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弥漫型及结节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多样、多灶损害为特征。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鉴别困难。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下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5~2005年收治的19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X线、胃镜及内镜活检确诊率分别为6.3%、10.5%、21%。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9.5%。术后均辅以CHOP方案化疗。5年生存率为52%。ⅠE期、ⅡE期、ⅢE 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2.9%、2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为胃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率和预后均优于胃癌,临床分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0~2004年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经X线及胃镜检查及活检仅确诊3例,余12例误诊。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胃切除术10例,全胃切除术2例,姑息性切除术3例。术后均辅以CHOP方案化疗。随访率80%,全组5年生存率50%。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为胃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化,内镜下多部位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手术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获较满意疗效。结论上腹部X线断层扫描结合病理组织活检有助于胃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根据DLBCL不同临床分期制定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43.6岁,男女之比为1.6:1。肿瘤发生于胃窦部8例,胃体部4例,全胃1例。术前钡餐及内镜检查诊断胃癌6例,胃溃疡7例,误诊率达100%。10例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行化疗;3例因病变范围大无法切除,探查后仅取活检。随访满5年者6例:Ⅳ期1例生存8个月;Ⅲ期2例,平均生存30个月;Ⅱ期3例,平均生存68个月,其中1例超过5年。手术探查3例,因放弃治疗,均在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部位以胃窦及幽门前区多见,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总结总多科1998年-1999年收治的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其中IE期4例,ⅡE期3例,ⅢE期1例。本组病例术前确诊仅3例。误诊原因与本病发病率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征象与胃癌酷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PGML)临床少见 ,起病隐匿 ,无特异表现 ,内镜加粘膜活检也易误诊。我院自 1982年 6月~ 2 0 0 1年 3月 ,经胃镜 ,手术及病理确诊为PGML 18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男 ,女之比为 1.2 5∶1,年龄 30~ 70 ( 4 6.4± 12 .7)岁 ,其中 4 0岁以下 7例 ,60岁以上 5例 ,就诊前病程 2~ 140月 ,平均 17.4月。全部病例均符合Dawson关于PGML的诊断标准。另有 6例胃镜活检病理难以与低分化腺癌区分 ,因未接受手术而未能确诊 ,未纳入本组病例。1.2 临床表现大多起病匿 ,有一例以呕血 ,…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ma,PGML)起源于胃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表现为局部的原发性病变,但也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是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者,占胃恶性肿瘤的1%-7%,占全消化道恶性淋巴瘤的60%-70%,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X线钡餐及内镜下表现与胃溃疡、胃癌相似,故临床上较易误诊。江氨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医院2004年6月-2007年8月共收治PGML患者23例,均经胃镜组织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科从1977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6例,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术前误诊13例,误诊率达81%。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24~62岁,平均47岁。12临...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5年-2000年期间收治1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消瘦,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1.2%,病理诊断均为非零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的征象与胃癌或胃溃疡极难区别,术前极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巨块型和浆膜累及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MSCT资料.结果: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中,发生部位胃底1例,胃底-胃体6例,胃体-胃窦4例,胃体7例,胃窦1例,全胃1例.胃壁增厚是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表现,其中弥漫性增厚8例,节段性增厚10例,局限性胃壁增厚2例.PGL胃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并对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 (PIM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 1 2例 PIML的临床资料并有随访的病例 ,用单克隆抗体 LCA、L2 6、UCHL- 1、CD3 0 、CD68、S- 1 0 0蛋白及 GFAP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 肿瘤组织形态与结内淋巴瘤基本一致 ,但无淋巴滤泡形成。瘤细胞有明显围血管现象 ,呈袖套样分布。免疫组化标记所有病例 LCA及 L2 6阳性 ,其余阴性。结论 本组 PIML均为 B细胞源性。瘤细胞分布疏密不均 ,向血管性及免疫组化 LCA阳性、GFAP阴性可作为本瘤的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因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总生存率35.7%.癌肉瘤5年生存率41.7%,中胚叶混合瘤5年生存率31.3%(P>0.05).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6.3%,明显高于Ⅲ、Ⅳ期的9.1%(P<0.01).子宫体积大于妊娠10周者,5年生存率0%,小于10周者,5年生存率53.0%(P<0.01).已绝经组5年生存率38 9%,高于未绝经组30%(P>0.05).应用Cox模型比较术后加放疗或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放疗组明显高于化疗组,P<0.01.表明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结论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生存率与手术病理分期、子宫大小有密切关系,与病理类型、是否绝经无明显关系,术后辅以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吴琨  汪浩 《中国临床医学》2007,14(6):784-785
目的:研究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0例,其中行根治切除24例(肺叶切除术18例,全肺切除术6例),姑息性切除术4例,2例剖胸探查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1~21年,中位随访期6年。18例生存1年以上,11例生存3年以上,且5例生存超过5年。1年生存率为60%,3年生存率为36%。5年生存率为16.7%。死亡原因远处转移多见。结论: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本病的预后手术是否根治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彻底切除,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主诉均有间断性上腹痛,腹部可触及大小不一的肿块。术前均误诊,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综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良性9例,恶性或低度恶性3例。2例因故失访,其余10例接受随访的患者均健在。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应被视为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的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治疗首选手术;对此病患者应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双重对比造影X线征象。材料与方法:对采用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剂检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着重分析X线表现探讨其X线特点。结果:多发结节型6例(40%);充盈缺损型3例(20%);溃疡型5例(33%);胃黏膜皱襞异常肥大9例(60%);多种形态病灶并存11例(73%);病变范围超过5cm者12例(80%);多发者13例(90%);胃壁增厚僵硬13例(90%);胃蠕动减弱但存在者15例(100%);胃腔明显缩小且狭窄者1例。结论:病变多形性、多灶性、浸润范围广,胃壁增厚但保持一定的柔软性和蠕动型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重要X线征象,且X线表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常不成比例。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造影对本病的术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