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生态循环立体开发、种养互补的原则,利用时间差,采取池塘河蟹高产养殖与油菜轮作技术,比只养殖河蟹亩效益增加20%以上,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发展较快,但从目前河蟹池塘养殖技术水平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河蟹商品规格偏小;池塘的空间、水体及饵料资源未充分利用;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当;成活率不高等。为了使主养河蟹池塘获得优质、高产、高效,促进池塘河蟹养殖业的町持续发展,可采取主养河蟹池塘套养名优品种的养殖生产模式,能取得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亩利润可达2000-3000元。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淡水鱼暴发性鱼病综合防治技术,淡水名特优品种(甲鱼、鳜鱼、鳗鲡、河蟹等)病害防治技术。 二、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综合养殖技术:①淡水名特优养殖技术,包括标准化池塘改造技术,饲养管理与水质调节技术,健康管理技术。②模式化池塘养鱼高产高  相似文献   

4.
池塘鱼蟹混养,以蟹为主养,搭配鱼类,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能净化水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产实践证明,实行鱼蟹混养,亩可产河蟹150~200公斤,产鱼200~300公斤,比单养河蟹经济效益高。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条件:混养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无污染、排注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要求塘底土质为粘土或砂壤土,淤泥不宜过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2015年笔者在江苏省兴化市永丰镇实施了蟹池多品种套养技术研究试验,以河蟹养殖为主,套养克氏螯虾、沙塘鳢、鲢鳙鱼,平均亩产河蟹92.0 kg、克氏螯虾78.0 kg、沙塘鳢8.0 kg、青虾21.0 kg、鲢鳙鱼61.6 kg,净利润6 072元/亩(1亩≈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1.88。结果表明:河蟹池塘多品种套养明显提高了蟹池综合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做好春季河蟹生产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高产的第一步。在河蟹养殖方面需要做好清理塘口、栽种水草和苗种放养等工作。1养殖条件水源充足,常年平均水深在1.5~1.8m,池塘形状为方形,坡度1:2.5,池底平坦,池底淤泥较少,或新挖池底,进排水系良好。2苗种放养放养前准备。一般用硫酸铜清塘,杀死青苔,  相似文献   

7.
(一)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河蟹)是我国内陆地区的传统养殖品种,在所有淡水蟹中因其养殖规格最火,市场效益最好而广受欢迎。产量表现:年初投放蟹种400~600只/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底产量表现为:池塘和稻田40~60千克/亩,湖泊围网15~20千克/亩,河沟30~35千克/亩。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革传统养殖方法,探索池塘密放集约精养鲤鱼高产高效益的新养殖技术,北京市通县梨园乡高楼金鱼场在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和通县水产局帮助下,开展大面积精养鲤鱼高产试验。1987年11月中旬在5个鱼池(每个鱼池的面积在10~13.5亩水深2~2.2米)总水面55.5亩中放养1龄鲤鱼鱼种106,110尾,重11,170.7公斤,平均亩放鲤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养殖池塘条件、养殖前准备工作、蟹鱼种的放养模式以及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池塘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永靖县池塘养殖河蟹的池塘准备、围网设置、蟹苗投放、饲料投喂、水质管控、病害防控和捕捞销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河蟹在永靖县乃至西北地区池塘养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蟹池套养青虾,是新时期大力提倡、推广的一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该模式以养殖河蟹为主,适当搭配青虾养殖,在不影响两者生长的基础之上,实现对池塘空间的最大化利用,进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了河蟹池套养青虾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螫蟹营养需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驰名中外。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天然海水、人工配制半咸水河蟹育苗技术的突破,蟹苗从湖泊放流到中小湖泊养殖、围栏养殖以及水库、池塘和稻田等多种形式养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使我国河蟹养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高温季节,也是河蟹生长的高峰季节,此时气温高,喂料频繁,水质易恶化,疾病易发生,对池塘河蟹要进行高产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河蟹的健康生长,从而获得河蟹养殖的高产高效。1调活水质夏季水温高,水质易败坏,应加强水质管理,以调活水质。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m以上。气温特别火热时,水位要加深到约2m。二是高温季节勤换水,防止水温过高,保证水质良好,保持"清、新、嫩、爽"。更换水源要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总量不断扩大,单一生产某种水产品风险增大。近年来推广鱼虾蟹高效混养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一般每亩产成鱼100kg、青虾10~15kg、河蟹40kg。 池塘条件要求面积5亩以上、100亩以下,水深1.5m左右,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每年冬季抽干池水,挖去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河蟹早熟问题一直困扰着河蟹养殖业。本人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和实践,认为河蟹早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积温升高 河蟹性腺的发育与池塘水有效积温值高低有关。因为池塘养蟹的养殖周期大于自然水域中的  相似文献   

16.
综合养殖技术是江西万年县湖云塘水产场经历十多年探索,实践、完善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并连年取得珠鱼亩平年产值50000元以上的较好效益。据经济核算,投入与产出比,一般为1:3,高达1:5。业已证明,综合养殖是发展高产、低耗、高效生态渔业的有效途径。现将综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综合养殖的池塘面积以10亩以上为好。池深2米左右。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旱涝保收,光照时间长。 二、放养品种搭配与密度。每亩水面放养鱼种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养殖是青虾池塘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现结合如皋市生产实践,将每667平方米产青虾200公斤的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池塘选择 选择面积1000平方米,水深80~120厘米的池塘为宜。并要求水电供应方便,进排水口防逃、防敌害设施严密。一般采用双层密眼金属网护栏。  相似文献   

18.
在池塘套养河蟹、龙虾、鳜鱼等多种水产品,可以实现高效生态养殖,提高池塘利用率。本文介绍了饲养河蟹、龙虾、鳜鱼多品种的基本条件,河蟹、龙虾、鳜鱼苗种选择方法以及套养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河蟹青虾套养的池塘要求,管理设施,管理方法以及养殖模式和技术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为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池塘养殖异育银鲫,已成为实施高密度精养的首选品种,2005年我们经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池塘主养异育银鲫高产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