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流感高峰期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且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将2018年12月—2019年4月某院呼吸内科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肺炎住院患者列为甲流合并肺炎组,内科门诊就诊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列为甲流组,体检中心正常体检者列为体检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特征.结果 甲流合并肺炎组57例,甲流组42例,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疆喀什地区40例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23年2-6月陆军第九四七医院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证实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收治住院的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3个月~12岁,中位年龄4岁,其中0~5岁28例(70.00%),春季为发病高峰,以发热(87.50%)、咳嗽(90.00%)等症状为主;合并症包括肺炎24例(60.00%),其中0~5岁儿童28例(70.00%),与6~12岁(12例,3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喉炎2例,心肌损害5例,热性惊厥3例,电解质紊乱2例,肌炎1例,严重脓毒症1例等;单一流感病毒感染30例(75.00%),混合感染10例(25.00%),包括支原体感染4例,细菌感染6例;32例患儿口服奥司他韦颗粒,其中发热48 h内服用11例,48 h后服用21例;48 h内服用奥司他韦组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48 h后服用组(P均<0.05);所有患儿均治愈。结论 甲型流感感染住院患儿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症状无特异性,以高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多种合并症,肺炎最常见;可混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的发病现况、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186例2020年6月-2022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n=42)和非肺炎组(n=144)。患儿入院就诊时,采集其鼻咽分泌物、肺部痰液进行病原检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统计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的发病现况,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22.58%,其占比前三的年龄段为>12且≤36个月(42.86%)、>6且≤12个月(26.19%)、>36且≤60个月(19.05%),病情程度以轻度为主,临床症状多为呼吸道症状和肺部出现啰音,胸部影像病变部位多为双肺,易合并细菌感染;男性、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48 h、发病至抗病毒治疗时间>48 h、肺部出现啰音是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发病率较高,以轻度肺炎、双肺病变为主,易合并细菌感染;男性、发病至首次就诊或抗病毒治疗时间长、肺部出现啰音的儿童发病风险较高,据此可给...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为进一步防治重型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6-12月杭州市6家医院收治的36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患者27例,危重症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位年龄24.0(2.5~73.0)岁,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咽部充血(100.0%)、咳嗽(97.2%)、乏力(75.0%)和肌痛(44.4%)等,合并肺炎27例(75.0%)、呼吸衰竭5例(13.9%).入院时,危重症患者平均发热时间、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氧合指数、血清肌酐、血小板、肌酸激酶分别为8.5(3~17)d、(14±5)分、157(130~337)mmHg(1 mm Hg=0.133 kPa)、93(66~298)μmol/L、(113±41)×109/L、335(64~2038)U/L,而重症患者分别为6(2~13)d、(10±3)分、258(210~557)mm Hg、79(25~107)μmol/L、(164±57)× 109/L、116.0(27~451)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4、2.790、-2.558、2.359、-2.478、2.782,P<0.05).32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见于年轻人群,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危重症患者多有全身多脏器损伤,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鉴别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以期对今后的诊疗工作有所借鉴.方法 回顾我院2009年6-11月经实验室确诊的191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病特点、治疗和临床过程、重症病例危险因素.结果 大多数甲型H1N1流感患者起病较为温和,主要症状有发热(100%)和(或)咳嗽(87.4%),极少数患者出现卡他症状和消化道症状.191例患者伴基础疾病者21例;16例重症病例,6例需ICU治疗.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住院天数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62,P<0.01);胸片异常者住院天数和CRP值与正常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5,t=4.440,P<0.05),并有可能需要收住ICU进一步治疗.60例患者服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176例患者予中医辨证治疗,均显示较好疗效.结论 CRP与胸片检查可能有助于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早期筛查.中医治疗对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效果,尤其对于减轻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青海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受损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青海地区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3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肌受损分为对照组(无心肌受损,n=185)和实验组(合并心肌受损,n=143),采用本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收集患儿资料,其中包括性别、年龄发热持续时间、大环酯类药启用时间和发热程度等,测定CK-MB、CK、cTNnI、NT-proBNP、CRP、LDH和RDW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环酯类药启用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和发热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在CK-MB、CK、cTNnI、NT-proBNP、CRP、LDH和RDW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并发心肌损害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持续时间(OR=3.105)、大环酯类药启用时间(OR=1.457)、发热程度(OR=2.495)、CRP(OR=1.853)和RDW(OR=1.358)是青海地区小儿支原体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奥司他韦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560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分析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的相关性.