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建设无线电监测和测向系统时,选括合适的站点位置是保障系统性能的先决条件之一。而测向机的选择对于在不同的地貌环境中建设监测测向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现场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现场安装后的VHF/UHF频段无线电测向系统,制定统一测试方法.此测试方法适用于对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在安装之后现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验证、标校和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1安装测向天线在天线杆上安装天线时,应首先考虑将VHF/UHF天线安装在天线杆的顶端。如果将天线安装在天线杆的一侧,将会导致相当大的测向误差。如要在测向天线的下方安装其它设备,必须要将其限制在测向天线底部60°锥角范围内(见图1)。同时,天线站点要远离各类可能反射电磁信号的物体。如果测向天线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天线杆应尽量安装在房顶的对称中心位置,不要安装在房顶的边缘上。如有可能,房顶不要再安装其它天线杆或天线。在房顶安装时,也要遵循60°锥角外无障碍物的规则。建议利用周围一些已知位置的发射机不定期地测试测…  相似文献   

4.
如何实现信号的精准化监测和定位跟踪是中短波广播监测领域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直属台测向站的建设实践,基于空间谱估计测向体制,引入宽带监测、波束合成、同频语音分离、语音识别等新技术,同时将宽带测向与窄带测向有机结合,将信号侦察和测向工作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宽带测向系统。  相似文献   

5.
CX-805双极化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是一种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相关干涉仪体制,兼有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监测测向功能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固定站、移动站,或可搬移站进行使用,完成无线电监测测向、监听录音、录像等功能.垂直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无线寻呼、通信信号、导航信号等垂直极化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测向、交绘定位和干扰查处等;水平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监测、测向、监听及电视图像的录像,能满足对广播、电视信号指标测试和对非法台站的侦察、定位等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HR-7II广播电视移动监测车监测测向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相关干涉仪体制下的测向原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单信道瓦特森-瓦特测向技术的小口径测向天线设计原理和运用相关匹配提取示向角度值的方法。通过仿真研究了随天线半径波长比、相位不平衡度以及引入噪声变化的示向角误差分布规律。设计了工作频率为30 MHz~600 MHz的五阵元宽带测向天线,经过外场测试验证,在较低信噪比的条件下,基于相关匹配法得到的各测试频点测向精度整体优于传统的反正切三角函数计算法,且均方根误差小于5°时的天线测向带宽从1倍频程扩展到3倍频程。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底,我处监测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在230.1625MHz频点上发现一个非法信号,幅度强、带宽宽,为一长发数据信号,在460.325MHz(二倍频)上也发现相同信号。通过几天跟踪发现,该信号主要出现在白天,晚上10点至早晨6点很少出现。我们首先利用监测测向车在市区范围内不断测向查找,初步测向结果均指向我单位附近方圆200米的小区域,  相似文献   

9.
德国PLATH公司最近推出了DFS2400测向系统(见图1)。这个VHF/UHF测向系统是专门为移动型、半移动型和固定型的情报收集站和无线电监测站而设计、开发的。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它能对20MHz~3000MHz频段的传统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检测和测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于淦 《中国无线电》2007,(7):50-50,52
短波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1.5MHz~30MHz频率段的信号进行搜索、截获、测量、分析、识别、监视,以及对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技术参数、功能、类型、位置和用途,并以此作为依据实施对短波信号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的来波方位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荣 《无线电工程》2007,37(11):24-25
给出了干涉仪测向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对干涉仪测向的精度进行了一般性讨论。指出提高测向精度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基线长度。主要研究长短基线组合方式、测向算法及系统性能分析,重点在于克服测向系统的测向模糊性和提高测向精度。给出了理论上的高精度干涉仪测向算法如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部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综合考虑传统测向体制特点,在干涉仪测向原理的基础上,为了消除相位模糊和兼顾测向精度,设计了比幅测向解最短基线模糊方法,并对其测角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从安装要素出发,为提升其适装性,提出联合测向天线系统采用共形设计方法,进而改善系统对空中辐射源目标的测向性能,大幅提高系统综合作战效能,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无线电》2007,(11):F0003-F0003
745系统是TCI 700系列频谱监测系统的最新产品,频率范围是20-3000MHz,可扩展频率范围为9KHz-50GHz。系统符合ITU所建议的占用带宽、调制、频率、场强以及测向系统的测量要求。745系统特有的双模式带宽(20/2MHz)、多信道结构,提高了在繁忙复杂的信号环境下测量的速度及精度,该系统可与嵘兴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5.1结合,使系统的内容表现形式更加专业化、更具针对性、软件操作界面更为人性化。  相似文献   

