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没药炮制后对动物止痛及血小板粘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重阳  刘勇 《中成药》1999,21(12):630-632
目的:研究没药炮制后的药理作用的变化。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进行止痛实验:用体外血小板粘附率测定法测定血小板粘附怀,探讨没药炮制后是否有增强止痛和降低血小板粘附性的作用。结果:生没药和制没药都具有止痛作用,醋制后其作用更强,但生学药不能降低血小板粘附性,醋制后才具有降低血小板粘附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莪术不同炮制品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普霞  周春祥  陆兔林 《中成药》2004,26(11):905-906
目的:通过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性及凝血试验,观察莪术不同炮制品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法、血液流变性测定法及小鼠抗凝法进行试验.结果:莪术不同炮制品均具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及调节血液流变性作用.其中以醋炙品作用较为明显.结论:传统醋炙莪术经药理试验验证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3.
莪术炮制品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毛春芹  谢辉  陆兔林 《中药材》2000,23(4):212-213
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法、小鼠凝血时间测定法对莪术不同炮制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莪术不同炮制品均具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醋制后化瘀作用明显增强,其中以醋炙莪术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蓬莪术的生品及醋制品均为中医临床的常用药物,抑制小鼠尾血栓形成是反映中药活血化瘀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炮制理论认为醋性味酸苦微温,作为辅料渗入莪术进行炮制后,可改变药物的活血化瘀作用。为此,该实验使用了中药谱效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超快速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法建立蓬莪术生品与醋制品抑制小鼠尾血栓形成作用的谱效关系,以探讨莪术醋制后活血化瘀作用发生改变的原因。实验以蓬莪术生品与醋制品醇提物的UFLC-Q-TOF-MS图谱的峰面积及其抑制小鼠尾血栓形成药效为基础,采用OPLS-DA法对UFLC-Q-TOF-MS图谱和抑制小鼠尾血栓形成的药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经Simca-P软件分析表明指纹图谱中的16,24(去氢木香内酯),3,11,22(α-脱氢姜黄烯),19[(R)-(-)-α-姜黄烯],23,10号峰对区分蓬莪术生品及醋制品贡献较大。该研究从抑制小鼠尾血栓形成的药效角度,用谱效关系的技术手段找到了导致蓬莪术生品与醋制品药效变化的指标性成分,为阐明中药在炮制前后产生活血化瘀作用变化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药物炮制后对黄芩汤止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智聪  管红珍  郭宝丽  张红玲 《中成药》2000,22(11):772-773
目的:探讨蜜炙甘草和醋制白芍在复方中是否也同单味药炮制药理研究一样具有止痛作用。方法:用热板法、扭体法和电刺激法对小鼠进行止痛研究。结果:白芍和甘草不经过炮制在黄芩汤中的止痛作用不明显,两药经过炮制后,黄芩汤才具有止痛作用,甘草蜜炙比白芍醋制后的止痛作用更好。结论:蜜炙甘草和醋制白芍在复方中也同单味药炮制药理研究一样具有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片姜黄、莪术、醋莪术均来自于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经不同加工炮制过程形成系列饮片,其中片姜黄为温郁金根茎生品,莪术为蒸煮品,醋莪术为醋制品,3味均为温性、辛味药材,具行气、破血之功效,主治癥瘕。本文通过对片姜黄、莪术、醋莪术主治癥瘕的方剂及成方制剂调研,再结合现有文献发现,随着加工炮制过程的进行,三者活血化瘀功效呈现依次增强的趋势。由此可知,同一基源的饮片经过不同加工炮制过程后,其归经、功能主治、临床功效均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意味着加工炮制可增强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药醋制法现代研究进展甘肃中医学院龙全江,徐雪琴醋制法是一类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醋性味酸苦微温,入肝经血分,具体收敛用、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传统炮制理论认为一些中药经醋制后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还可以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或者是矫臭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含量及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 方法:用HPLC测定广西莪术生品、醋煮品、醋炙品姜黄素的含量;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染料渗出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广西莪术各炮制品姜黄素的含量为:生品>醋炙品>醋煮品;醋制炮制后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西莪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交实验法改进广西莪术醋制炮制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醋制广西莪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 选择醋制的米醋用量、醋制温度、醋制加热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并提取出莪术各醋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和总姜黄素,分别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以对莪术饮片的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较佳的工艺条件是A3B2C1,即用20 ml米醋闷润2 h后,控制温度60℃烘制30 min.结论 米醋用量、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均使莪术饮片质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三棱炮制品提取物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兔林  纪青华 《中成药》1999,21(10):511-513
