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固相萃取、超声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宁波市内河10个采样点的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宁波市内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壬基酚和双酚A, 辛基酚的检出率约为50%; 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在内河水体中的浓度最大值分别为4.516μg?L-1、0.384μg?L-1和1.594μg?L-1, 在沉积物(干重)中的含量最大值分别为0.811μg?g-1、0.139μg?g-1和0.223μg?g-1. 江北大河、宁大内河及护城河的水体与沉积物中的浓度值较高, 城湾水库、姚江及后西河相对较低; 水体及沉积物中3种酚类环境激素的浓度值夏季低于冬季, 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宁波市内河受到3种酚类环境激素的污染, 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
以比表面积为1 572 m2·g-1的粉末活性炭为参照, 研究了水稻秸秆于350和500 ℃灼烧产生的灰对双酚A的吸附性能, 为认识和利用水稻秸秆灰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提供参考. 结果显示, 水稻秸秆灰对双酚A的去除过程符合两室模型, 其快吸附阶段在2 h内平衡, 慢吸附阶段需5~7 d才能平衡, 慢于活性炭的吸附平衡过程(需2.5 h). 水稻秸秆灰的吸附等温线符合Dubinin- Ashtakhov模型, 单位质量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8.0 mg·g-1 (350℃灰分)和10.3 mg·g-1 (500℃灰分), 是活性炭(245 mg·g-1)的4.2%~7.3%; 单位比表面积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81 mg·m-2 (350 ℃灰分)和1.68 mg·m-2 (500 ℃灰分), 是活性炭(0.156 mg·m-2)的11~12倍, 表明水稻秸秆灰是一种单位比表面吸附效率较高的双酚A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选择两种典型的黏土矿物:高岭石和蒙脱石,研究了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在它们表面的吸附特性及光降解规律.结果表明,BPA在两种黏土矿物表面皆有少量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BPA在两种黏土矿悬浮液中的光降解速度大小顺序为:蒙脱石,高岭石.基于黏土矿物表面形貌的理化分析、颗粒的固体紫外-可见(UV-vis)光谱分析的结果、反应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及铁的形态变化,提出了BPA在两种黏土矿物悬浮液中光降解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用自制的壳聚糖-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水中的CHCl3、CHBrCl2.研究了该吸附剂对CHCl3、CHBrCl2的吸附行为以及pH值、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CHCl3和CHBrC12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在Ce<60μg/L时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在Ce>60 μg/L时表现为多层吸附.在多吸附质条件下,CHCl3、CHBrCl2之间存在竞争吸附.pH对三卤甲烷吸附影响较小.在投加量为1.67 g/L,振荡至平衡时间后,吸附剂对CHCl3、CHBrCl2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79.67%和87.66%.  相似文献   

5.
交联壳聚糖多孔微球对染料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多孔微球对3种染料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壳聚糖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染料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对吸附量及吸附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时,交联壳聚糖多孔微球对橙黄Ⅱ的饱和吸附量是活性炭、壳聚糖的4.39,6.68倍,吸附速率是壳聚糖的2.58倍;对3种不同类型的染料:橙黄Ⅱ、活性艳蓝、酸性紫,交联壳聚糖多孔微球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182,934,595mg·g-1.当pH=3.0时,吸附量最大;染料初始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吸附速率越小;吸附剂用量越大,平衡吸附量越小,吸附速率越大.交联壳聚糖多孔微球对染料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及较快的吸附速率,且可以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汉江下游武汉段河漫滩7个沉积物的吸附特征及温度和扰动强度对磷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用改进的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sh模型对实验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可得到最大吸附容量(Qmax)、原有吸附可交换态磷(NAP)、临界磷平衡浓度(EPC0)和固-液分配系数(Kp)的值.结果表明,改进的Langmuir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汉江河漫滩沉积物的吸附特征,其物理意义更明确;Kp与Qmax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沉积物吸附和解吸磷能力与温度变化一致;沉积物在等温吸附磷过程中,固体浓度效应在强扰动强度(200r/min)时最强。弱扰动强度(150r/min)时次之,中扰动强度(100r/min)时最弱.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双酚A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中脲酶、转化酶、脱氢酶3种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活性污泥在不同浓度双酚A暴露下的污泥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3种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脲酶活性呈现先被抑制随后被激活的抗性酶活性现象;转化酶活性均表现为被激活的趋势,但随暴露时间延长,激活效应不断减弱;脱氢酶活性则表现为持续的抑制效应,且随暴露时间延长,抑制效应明显增大.在双酚A胁迫较低浓度和较短暴露时间,转化酶的活性变化幅度大、响应快,可作为污泥酶活性应激响应的敏感指标,用于双酚A胁迫风险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量表面张力曲线、zeta电位以及油藏砂岩表面的润湿性,计算了3种表面活性剂在砂岩表面的吸附量.研究发现:阳离子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砂岩表面吸附量很大并使砂岩表面电性发生反转,使砂岩表面由水湿变为弱水湿又恢复水湿;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在砂岩表面发生了吸附并使砂岩表面的负电性增强;非离子型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对砂岩表面的带电行为影响不大,且在砂岩表面吸附量很小.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两性半互穿型高吸水树脂在不同温度下对氯化钙的吸附及解吸行为,并通过热力学对其吸附及解吸过程的机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的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低温利于吸附,解吸过程为吸热反应,高温利于解吸;通过不同用量单体合成的树脂吸附行为研究,发现树脂对氯化钙的吸附量与单体丙烯酸用量成正比,与理论值接近.