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节能降损工作对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为实现准确的线损计算,采集和计算所有电力设备的供售电量数据,是推行节能降损的必经途径。设计了省级电网一体化全电量采集系统,通过打通所有电压等级、区域的采集系统,实现省内各级电网范围内关口电量数据的分时段、全覆盖、全采集,用全网同期电量数据计算分析各电压等级线损,解决现有应用中区域间、不同电压等级间的采集系统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问题。通过在山东省级电网一体化全电量采集系统中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网损分析的多维度统计、提高计量采集设备维护效率、促进主网损耗调整至合理范围等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量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配电GIS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城市电网线损管理分析综合数据平台,提出输、配电网损耗一体化智能管理分析的解决方案,将电网CIM模型信息信息、实时拓扑信息与电量采集数据建立关联,克服了电量系统中各个计量点相互孤立、线损统计不够直观方便的缺点,并基于SVG技术实现电网损耗的动态展示.  相似文献   

3.
南方电网公司各类生产设备总价值占到电网总资产的85%以上,其台账数据质量将决定企业安全生产智能化、精益化管理能否达到目标。当前,由于台账录入人员素质以及熟悉台账规范的程度无法达到要求,导致设备台账数据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本文开展电网设备智能建模及管控应用研究,具体包含台账智能建模以及台账数据质量全过程智能管控研究等,实施后将有效提高电网设备台账录入效率及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电网线损实时监测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网线损实时监测分析管理系统利用变电站电量远方抄表系统、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中的实时电量数据资源,通过二次开发,可自动计算电网统计线损率。该系统主要功能有:计算各级电网分压、分区、分线线损率;实时监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等指标;对电网的各类电量与线损率统计数据进行查询及分析;动态生成电网线损拓扑图形,直观的显示出电网线损分布情况。该系统采用灵活的统计关系设定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的电网结构和管理模式。该系统投运后效果明显,可实现全陕西电网电力发、输、供、配、用各环节中电量与线损率的全过程自动统计与监测,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电网线损原因分析及降损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伦贝尔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线损率偏高的现象,直接影响电网的经济运行。通过对电网结构、无功管理、配电变压器节能、低压线损、线损计算、电量抄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适时解开电磁环网、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线损理论计算准确度、严格抄表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线损电量,线损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技术线损管控受到设备规模、监测条件、通信路径等因素限制,对导致高损问题的关键因素缺乏有效研究判断,难以有针对性地量化分析损耗关键因素及实施技术降损措施后的节电量,可能导致降损策略制定的盲目性。提出一种针对双高配电网的损耗关键因素降损潜力量化方法。建立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损耗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分析了多维数据与线损电量的相关性,明确损耗关键因素,并结合经济运行优化、无功平衡优化、电网网架优化和设备选型优化等技术降损措施,提出针对损耗关键因素的技术降损潜力量化评估方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降损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电量资源与线损管理系统是通过电量资源管理平台自动分析、整合现有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营销自动化系统、负荷管理系统、SG186农电业务应用信息系统以及调度自动化等系统的电量、负荷、电网结构等动态数据,并将整合后的实时数据自动发送到线损实时监测与分析管理系统中进行计算并分析。介绍了系统的建设原则、目标和框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系统建成后,将形成省、市、县一体化的以电量、线损管理为主线的集成应用平台,可实现电力网发、输、供、配、用各环节电量的全过程自动统计与监测,大幅提高电网公司生产经营核心指标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线损跳高,效益跳水"。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异常线损电量不仅是效益的损失,更是国有电量资源的绝对流失。线损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一样,是电网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为了降低线损,电网企业查违章、反窃电,清树障降线损,但结果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低压异常线损出现反弹。深究其中原因,客户用电数据多源采集,归集缺乏协同,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工程、配电、营销、发策等部门各自采取报表统计式处置线损,线损率没有统  相似文献   

9.