患者按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不同分三组,比较不同组间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大部分患者症状为发热(97.0%)及咳嗽(90.0%);少数伴有胃肠道(1.8%)或神经系统症状(0.9%);部分患者血常规及生化异常;16.6%的患者心电图呈非特异性改变.患者从发热到起始服奥司他韦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均呈正相关(r=0.83,P<0.01;r=0.60,P<0.01).各组之间比较其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轻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类似,发热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可能会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CMV的感染情况分为CMV阳性组(n=37)及CMV阴性组(n=11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的差异,并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MV感染阳性的危险因素。 结果 150例UC患者中,CMV感染阳性者为37例,感染阳性率为24.67%;一般资料比较中,CMV阳性组病程短于CMV阴性组,而住院时间长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前1个月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率、发病后氨基水杨酸类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率、深大溃疡及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腹痛、体质量下降、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液检查指标(Hb、hs-CRP、白蛋白)水平及糖皮质激素的难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显示,曾使用糖质皮素、深大溃疡(有)、Hb(<100 g/L)、白蛋白(<30 g/L)为UC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白蛋白及Hb水平低、发病前1月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内镜下呈现深大溃疡的UC患者易并发CMV感染,且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应加强对UC患者CMV感染的预防,并及时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病毒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将12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20例为对照组,分析病毒性肺炎患儿感染病毒构成情况、主要临床表现、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患儿病毒感染构成比分析结果显示,单一感染91例,占75.83%,混合感染29例,占24.17%。其中单一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为主,共26例,占21.67%,混合感染以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感染为主,共11例,占9.17%。对120例患儿临床表现分析结果显示,咳嗽多见于RSV肺炎,IFV、RSV混合感染肺炎及PIV、RSV混合感染肺炎均占100.00%;喘息多见于RSV肺炎及IFV、RSV混合感染肺炎,分别占80.77%、85.71%;发热多见于IFV、腺病毒(ADV)混合感染肺炎,IFV、RSV混合感染肺炎及PIV、ADV混合感染肺炎,均占100.00%;哮鸣音多见于RSV肺炎及PIV、RSV混合感染肺炎,分别占84.62%、100.00%。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被动吸烟、食物或药物过敏均是患儿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病毒性肺炎患儿感染较为复杂,且混合感染较为常见,患儿感染后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应合理规避导致患儿患病的影响因素,针对患儿病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患儿60例为试验组,同期该院收治的普通肺炎患儿10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性别、年龄、是否合并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气道发育异常、营养不良)、影像学资料(有无胸腔积液、大叶性肺实变、间质性改变、肺不张、肺纹理紊乱模糊)及实验室指标[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免疫球蛋白G (Ig G)、免疫球蛋白A (Ig A)、免疫球蛋白M (Ig M)、降钙素原(PCT)],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发病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结果患儿临床多以刺激性干咳、发热为主要症状,多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多发于年龄≤3岁儿童;患儿多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气道发育异常;机体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两组患儿在性别,是否合并佝偻病,有无大叶性肺实变、间质性改变、肺纹理紊乱模糊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在年龄,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气道发育异常、营养不良,有无胸腔积液、肺不张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IL-6、WBC、Ig G、Ig A、I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先天性心脏病、气道发育异常、营养不良、胸腔积液、肺不张、CRP和PCT水平升高是患儿发生难治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年龄≤3岁、先天性心脏病、气道发育异常、营养不良、胸腔积液、肺不张、CRP和PCT水平升高是诱发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应予以高度关注,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的23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3例病例中,56.5%的患者有基础疾病;青少年及儿童占60.9%;所有患者均有高热和咳嗽,但仅有21.7%的患者肺部有较多湿啰音;予支持对症、保护脏器功能、抗病毒、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氧疗、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95.7%的患者痊愈或好转,死亡1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以青少年及儿童居多;症状较重而体征轻;应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患者经积极的综合治疗可好转或治愈,重症患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型、2型儿童糖尿病发病前的饮食及生活相关影响因素,为1型糖尿病(T1DM)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初诊262例T1DM、1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发病前的饮食习惯、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病时3~、8~15岁T2DM患儿的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5.1±3.7)、(28.4±7.3)kg/m2,明显高于T1DM患儿[分别为(14.7±1.8)、(15.5±1.6)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2、8.31,P0.01)。19.5%的T1DM患儿其一级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80.8%的T2DM患儿有糖尿病家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P0.05)。T1DM患儿经常饮纯牛奶的比例(27.9%)明显低于T2DM患儿(46.9%),而很少饮奶及偏食、厌食的比例(分别为54.6%、75.6%)明显高于T2DM患儿(分别为31.