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络泰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分支静脉阻塞是眼科常见疾患,其并发症较多亦较严重,故亦是重要的致盲眼底病之一,而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上有诸多方法.我们2001年6月~2002年6月收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1例,使用络泰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由各种原因而造成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静脉阻塞,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受累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眼视力易于受损甚至因并发症而致盲。目前对其治疗无特效方案,因此积极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血塞通联合激光治疗50例患者,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琰琨  赵玄冀 《山西中医》2021,(2):37-37,50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上第二位较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其特征是眼底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沿静脉分布区域有出血、水肿及渗出[1].按阻塞发生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以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及黄斑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除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以外,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加味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治疗疗效。方法: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86例。结果:显效50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有效率88%。结论: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味口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对98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中11例合并视网膜静脉栓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造影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型DR同时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者,其高发阻塞部位与单一眼底静脉阻塞部位(以颞上方最多见)有所不同;DR病人中同时发生RVO的机率(10.2%)高于正常人群。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易合并RVO。  相似文献   

6.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药制剂脉络宁注射液 2 0 ml,静脉点滴 ,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静脉阻塞共 3 0例3 4只眼。通过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和疗效分析 ,探讨中药制剂脉络宁注射液在眼病治疗中的应用。中药制剂脉络宁注射液对视网膜动脉阻塞和静脉阻塞均有效 ,但对静脉阻塞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眼科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我院为了解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2005年3月~2007年3月对4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睫状体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对2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缺血型)患者和19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分别于激光治疗术前、术后第2天、第7天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观察睫状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前均无睫状体脱离。术后第2天21只眼(51%)发生睫状体脱离,睫状体脱离的范围与光凝范围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天有2只眼(5%)发生睫状体脱离。结论睫状体脱离是视网膜光凝术后常见并发症,但有自愈倾向,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眼科常见疾病,其原因在老年人多是动脉硬化,青壮年则常与血管炎症有关,静脉阻塞后发生局部缺血、缺氧,引起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最终严重损害视网膜功能,迄今无满意疗法。近两年来我们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疗20例,获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0例(44只眼)。观察组(和血明目片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8~69岁;全部为单眼,中央静脉阻塞5只眼,静脉分支阻塞15只眼。对照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双眼4例,单眼16例;年龄41~68岁;中央静脉阻塞6例7只眼,分支静脉阻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眼压和眼轴长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性。方法:以31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行白内障摘除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眼压与眼轴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CRVO患者阻塞眼眼压显著低于对侧眼眼压(P<0.01),同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眼眼压(P<0.01);对照组CRVO患者阻塞眼轴长与对照组相应眼眼轴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为眼轴偏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致使眼压降低;而眼轴偏短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不构成影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不会引发眼压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总结近年来关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全身性发病因素的相关研究。包括了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用药、年龄等,及其与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关系。认为进一步明确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之趋势,西医治疗主要以病因治疗和抗血栓治疗入手,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疗法。近几年笔者用中医辨证治疗该病2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24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或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病例中,男1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86例(98眼)眼底出血患者均为2011-01~2011-02本院住院病人,男49例,女27例,年龄28~76岁。出血原因:视网膜静脉阻塞(RVO)45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CRVO)20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2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22眼,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RP)19眼,玻璃体积血7眼,外伤性视网膜出血5眼。本组病例中71眼曾行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18例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6例为玻璃体切割术后。诊断明确。  相似文献   

14.
脉络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视功能损害虽没有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急剧,但其损害亦不容忽视,部分病例因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导致失明。目前治疗方虽有多种,但均不是太理想。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期间选用南京金陵制药厂生产的脉络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对视力带来极大的危害。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中医“络损暴盲”“血证”等范畴,多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肝肾亏虚、阳亢于上,或饮食偏嗜、积湿积热的原因所致。当代中医医家多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血溢脉外,“血瘀”是其最突出的病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导师团队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络损积阻”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祛积通络”为其治疗原则,并自拟“祛积通络方”,以期为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翁文庆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眼科)负责人、浙江省名中医,对眼底血管性疾病的诊治颇有心得,尤其擅长中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兹将其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经验介绍于下。1病因病机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在中医学中无具体命名,但与"暴盲""视瞻昏渺"等类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联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7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8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联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例(18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90眼)予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治疗组45例(9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表达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电图(PERG)指标b波潜伏期、波幅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视网膜循环时间(RCT)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88/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5/45),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81/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4%(2/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傅刚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1989年1月至1993年6月,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1例(31只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20.
柴键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0):671-671
眼底出血为多种眼底病的共症。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属于中医“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可采用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