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研究以氟硅酸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沉淀反应、搅拌陈化、固液分离得滤液和滤渣,滤渣经酸化、水洗、喷雾干燥等工艺过程制备白炭黑,滤液经真空法制备氟化氢铵,所得氨水作为原料返回系统循环使用.实验考察了氟硅酸与氨水滴加的体积比、底液与氨水体积比、反应温度、陈化时间等因素对白炭黑DBP值的影响,获得制备白炭黑的最佳工艺条件:氟硅酸与氨水滴加的体积比为1∶6,底液与氨水体积比为0.6,反应温度为75℃,陈化时间为6h,此条件下得到的白炭黑DBP值为3.53 mL/g,并对其进行了FT-IR、XRD、TEM表征和粒径检测,证实产物为白炭黑,粒径(d50)235 nm.氟化氢铵经XRD和SEM表征,确定产物为氟化氢铵,纯度为98.7%.  相似文献   

2.
磷肥副产氟硅酸氨化制高补强白炭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磷肥副产氟硅酸为原料,采用氨水作为氨解剂制备高补强白炭黑。论述了白炭黑的制备原理,研究了氟硅酸浓度、氨水滴加速率、反应温度、陈化时间对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影响。该方法所得白炭黑比表面积大,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水玻璃和硫酸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得超细白炭黑。研究了硫酸滴加速率、硫酸浓度、反应终点pH值的控制对超细白炭黑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的滴加速率与浓度直接影响白炭黑的平均粒径,滴加速率越大,平均粒径越大;42%的硫酸体积分数,制得的白炭黑平均粒径最小;反应终点pH值控制在7.6~8.5、陈化时间控制在0.5h~1.0h,制得的超细白炭黑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四氯化硅和水玻璃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工艺并建立数学模型,探讨水玻璃质量分数、添加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白炭黑DBP吸收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w(水玻璃)=8.6%、w(添加剂)=2.7%、水解温度为76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白炭黑DBP吸收值为2.806 7,与预测值2.801 1仅有0.005 6的误差,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各实验因素对DBP吸收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硼泥为镁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出超细片状氢氧化镁粉体。通过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氢氧化镁产率的影响,最终得到合成氢氧化镁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对产物氢氧化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所得产物为超细片状氢氧化镁,且晶体比较完善,形貌为六方片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用盐酸在室温下浸出得到镁液,以氨水为沉淀剂,反应终点pH=11、反应温度为60 ℃,沉降时间为2 h、氨水稀释比例(体积比)为1∶1、氨水滴加速度为1滴/s。添加无水乙醇能有效改善氢氧化镁的胶结和分散性。  相似文献   

6.
以磷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氟废气经吸收获得的氟硅酸为原料,开发了一条高纯二氧化硅副产氟化氢铵新工艺。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n(氟硅酸)∶n(氨水)=1∶3,氨水滴加速度为6 mL/min,反应温度为40℃,陈化时间为0.5 h。由此得到的二氧化硅的纯度达到了99%,且氟化氢铵符合优等品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逐级优化的单因素实验考察钛硅-1分子筛(TS-1)催化丙酮氨氧化合成丙酮肟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氨酮摩尔比、氧酮摩尔比、氨水及双氧水滴加时间、氨水及双氧水滴加组合模式、叔丁醇与水体积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效果影响较显著.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每mol丙酮催化剂用量4g以上,氨酮摩尔比2.0以上,氧酮摩尔比1.0~1.4,氨水及双氧水滴加时间不小于1h,且同时滴加完毕,后续反应时间不小于1h,V(叔丁醇)/V(水)=2.3,反应温度70℃.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丙酮转化率可达95%,丙酮肟选择性为98%.  相似文献   

8.
实验以氟硅酸铵和氨水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等不同工艺条件对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粒度分布、反应收率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粒度的分布;综合考虑二氧化硅粉体的粒度、反应收率、反应效率和生产成本,确定氟硅酸铵氨化制备二氧化硅的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间为60 min、物料配比(氟硅酸铵与氨水物质的量比)为1∶4.8、氨水的加料速度为96 m L/min、搅拌速度为200~300 r/min。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镁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首先通过沉淀结晶反应制得三水碳酸镁等前驱体,再经过滤、干燥和煅烧工序制得氧化镁晶须。研究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碳酸铵的滴加速率以及硫酸镁初始浓度对前驱体晶须生长及晶形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前驱体和最终所得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碳酸铵的滴加速率以及硫酸镁初始浓度对三水碳酸镁的生长、形态及颗粒大小都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实验优化了最佳工艺条件。由此推测晶须的产生和生长机制是各个晶面按螺旋位错规律生长的液-液-固(L-L-S)机理。  相似文献   

10.
卤水-氨法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压下氨法合成纳米氢氧化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氨水pH值、Mg2+浓度、氨水滴加速度、温度和分散剂用量等因素对纳米氢氧化镁制备的影响。根据XRD和SEM测试结果,提出了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适宜工艺条件:氨水的pH值13.5、氯化镁溶液浓度为0.5mol/L、氨水的加料速度2.0mL/min、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60min、分散剂用量为MgCl2量的2%和理想溶剂为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其体积比为1∶2~1∶1。  相似文献   

11.
12.
杨绍兴  杨宏 《化工设计》2009,19(4):47-50
在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简要回顾公司调整主营业务结构,开展工程总承包(EPC)的历程,取得的经验教训和业绩成果,分析和思考中小石化设计企业推行总承包,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Comments by the editors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主要利用GC-MS对生物质与煤快速共热解油品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热解油品组成复杂,已检测到的物质可分为脂肪类、芳烃类、酚类及其他含O、N、S等杂原子类物质,其中芳烃类占主要组成,含量高于60%。就定量分析结果而言,共热解焦油与煤单独热解焦油组成相近,可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制取优质燃料油及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9.
周勇  边阔  戴秋洪 《天津化工》2012,26(2):28-30
奥克托今废水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危害人类健康。为了处理奥克托今废水,研究了CPB改性沸石的用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CPB改性沸石处理奥克托今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PB改性沸石对奥克托今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反应温度为30℃,pH为7,奥克托今废水初始浓度为160mg/L,CPB改性沸石的用量为2.4g,反应时间为120min,奥克托今去除率达到92.9%,CODcr去除率为78.6%。  相似文献   

20.
林德胜 《化工时刊》2000,14(2):43-45
介绍了重结晶提纯哒螨灵的方法,并指出研究其提纯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