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72、18.69和21.57,P0.05,P0.01)。两组患儿经常喝含乳饮料、含糖饮料及常吃小食品的比例均达70%以上。结论提高家长对食品成分及营养价值的认知水平,加强健康育儿的宣传教育,有望降低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先心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死相关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02例CHD合并I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对其临床特征、病死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咳嗽、气促、发热、心脏杂音、肝肿大为主,感染部位以左心为主,CHD类型以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为主,大部分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检出瓣膜赘生物。共有63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1.76%,检出病原菌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占69.8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毗邻颗粒链球菌、缓症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4株占22.2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5株占7.94%,以白假丝酵母为主。住院期间病死12例,病死率为11.7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D合并IE患者病死,其中合并动脉栓塞为危险因素,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较高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CHD合并IE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疾病复杂,其病死风险与营养水平、合并疾病及治疗方法有关,临床医生应努力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痛风石检出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相关因素,为痛风患者个性化综合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四川省成都市某风湿专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间的原发性痛风患者508例,调查其饮食行为情况和测量临床指标。痛风石形成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508例痛风患者中合并皮下痛风石267例(52.56%),其中男性264例(98.88%),女性3例(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痛风病程、高血压、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非结合胆红素、总蛋白、血尿素氮、豆类及其制品摄入、坚果类摄入、动物内脏类食物摄入与痛风石形成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类及其制品摄入(与<1次/周相比,≥4次/周:OR=0.253,95%CI:0.065~0.986)、蛋类摄入(与≤2次/周相比,3~5次/周:OR=0.522,95%CI:0.313~0.871)为痛风石形成的保护因素; 痛风病程(与<1年相比,5~9年:OR=11.106,95%CI:2.263~54.492; ≥10年:OR=40.476,95%CI:8.197~199.876)、血尿酸水平(与<40.0 mg/L相比,≥100.0 mg/L:OR=5.512,95%CI:1.283~23.674)、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与≤1次/周相比,≥3次/周:OR=3.078,95%CI:1.260~7.522)、动物内脏类摄入(与<1次/月相比, 1~3次/月:OR=2.301,95%CI:1.155~4.585; >6次/月:OR=3.364,95%CI:1.239~9.134)为痛风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论 痛风病程较长且血尿酸水平较高的痛风患者,豆类及其制品、动物内脏类食物摄入频率较高者易形成皮下痛风石。建议痛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控制血尿酸水平; 减少动物内脏类、豆类食品摄入,适当增加蛋类、乳类及其制品摄入; 临床医师对痛风患者诊疗时关注其饮食行为情况,帮助患者预防或延缓痛风石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孕产妇合并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9年11-12月收治的11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孕产妇患者(危重症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存在发热咳嗽症状,体温38.7~39.6℃,持续3~14 d.淋巴细胞降低9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9例,C反应蛋白均增高(12~129 mg/L),低蛋白血症者9例(22.4~30.2 mg/L).11例胸部影像学均提示两肺广泛片状密度增高,经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或)综合治疗,10例痊愈、1例好转出院,9例孕妇患者均继续妊娠.仅1例新生儿败血症经治疗已痊愈,余新生儿及胎儿情况良好.结论 孕产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易发展为重症,及时抗病毒抗菌、辅助支持治疗很重要,继续妊娠多数是安全的,但对新生儿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例以持续发热就诊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为女性,47岁,主因"发热20余天"来诊,伴咳嗽、气促、喘憋、呼吸困难,动脉血气提示Ⅰ型呼吸衰竭,入院时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血生化以乳酸脱氢酶升高、白蛋白降低为特点,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肺CT提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病变,诊断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予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先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抗感染,"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甲强龙抗炎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长期发热患者伴肺部病变尤其肺CT示磨玻璃样病变,仍应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能,流感病毒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早期确诊及尽早抗病毒等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9年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时空传播过程及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数据,结合长沙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热点分析、时空聚类分析、空间过程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疫情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疫情热点区域多出现在市辖区与县城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疫情时空一级聚类区位于浏阳市中部(RR=22.70,P<0.01),二级聚类区位于市辖区岳麓区(RR=6.49,P<0.01)、雨花区(RR=81.63,P<0.01)、长沙县中部星沙镇周边(RR=2.90,P<0.01)、雨敞坪镇(RR=19.31,P<0.01)、城郊乡(RR=73.14,P<0.01)、宁乡县西部龙田镇周边(RR=14.43,P<0.01)以及望城县中部乌山镇周边(RR=13.84,P<0.01),随着时间推移在空间上呈现向东(经济发达地区)扩散的趋势;人口数量、学生数、空间相邻性和经济活动对疫情传播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甲型H1N1流感起始期人口密度是主要影响因素(r=0.477,P<0.05),疫情初期与快速发展期学生数量是重要的指标(r=0.831,P<0.01;r=0.518,P<0.01),在疫情顶峰期经济活动对疫情扩散起主要作用(r=-0.676,P<0.01).