省地一体化在线网损分析计算平台采用CIM模型接口从EMS中直接导入电网模型,不需要人工重复建模,能跟踪电网模型的变化,保证状态估计合格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为网损的准确统计和计算奠定基础。该平台能够提供的电量数据覆盖了110 kV及以上的全部电网模型,是电量采集系统数据的重要校验和补充;基于在线数据的网损分析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网损电量的分析平台;通过对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网损和设备网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降低网损的有效途径;应用此计算平台,开展河北南部电网典型日负荷方式下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每日的线损理论分析,发现EMS系统在线数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状态估计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低压配电网台区的线损分析对发现和解决异常线损问题,减小用电损失以及用户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事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真实台区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压台区线损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网诊断规则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并通过对台区线损特征地提取和分类,建立了基于电压信息的二分K-Means聚类诊断算法和基于电量信息的全局搜索诊断算法,实现了对台户异常用户的快速定位及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通过剔除异常电表和实际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葛军 《安徽电力》2006,23(3):67-69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电能量计量计费的准确性、全网电能数据的同步性以及变电站电能平衡、网损计算、全网电量任务完成情况统计等各种要求日益突出。介绍马鞍山供电公司新近投运的地区电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系统的投运实现了马鞍山供电公司所属厂站电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电量自动计算、线损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理论线损计算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但计算所需的基础数据极为庞杂,包括电网拓扑结构、电网图形数据、售电信息、电网设备材料、材料基本参数、实时监测数据等。为解决目前理论线损计算系统中基础数据都由人工输入、缺乏直观图形展示的问题,文章研究应用大数据引擎技术实现多系统数据撷取、融合、加工和展示,打造一套基础数据智能化全自动搜集的理论线损图形化管理系统,提升电力企业线损业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网元件电能损耗计算、线损诊断分析及降损潜力分析模型,研发了基于J2EE架构的线损理论计算与诊断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与EMS系统、SCADA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以及营配数据集中管理系统的开放性接口设计,不仅实现了线损数据的自动抽取和高效合成,还实现了线损理论在线计算和线损诊断分析及降损潜力分析功能。该系统安全性高,可移植性强,为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精细化管理、电网经济运行、电网规划与节能改造提供科学决策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进行线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损分析是电力企业观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目前线损分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的难度.介绍了充分利用现有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远方采集、监测技术、设备和人员配置等资源,在短期内建立线损分析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变电站集中抄表系统和下网侧电能量自动采集系统当前的应用状况,提出按照资源整合、先进性、经济性的原则,根据计量终端和终端服务器的配置情况,对江苏电网35~220 kV电压等级变电间隔实现分压分线电量采集的标准化方案,为分压分线线损管理提供完整的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6.
线损率是衡量一个区域电网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建立了基于数字通信网络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实现线损的四分管理。对线损电量的组成分类、线损率、线损管理流程进行了阐述,以某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比其理论线损量和统计线损量,给出了区域电网管理降损的措施,以供电网线损四分统计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中运行的采集终端数量大幅激增。面对采集到的海量用电数据,如何快速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指导企业发展并服务社会民生,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介绍了利用分布式架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用电数据,建立大数据云平台,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等大数据分析方法,提高线损治理成效,实现负荷的准确预测,并在光伏、车辆网等新的领域对电力能源大数据应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对未来电力能源大数据的深化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爆发式数据处理模型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特高压项目的相继运行、新能源发电的深入推进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的快速发展,电网监控爆发式海量数据的出现频率大幅增加,给电力调度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数据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中分析了电力调度存储数据量大、随机性强的特点以及当前数据库抗压性能不稳定的现状,提出了爆发式数据处理模型EDPM(erupt data processing model),介绍了该模型下的多级缓存策略、基于模型控制器的自适应缓存管理机制、线程闭环控制自愈技术等关键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表明,EDPM模型在面对海量数据存储请求时仍可保持较快的系统响应和较高的系统吞吐量,能够有效抵御爆发式数据的冲击,保证电力调度SCADA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电网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采用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等系统的有(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经过数据及图模自动转换、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统计分析等步骤,完成中压及以上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实时计算电网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计算并保存电网每天任一时段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查询与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任意时段的实时(或离线)的理论线损率及构成;自动进行各类分析汇总;计算各类降损措施的经济效益。投运后的效果证明,该系统能帮助运行人员获取准确的实时信息,指导电网的经济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20.
智能电能表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叙了电能表的起源,并根据电能表的结构原理和功能特点,将我国电能表发展历程归纳为感应式交流电能表、电子式交流电能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以及智能电能表4个阶段,并介绍了智能电能表作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终端设备提供的采集数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