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利用OPNET对排队论中的M/M/S服务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得出数据包到达的平均速率、数据包平均大小、服务台个数、服务台平均服务速率等参数的改变,可以影响数据包平均延时和队列长度平均时间,也可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M/D/1模型(M表示到达时间间隔为指数分布,D表示服务时间间隔为定长分布,1表示单服务台)是一种常见的排队模型,在生活的很多领域都会遇到。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排队过程常常不是平稳过程,顾客到达率往往跟时间有显著相关的关系。针对这一个问题,以上海世博会的排队系统为例,将全天排队过程划分为若干时间区间,将每个时间区间内的排队过程视为平稳过程。并对其全天到达率做线性假设,给出排队系统各参数指标的递推公式。进而对全天排队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以单一路由器(服务器)为例,从最原始的队列理论出发,探讨具有容量C的M/G/1队列模型的系统平均时延、系统稳态下的报文(用户)平均值、以及时延等问题。并对报文(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作了详尽的数学推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动态M/M/1排队模型.运用泛函分析中的算子的谱理论及C0-半群理论,证明了该模型非负解的存在唯一性,研究了相应算子的谱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用M/M/1数学模型,提出了ARRP(Arrival Rate and RWND-based PW)机制,推导出发送端发送速率和接收端RWND对发送权重的决定公式,然后为了提高系统健壮性针对网络中的拥塞状况在已有的CMT-PF(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Potentially Failed)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冗余控制机制,以期减少重传请求,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根据无线Mesh网络的多跳性特征,简单的M/M/1排队论模型不足以描述Mesh网络的性能。提出了面向无线Mesh网络的非强占有限优先权M/M/n/m排队论模型,该模型通过区别不同业务的流量,兼顾考虑了不同优先级业务的公平性,以解决高优先级业务长期霸占网络资源而低优先级业务迟迟得不到服务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在网络流量较大时,模型中高优先级顾客的平均排队等待时间变化不大,低优先级顾客的平均排队等待时间显著降低,保证了网络服务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7.
基于排队论的CAN总线语音通信系统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排队论的M/M/1模型,对基于CAN总线的语音通信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了语音压缩速率与CAN总线单节点信息产生速率的对应关系,并使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得出了语音数据传输平均时延、语音压缩速率、CAN总线传输速率的关系曲线,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从而推导出语音压缩速率和CAN总线传输速率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部分数据帧有完全优先权发送的计算机网络数据服务系统存在的网络拥塞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强占有限优先权M/G/1排队系统模型的方法。该系统模型引入控制完全优先权的参数n,使得数据帧的完全优先权变成有限优先权,考虑了不同优先级队伍之间的公平性,降低了计算机网络数据服务系统拥塞的风险,使得网络系统在有限优先权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模型研究中,运用全概率拆解方法获得各级队伍平均等待时间、平均逗留时间和平均队长的理论结果。对模型采用Matlab 2010a软件实验仿真,实验得到的各级队伍平均等待时间和理论平均等待时间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951%。实验中,有限优先权条件下各级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比值显著小于完全优先权条件下各级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比值。实验结果表明对非强占有限优先权M/G/1排队系统模型研究的理论结果是正确的,该模型具有更稳定的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云计算中心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服务质量(QoS),针对用户访问云计算中心的排队机制,给出一种云计算任务排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M/c排队过程的云计算中心能耗管理算法,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得了平均等待时间、阻塞概率等性能指标进而建立系统的能耗模型。同时用参量ERP(Energy-Response time Product)作为排队网络的反馈量,引入反馈策略及服务器休眠预留机制,动态调整云计算中心服务器服务数。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策略进行比较该策略能够在保证QoS值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避免了服务器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排队论中M/M/s等待制模型确定教务员数量的分析步骤和方法原理,结合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教务员数量。  相似文献   

11.
基干流量模型的测试在芯片设计尤其是网络处理器的设计验证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芯片设计验证强调功能验证上的完备性,但网络处理器芯片对数据包的处理性能有苛刻要求.该文采用M/M/I排队模型评估网络处理器芯片数据包处理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验证可在设计早期评估出网络处理器的设计性能,提高网络处理器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固态优先级RMS调度策略,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算法对系统中所有周期任务进行可调度性分析测试,保证其在临界点仍可以满足时限。利用排队论中的M/M/1/K排队系统,根据非周期事件接收缓冲和可延期服务器定量分析非周期事件的平均响应时间和系统异步事件丢失率,使之符合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AGV的输送效率,在对整体系统进行介绍后,运用排队论理论对自动化立体仓库AGV的调度系统进行建模,得到M/G/1模型,在对该模型理论分析后,就该模型的调度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RM调度策略和可延期服务器调度的开放式实时系统,以往的可调度性分析算法造成较低资源利用率.结合时间需求分析和服务台休假M/M/1/K排队模型,考虑带宽保留服务器,提出一种高资源利用率的可调度性分析算法,对系统中所有周期任务进行可调度性分析测试.给出其在临界点的响应时间;根据非周期事件到来率和接收缓冲定量分析非周期事件的平均响应时间和事件丢失率.实验表明,提出的可调度性分析方法通过估计任务的响应时间范围,能够在较高资源利用率下,验证多任务系统的可调度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分布式测试系统动态调整测试节点能力差、测试总体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支持测试节点按需调整的分布式测试调度模型。该模型利用M/M/N排队理论描述分布式测试任务到达和处理的概率分布,提出待处理强度指标来动态调配测试节点,基于此建立任务调度数学模型,并利用0-1线性整数规划法求解,实现了分布式测试执行时间最短的目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可以根据测试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测试节点数量,利用简单实用的调度方法,有效地降低测试节点负载,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ON/OFF模型产生自相似流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延迟的自相似网络可靠性分析模型。将节点和到达信息流视为G/M/1/B排队模型,利用大偏差理论得到节点平均排队延迟时间,进而得到网络各种工作状态下全网平均排队延迟时间。再利用延迟阀值得到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网络可靠性,进一步得到全网可靠性。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给定拓扑结构网络的可靠性与自相似程度、ON/OFF源数量以及节点缓存大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