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托卡马克的高温等离子体作光源,采用分支比法对掠入射真空紫外单色仪在150(?)~1640(?)波段的灵敏度作了绝对校准.文章对该方法的技术问题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τ真空     
在讨论一维实标量场的定态孤粒子解时,我们注意到在标量场理论中存在另一类严格解,这类解的能量、动量和角动量都为零。因此是真空,称之为“τ真空”。若进一步要求场的正则动量为零(π=0)或要求场为实数,则τ真空自动给出通常自发破缺对称的真空解((?)=常数)。本文分别讨论了(?)理论、Sine-Gordan理论及L秩位势情况下的一级类量子修正。虽然这个真空解是一个虚数解,但是这类解对于研究真空的机制是重要的,因为过渡到欧氏空间它就成为通常的孤粒子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C—V 技术应用于光电阴极发射机理的研究。在高真空中制成了〔Cs〕(Na,K)_3 Sb 多碱光电阴极的 MVS 样品,并对其导电类型、表面等效电荷密度、杂质浓度和表面能带弯曲量等进行了测量、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我们已发现绝缘CdSe单晶的S型负阻效应。在液氮温度和室温下,这种效应还伴有场致发光发射。这种场致发光光谱在下列波长有6个谱峰:6770(?)、7075(?)、8100(?)、8600(?)、和10000(?)。其中第一个谱峰多半是由电子和空穴的带到带的直接复合所致,其余的谱峰是由无意掺杂的杂质或者由于Cd的空位所致。实验结果与M.A.Lampert的双注入理论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5.
在Mg蒸汽中,将入射激光频率调谐到3s~(21)S—3s4s~1S双光子共振频率上,通过三次谐波的产生(THG),得到波长为1533(?)的真空紫外相干辐射,其光子产额大于5×10~9光子/脉冲。三种惰性气体:He、Ar和Kr分别作为缓冲气体。实验表明它们对于Mg蒸汽中三次谐波的产生都是有效的。文章讨论了限止真空紫外辐射产生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超高真空中银表面垂直谐波电流的实验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万泉  李乐 《光学学报》1989,9(2):86-189
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测量了清洁、自由银表面产生的光学二次谐波随基波电矢量与入射面之间夹角(?)的变化,从而通过理论公式,求得由Rudnick和Stern引入的,用于衡量垂直面电流密度的唯象参数a的值,在入射基频光波长为1.064μm时,被测定为-4.0±0.8.  相似文献   

7.
《真空物理》,高本辉、崔素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617页,3.65元. 高本辉和崔素言所著《真空物理》是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真空科学方面相当广博详尽的、可供真空工作者阅读和参考的好书. 由于空间科学、高能物理、原子能、表面科学等最新学科的快速发展,促使真空从技术成为一门日趋成熟的科学.中外虽然有了不少真空方面的书,但多是论及技术和工艺,还没有见到一本从基础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明其原理并联系实际的书.高、崔此著填补了这个遗缺. 正如著者在第一章第三节中所述,真空设备主要是由出气来源和抽气手段所组成;而真空这门科学就是由…  相似文献   

8.
 如果让两块金属面板在真空中相对放置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你的第一反应也许是“根本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而实际上,两块金属面板将由于真空的存在而相互吸引。这一令人惊奇的现象是由荷兰理论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HendrikCasimir)于1948年最先预言的,这种现象现在被称为卡西米尔效应。真空中两个金属面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称为卡西米尔力。卡西米尔效应是一种有关真空涨落的量子现象。一、卡西米尔效应的机理在早期的经典力学中,真空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如果一个容器倒空其内的所有物质并将其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则容器内部所剩余的空间即为真空。  相似文献   