结论 在流感不同的发展阶段,疫情的高危人群与高发区域均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应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process on 2009 influenza A (HlNl) pandemic in Changsha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dur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Data were from the following 5 sources, influenza A (HlNl) pandemic gathered in 2009,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of Changsha, the broad range of theorems and techniques of hot spot analysis, spatio-temporal process analysis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Hot spot areas appeared to be more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such as cities and townships. The cluster of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influenza A (HlNl) pandemic was most likely appearing in Liuyang city (RR=22.70,P<0.01). The secondary cluster would include districts as Yuelu (RR=6A9,P< 0.01) , Yuhua (RR=81.63, P<0.01). Xingsha township appeared as the center in the Changsha county (RR=2.90, P<0.01) while townships as Yutangping (RR=19.31, P<0.01) , Chengjiao (RR=73.14,P<0.01) and Longtian appeared as the center in the west of Ningxiang county (RR= 14.43,P<0.01) and Wushan as the center in the Wangcheng county (RR= 13.84,P<0.01). As time went on, the epidemic moved towards the eastern and more developed regions. Regarding factor analysis, population, the amount of students, geographic relationship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etc. appeared to be the key elements influencing the transmission of influenza A (H1N1) pandemic.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pidemic, population density served as the main factor (r=0.477, P<0.05) but during the initial and fast growing stages, it was replaced by the size of students to serve as the important indicator (r=0.831, P<0.01; r=0.518, P<0.01). However, during the peak of the epidemics,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r=-0.676, P<0.01). Conclusion Groups under high risk and districts with high incidence rates were shifting, along with the temporal process of influenza A(H1N1) pandemic, suggesting that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need to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ignificanc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t different stag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淄博市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淄博市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事件相关信息及各级疾控机构的现场调查资料,通过统计描述、x2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暴发疫情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因素。结果 2009-2018年度,淄博市共报告74起流感暴发疫情,总罹患率为6.74%;疫情报告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共报告65起(87.84%);中、小学校为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共报告60起(81.08%);引起暴发疫情最多的病毒亚型为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和A(H3N2)流感病毒,分别占暴发疫情总数的27.03%和22.97%;学校环境(x2=29.449,P<0.05)、学校规模(x2=5.045,P<0.05)与流感暴发疫情流行强度有关,地区(Fisher P=0.027)、学校环境(x2=7.105,P<0.05)、采取措施的时间(x2=16.639,P<0.05)、停课方式(x2=5.251,P<0.05)与暴发疫情持续时间有关。结论 淄博市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中、小学校是高发场所,应积极改善学校环境,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降低流感暴发疫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南昌市城区流感病例的经济负担,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将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的南昌市城区6个街道2017—2018年报告的141例流感确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其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流感病例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南昌城区流感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平均经济负担分别为946元和8561元。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经济负担分别占门诊病例的经济负担的48.11%、18.20%和33.68%,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分别和间接经济负担分别占住院病例的经济负担的76.74%、15.78%和7.48%。病例年龄在5岁以下(OR=4.662, 95%CI=1.295~16.785)和60岁及以上(OR=9.171, 95%CI=1.353~62.173)、延误抗病毒治疗(OR=3.957, 95%CI=1.989~7.871)为流感病例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危险因素,病例年龄在5岁以下(OR=17.453, 95%CI=4.485~67.918)和60岁及以上(OR=16.844, 95%CI=2.884~98.395)为流感病例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危险因素,流感疫苗接种既是流感病例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保护性因素(OR=0.119, 95%CI=0.026~0.539),也是间接经济负担增高的保护性因素(OR=0.224, 95%CI=0.067~0.746),P均<0.05。 结论 应将5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促进公众接种流感疫苗,引导流感病例及早就医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流感给病例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