覆断裂的扩展形式为后展式,为陆内推覆堆垛造山提供了典型例证;讨论了形成机制、推覆作用时间、推覆位移距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的几何特征及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苏俊 《矿物岩石》2000,20(4):67-74
对四川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已有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但缺乏详细而确切的几何学划分以及定量阐述,本文依据对伸展断层、铲状断层的确定以及块体构造样式的研究,详细厘定该区推构造的几何学,同时,采用三维应用分析,平衡剖面等手段,阐述了推构造运动方向,迁移距离,成生顺序,成因机制及形成时代等诸问题,还指出了龙门山冒地槽的建造环境对推格局所起的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沂沭断裂带内晚元古代至古生代益层变形的详细研究,发现这套盖层遭受了明显的顺层左旋走滑剪切变形。这期盖层变形是与沂沭断裂带基底中北北东走向左行韧性剪切带同期形成的。它们是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运动在不同层次上所造成的不同产物。这套益层的变形及其特征证明了郯庐断裂带大平移发生在中生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