9.
《物理》2009,38(9)
1 胡刚复物理奖获奖者周兴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周兴江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与其他研究组合作,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超高能量分辨率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其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该项目从设计、安装到调试等都由该研制团队独立完成,并采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国外专利的KBBF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棱镜耦合技术.真空紫外激光是在传统的同步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之外,应用于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的新的第三种光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在重子-反重子系统中,如以自旋1/2的质子、中子和Λ超子作为SU(6)群的基础粒子,则B(?)系统可按SU(6)群分类(分为赝标B(?)系统和矢量B(?)系统)。B(?)系统的能谱具有SU(6)“么正能带”和“奇异相似态”两个特点。对自旋为1的p(?)实验能谱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p(?)系统存在SU(6)“么正能带”;p(?)系统与n(?)系统以及奇异数S=±1的B(?)系统之间,存在“奇异相似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激光产生的铝、硅、氧、铜、硒等离子体X光谱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长晶格的OHM晶体谱仪,从激光等离子体中获得丰富的铜、硒类氖、类氟、类钠离子的二、三、四级软X射线衍射光谱和铝、氧、硅的类氢、类氦、类锂离子一到四级谱,波长在14~40(?)之间,在此基础上,本文较为细仔地分析了各光谱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选用了石蜡油作为细胞耐受真空的保护剂基础上,分别采集了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经真空和不同剂量低能离子注入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实验结果显示:HeLa细胞在202及260 nm附近均有特征性的吸收峰.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HeLa细胞经真空处理后的紫外吸光值随着真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真空对细胞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大于单纯的石蜡油浸泡影响;(2)真空对于HeLa细胞紫外吸光值的影响远低于低能离子注入的影响;(3)HeLa细胞在注入不同剂量的低能N+后,紫外吸光值会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探讨了低能N+束注入对肿瘤细胞的结构、各成分的组成比例及分子排列的影响,该研究为深入探索低能离子注入生物样品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前文(Ⅰ)及(Ⅱ)发展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应用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我们采用SU_6(?)U_5(?)O_5(?)O_3表象,把求IBM哈密顿量矩阵元的问题归结为求d玻色子的一些基本矩阵元,并针对d玻色子体系的现有几类物理基建立了两种求基本矩阵元的方法,求出了相应的明显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固体材料的磁光效应及其应力、温度和色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经典电磁场理论推导了磁光效应的基本关系式,运用有效场概念得到了适用于各种磁光介质情形的法拉第旋转θ的明确表达式.证明了θ与有效场H_(?)成正比关系并具有强的色散特性;在弱磁介质中外应力对θ具有明显的影响;逆磁性介质的费尔德常数V与温度T无关,有些顺磁性介质的费尔德常数V_p与磁化率x的比值V_p/X=G(1+RT);在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介质中,θ与各次点阵磁化强度M_(?)有关,其温度特性不仅取决于次点阵磁化强度,而且取决于磁光系数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计算还表明,当光的传播方向与H_(?)方向垂直时,入射到磁光介质中的线偏振光会分解成一个椭圆偏振光和一个线偏振光,这种磁双折射的相位延迟率的实部和虚部均与H_(?)~2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介观LC电路中电压、电流的量子涨落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48  
崔元顺 《光子学报》1998,27(6):517-520
从有源LC回路运动方程出发,通过引入正则变量、量子化有源LC电路,研究了真空态、压缩真空态下介观LC电路中电压、电流的量子涨落,并着重研究了压缩角对涨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又发現一个新的基本粒子——反負克西超子(?)。这个发現是美国耶魯大学小組和欧洲一个物理学家小組分别作出的。在这个实驗里,(?)超子都是和(?)超子一起由高速反貭子与貭子碰撞产生。(?)的平均寿命在10_(-10)秒左右,过了这一段时間,(?)衰变为一个π介子和一个(?)超子,然后(?)又衰变成一个π介子和一个反貭子。由于(?)超子这种第一次衰变成一个超子的衰变方式,又叫做“級联超子”。到現在,尚未发現的(?)超子只剩下中性的(?)了。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从头算方法和集居数定域化技术研究了共轭分子C_(?)H_2,C_(?)H_2,C_4H_(?)及C_6H_8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直链共轭分子的定域分子轨道和定域Fock矩阵均具有可迁性。据此,以H_3N,C_6H_2及C_6H_8为模型分子,按本文所建议的定域化方案,相应地计算了炔氰(?)C≡C(?)_mCN,共轭炔烃H(?)C≡C(?)_nH及共轭多烯H(?)H=CH(?)_nH等三类同系列分子。以C_8H_2为例,其结果与ab initio结果十分吻合,说明提出的方法是成功的。文中还讨论了这些分子能量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用YAG∶Nd激光的三次谐波作激励光,我们在光纤维中观测了紫外受激喇曼散射。测定了受激喇曼散射的峰值波长,它们是3610(?)、3722(?)和3791(?)。指出了各受激喇曼线相应的散射元.  相似文献   

19.
在真空介质中,由两种磁绝缘离子二极管产生的中性化离子束在横向磁场中B(?)400Gs传输了2m以上的距离 反磁信号以及极化电场测量证实:不论在低β0.01<β<1或在高β情况(1<β<300)下。束传输的机制都是由于的漂移结果。其中β=4πnm_1r_n~2·B~2。是束能量密度与横向磁场能量密度之比。在高β下,我们观察到磁场B向束中的快速扩散。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是为了设计一套大流量、清洁的真空差分系统.计算了超重反冲核实验装置终端真空差分系统各级的真空度;介绍了差分系统的设计和真空泵、测量设备选择;选择能在高压强下连续运行的新型分子/增压泵作为过渡流范围内的主排气泵,对分子增压泵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差分系统进行了模拟靶室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