为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铝酸三钙(C3A)水化合成钙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aAl-LDH-Cl)。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不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phate,简称SDS)初始浓度下,CaAl-LDH-Cl在SDS体系、SDS-SO42-共存体系中对SDS的吸附效果,并结合XRD、FTIR、SEM和TG等测试手段探究硫酸根对CaAl-LDH-Cl去除SDS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SDS-SO42-共存体系中CaAl-LDH-Cl对SDS的吸附量(4.65mmol·g-1)明显高于SDS体系吸附量(3.42mmol·g-1);两种体系中CaAl-LDH-Cl吸附SDS的行为均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硫酸根促进CaAl-LDH-Cl去除SDS的机理:(1)CaAl-LDH-Cl自溶解产生的Ca2+与SDS生成Ca-SDS沉淀,以及SO42-通过离子交换作用生成的CaAl-LDH-SO4,均增加了产物的层间距,提高CaAl-LDH-Cl对SDS的吸附量;(2)SO42-的存在有利于SDS胶束形成,促进了CaAl-LDH-Cl对SDS的吸附。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污泥为堆肥原料,分别以药渣和木屑为辅料,探讨了为期120d堆肥过程中胡敏素的变化及其对五氯苯酚(PCP)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堆料的总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降低;堆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而从堆料中提取的胡敏素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堆料有机组分随时间的延长芳构化程度增加.吸附试验表明,堆置不同时间的堆料和其中的胡敏素对PCP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胡敏素的吸附能力占堆料总吸附能力的比例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堆肥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降,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以及胡敏酸含量的升高造成了竞争吸附作用增强,使得2种堆料对PCP的吸附能力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物地球化学观点出发,详细讨论了东海陆架区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铁、锰、硫化物、有机质和细菌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细菌媒介下,沉积物中铁、锰和水体中硫酸根都参与了沉积物中某些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弧菌(Vibrionaceae)和棒状形菌(Coryneforms)可能是水体中硫酸根参与降解有机物反应时的主要媒介物;弧菌和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可能是Fe~(3+)还原时的主要媒介物;而传代中死亡细菌和G~-杆菌则可能是Mn~(4+)还原时主要媒介物。笔者提出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硫酸根(SO_4~(2-))是降解有机物的主要电子接收者。  相似文献   

13.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 Vg)作为卵生脊椎、无脊椎动物的卵黄蛋白前体, 是在激素的严格调控下合成的一种雌性特异性蛋白, 因具有广谱性、灵敏度高等优点, Vg成为目前监测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良好生物标志物之一. 然而, 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复杂多样, 诱导能力也随环境的不同而效果不一. 因此, Vg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巨大挑战. 笔者主要对水生生物Vg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并对今后Vg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以期为Vg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条件下,建立了由液液萃取与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同时测定海洋水体中双酚A(BPAF)、双酚AF(BPA)、双酚C(BPC)、四溴双酚A(TBBPA)4种内分泌干扰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SFC流动相为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和甲醇,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6 ℃、流速为2.0 mL·min-1、系统背压为12 MPa时,5 min内即可实现对双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在线性浓度范围内,双酚类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98 9,检出限为0.03~0.06 mg·L-1,4种双酚类化合物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5.7%~112.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3%。本文方法可简便快速地检测海洋水体中的双酚,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对研究和追踪海洋环境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长、短碳链表面活性剂总量恒定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研究了其对水中苯胺,对硝基苯酚2,4-二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有机物的分配系数(Kd)与有机碳含量(f∝)、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成线性正相关,与溶解度(lgS)成线性负相关,通过数学模拟,首次描述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两种吸附机制的相对贡献率和改性表面活性剂配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有机物两种吸附机制的主导地位与有机物本身性质有关,其主导作用发生变化的拐点与长碳链表面活性剂所占比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制得一系列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表征了有机膨润土的结构特征,研究了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对硝基苯酚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吸附机理,并定量描述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总吸附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机膨润土中形成了增容(分配)作用较强的有机相,在一定配比下对水中有机污染物产生协同去除效应;在高浓度时协同效应主要由分配作用所提供,在低浓度时由表面吸附所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