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川  朱学芳  冯秋燕 《图书馆杂志》2023,(4):88-96+146-151
随着XR(VR、AR、MR)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对沉浸感、交互性、多元信息感知有了更高的服务要求。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和融合,有助于提升非遗项目信息的组织效率、展示质量、传播效率和服务黏性。通过分析XR技术的交互特性和应用现状,讨论XR技术对数字人文研究的参考意义,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架构的非遗数据服务策略,探索XR技术场域下的非遗项目保护与推广方案,以华佗五禽戏为例分析XR技术如何应用于非遗项目服务。运用KINECT+Unity3D平台组合来模拟运维非遗项目,验证XR技术场域下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提出一种综合应用智能技术的非遗项目运维方案,为数字人文技术探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及相关实物和场所。非遗的分类体系完善对相关数字资源组织与建设、促进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已有的非遗分类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以分面分类法构建非遗数据资源概念模型的研究思路。最终通过非遗项目相关概念的梳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划分了主面与类目,构建了非遗项目的分面分类概念模型,以期为非遗数字资源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雅娜  刘胜奇 《情报工程》2015,1(5):025-031
提出 ATValue(Advanced TValue and Fieldhood Integration) 术语抽取法。为提高术语抽取质量,在 TValue 五属性的基础上,提出领域度。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六属性组合值 AValue,最后识别AValue 高于术语可信度的词串来选择候选术语。能源行业的实验结果表明:ATValue 术语抽取法的F值约比 TValue 术语抽取法高出 2 个百分点,原因在于 ATValue 的领域度测算了词串中各种单词对领域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传统本体演化中对新知识和新需求的捕捉存在不准确、低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新词发现的本体演化方法,并以用户产品评论数据为例进行验证.[方法/过程]首先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对用户产品评论文本语料进行文本预处理,并利用Word2vec算法进行词向量嵌入;然后采用深度学习中Bi-LSTM-Atten-t...  相似文献   

6.
简述基于关联数据的资源聚合相关技术,调研国内外图书馆利用关联数据进行资源聚合的相关应用与研究。详细阐述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聚合方案,具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元数据标引、创建与发布、浏览与检索、多维度聚合等。最后,以"瓯塑"为例设计并实现数字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资源聚合实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非遗图片资源社会化标签是大众对图片内容的意识反映,蕴含丰富的知识价值。研究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构建针对标签的非遗图片资源主题导航,并对非遗图片资源的组织和展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标签关联视角探讨非遗图片资源网站社会化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关联标签网络和共标签网络,对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对比,并采用可视化方法对主题特征进行展示。[结果/结论]所分析的非遗图片资源社会化标签存在一定主题特征,便于从用户角度组织和利用非遗图片资源,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资源描述与语义揭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重点,进一步拓展其资源描述、语义揭示研究的理论内涵与外延,为促进我国非遗数字化技术发展、文化传承与传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借助信息空间理论,对非遗数字化资源描述与语义揭示问题进行全面综述,提出面向传承与传播的非遗数字资源描述与语义揭示多维度研究框架,并阐明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及不足之处。[结果/结论]非遗资源的语义描述与知识传播还需要大众广泛参与,这将有助于不同用户学习、交流与创新相关非遗知识,解决非遗知识传播与创新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遗数字资源的元数据规范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非遗元数据标准研究进行分析归纳,以国际通用的DC元数据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和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实际情况,从资源内容及属性、管理规范两个角度提炼出非遗资源的核心元数据集,再根据非遗特点进行元素扩展,从而构建一套更具兼容性、互操作性和非遗特色的元数据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RDF/XML实现该元数据方案的实例化,以瓯塑为例探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组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视新媒介叙事和传播问题。研究回归传播的内容起点,将“学习强国”App作为切入口探析其中的非遗叙事,并借此获知当下非遗新媒介叙事的现状。“学习强国”中的非遗叙事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碎片化叙事适合移动端传播;叙事空间的强地域特色;宏大叙事与个性化视角相结合,并针对叙事风格和叙事形式等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本自动分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与关键步骤,是深度发掘非遗内在信息的前提。文章构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文本自动分词模型,探究了融入领域知识的机器学习模型CRF、深度学习模型Bi-LSTM-CRF和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RoBERTa、ALBERT在非遗文本上的分词性能,并对比了通用分词工具HanLP、Jieba、NLPIR的效果。在全部14种模型中,RoBERTa模型效果最佳,F值达到了97.28%,预训练模型中ALBERT在同等条件下训练速度最快。调用分词模型,构建了非遗文本领域词表和全文分词语料库,对非遗文本词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挖掘。开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自动分词系统(CITS),为非遗文本自动分词及分词结果的多维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2.
阐述化学工业出版社基于化工领域词表和出版资源构建化工领域本体的方案,以及基于化工领域本体为用户提供的语义检索、知识地图、知识关联与推荐等应用服务.实践表明,领域本体可创新数字内容产品形式,提升产品服务功能,实现专业出版机构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升级.  相似文献   

13.
李丹 《传媒》2016,(16):8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也是我们国家及地方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日益疏远、隔绝,尤其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使其有着失传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是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众传媒在“非遗”传承中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意义]昆曲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瑰宝,而曲牌是昆曲唱词的载体,集文、乐、史于一身,是重要的文化资源要素,研究借助多样的数字化工具和情报学方法来研究昆曲古籍的情报规律,以揭示中华文化基因的规律。[方法/过程]基于数字人文理论和实践,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昆曲剧本《临川四梦》数据化,挖掘曲牌的分布规律,探寻昆曲曲牌的客观特征。首先进行数据收集工作,寻找适合分析的资源来源,然后验证布拉德福定律进行具体曲牌样本选择,最后将结构化资源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对昆曲知识单元的探索性研究。[结果 /结论 ]昆曲曲牌遵循布拉德福定律,选取核心区的41个曲牌,按照可视化词式结果分成基本一致、求同存异、主次结合和百花齐放4类,发现同一作者在曲牌词式使用的差异性,为昆曲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领域本体在知识管理和语义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按照从提取主题词、概念的筛选与取舍、概念名称的规范化处理、概念分类体系的调整与概念归类、主题词表的编制与修订、确定概念间的语义关系、领域本体的形式化建模等程序构建了数字出版领域本体,并利用保护软件(Protégé)完成该本体的形式化和可视化显示.建成后的本体具备文本自动标引、文献信息语义检索与可视化检索、术语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相关应用案例,说明多语言领域本体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然后阐述数字图书馆环境下多语言领域本体学习的特点,由此给出面向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多语言领域本体学习基本框架,接着说明其中涉及到的若干关键技术与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工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新管理思潮与方法,如何使非遗档案成为助力民族紧密团结与繁荣发展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管理理论范式下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使命。文章将知识管理与非遗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相结合,从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知识组织与存储、知识创造与共享三个层面,探讨其在非遗档案领域的应用问题,为非遗档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元数据试著录、平台模拟实现等方式,阐述了元数据标准与本地资源、应用平台、用户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推广应用非遗元数据标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阐述新形势下农业知识发现需求特征,明确农知搜索的建设目标,提出农知搜索建设框架,详细介绍其“六位一体”的核心功能,并从资源收录、检索功能、检索效果及个性化服务4个维度测评农知搜索的应用效果,其研建与发布是国际农业领域知识发现工具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构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领域本体的必备条件。针对这种需求,分析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的特征,并根据该特征,探讨电子政务领域数字档案本体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