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法,小鼠本内血栓形成对三棱总黄酮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棱总黄酮具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以此筛选出三棱中总黄酮破血化瘀的活性部位;同时比较炮制对其影响。结果显示,醋制后化瘀作用明显增强,其中以醋灸三棱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年龄分布及用药规律差异,以扩宽该病保守性治疗的思路。方法 收集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535例,处方数564个,中药信息11002条,影像学资料780条,采用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在40-49岁的患者最多,约占总患者人数的45.42%;弥漫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发病年龄在20-2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30-3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芍、蒲黄、盐小茴香、益母草;40-49岁的核心处方为:醋香附、醋延胡索、当归、川芎、蒲黄、白芍、益母草、党参;50-55岁的核心处方为益母草、海螵蛸、党参、蒲黄、茜草、三七粉。结论 40-49岁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好发年龄段,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态势。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年龄症状表现的不同,佐以理气止痛、益气养血之法。寒凝血瘀者散寒祛瘀,热毒瘀结者清热解毒化瘀,以血瘀出血证为主者则应化瘀止血。  相似文献   

12.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兔林  杨光明  宋坤  李林  蔡宝昌 《中成药》2003,25(10):810-811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复杂网络挖掘技术分析史大卓教授辨治介入后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平台收集史大卓教授诊疗介入后冠心病的证候、中药信息,采用复杂网络挖掘技术分析史大卓教授治疗介入后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以中药、证候、功效作为网络节点,构建中药-中药、证候-中药、功效-功效关系的复杂网络结构图。结果:以中药-中药为节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显示,主要中药节点为丹参、生黄芪、川芎、莪术、赤芍、黄连、三七粉、金银花;以证候-中药为节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显示,血瘀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赤芍、丹参、莪术、川芎、红花、三七粉,气虚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生黄芪、党参、西洋参,痰浊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瓜蒌、薤白、半夏、陈皮、茯苓,热毒对应的主要中药节点是黄连、金银花、黄芩;以功效-功效为节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显示,中药功效主要节点是益气、活血、化痰、解毒、安神。结论:史大卓教授善于应用益气活血解毒类中药治疗介入后冠心病,核心组方是丹参、生黄芪、川芎、莪术、赤芍、黄连、三七粉、金银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姜黄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丹参组、川芎组及姜黄组。其中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各组动物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第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清抗氧化能力、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结果川芎与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主动脉弓部斑块校正面积与最大斑块厚度。川芎、丹参、姜黄均可降低AS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低切全血黏度,川芎可降低AS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川芎、丹参可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丹参还可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较好的抑制AS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垂杰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非单一因素短时间作用,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脾胃之气虚为本,气滞、血瘀、热毒等为标。提出以调气活血为主,因人制宜为治疗大法,不忘顾护胃气与日常调摄护理。胃肠和病理活检乃望诊延伸,可确保辨证全面、准确,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准确度。以脾虚血瘀、虚实夹杂为多见,王师以自拟胃炎康方为基础,黄芪、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柴胡、郁金、苦参、黄连以理气清热;丹参、三棱、莪术以活血化瘀;同时根据胃黏膜形态酌情加减。结合内镜辨证论治,既是传统中医的继承,更是祖国医学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姜黄、莪术、片姜黄和郁金均属于姜黄属中药,是临床常用活血化瘀代表药,多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闭经痛经,胸痹心痛,风湿痹痛等.现代研究表明,姜黄属中药中的标识性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及β-榄香烯等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抗肿瘤、抗纤维化等活血化瘀作...  相似文献   

17.
三七作为我国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补益气血之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药。三七经过炮制加工后,功效明显不同,生品主散瘀止血,熟品主补血益气。近年来对三七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研究方向为生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对熟三七的研究虽逐年增加,但炮制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变化尚不明确。该文对三七现代炮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比了三七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药理作用差异,提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三七物质转化规律与补血作用的相关性,以期阐释其炮制机制,提升三七饮片的质量评价体系,为该饮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