14.
在无线电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无线电的方向测量和定位变得十分重要,深入研究无线电测向技术的相关内容变得很有意义。不同的测向方式依据的原理不同,常见类型如幅度比较法、相位比较法和空间谱估计等,不同的测向体制其性能、硬件要求、制作成本、原理算法也不尽相同。文章比较了各类测向技术的优缺点,从其中选择了优势明显方法即空间谱估计加以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对这种测向技术实现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0前言 测向准确度(DF accuracy,也称为测向精度)是无线电监测工作常用的概念,不同设备制造商对于测向设备测向准确度的描述存在差异。本文结合国内相关标准以及ITU(国际电联)关于测向准确度的最新报告,讨论测向准确度的相关概念,重点介绍国外在真实环境下测量测向准确度的方法.并介绍其与国内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干涉仪体制的机载测向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分析了机载测向系统特点以及干涉仪测向原理,讨论了适合机载环境的测向天线阵阵元个数、阵列孔径与无模糊测向以及测向精度的关系。针对机载测向天线易受金属机体二次反射影响和安装空间受限等特点,给出了一种适合机载安装条件的9阵元椭圆型测向天线阵的设计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选用该测向天线阵,系统具有较强的抑制相位畸变能力和较好的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短波干涉仪测向系统和我台自主开发的测向软件,通过深入分析和挖掘测向数据、监测信号指标数据,实现了监测和测向系统的实时互动,解决了测试数据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测向数据示向度中值、离散度、变化率和置信度等参数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测向结果科学评估体系,实现了测试数据事后综合分析,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多方位的深入分析,提高测向数据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上海金茂大厦测向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金茂大厦是我国第1高楼,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提出了在上海金茂大厦上构建一个工作频率为100MHz~1000 MHz的无线电监测站的要求.受大厦务业条件的限制,监测站天线阵并不能架设在大厦的顶层,而是要架设在向下距金茂大厦电梯可到达的最高楼层(88层)约20m向上距大厦之巅尚有约20m的楼层上.架设测向天线的这楼层,中间是一面积约144m2的方厅,厅的四周是约4m宽的阳台.测向天线就安装在这阳台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无线电》2004,(7):68-68
国内有许多监测车,车内安装的设备常可以监测、测量短波的信号,但是该车却没有配备短波频段的天线。究其原因,皆因为一般公司乃至一些世界著名公司所生产的短波天线, 都太大太重, 极不方便使用。德国 PLATH 公司生产有一种非常便携的短波测向天线,型号是 FAA321,实用频率范围为500 kHz~30 MHz。特别适合装在无线电监测车上使用。它是一种有源的铁氧体天线,是用于 Watson-Watt 测向技术的天线,形状如照片所示。它极适合用在空间有限而又要求天线被伪装起来的地方。 FAA321内部有一种特别研制的铁氧体材料, 同时使用优化的环状屏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短波干涉仪测向系统,设计了针对本地区特殊环境的智能化定向监测方案,实现了本地区的中短波电台的自动测向。在智能测向方法中,嵌入语音识别和检索对比技术,能快速准确地自动捕获电台。数据分析体系有助于解决复杂信道、同频干扰或信号混叠、多信号测向和最优时间窗口选择等难题。同时,全面展示了系统的监测功能,实现了监测和测向系统的实时互动,解决了测试数据不足的问题,形成了完整的测向结果的评估体系,达到了测试数据事后综合分析的目的 ,对提高测向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好的研究和验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