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功能主义城市倡导的机动车交通主导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居民的步行行为边缘化。倡导人本街道设计、让城市回归街道生活的声音日益强烈。本文通过分析人本视角下伦敦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理念,归纳伦敦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步行区特征,解读伦敦可步行性街道空间营造经验:修建和管理步行性街道、步行规划设计和步行与公共交通相结合,并从交通发展观念、步行街道管理和步行环境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步行街道营造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步行空间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统意义上的可持续交通发展策略着眼于运输系统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但本质仍以交通本身为主体。健康城市理念的提出,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角度。基于健康城市理念,伦敦实行了交通战略、健康街道策略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我国现阶段的健康城市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健康街道方法是从街道空间品质角度对健康影响与促进程度进行评价,以伦敦健康街道方法为典型代表。该方法于2014年在《提升伦敦人的健康:交通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7)》中首次提出,2016年被纳入工党政府施政纲领,2018-2021年以核心方法形式融入《空间战略》《交通战略》《住房战略》等法定规划,2021年实现伦敦全域数字化评价。目前,该方法已在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主要城市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城市规划手段促进公众健康是营建"健康城市"的重要途径。寒地城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城市环境、居民身心健康与行为活动方式具有特殊影响。以"冬季公众健康"为视角,通过分析寒地气候对冬季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寒地城市空间规划对冬季公众健康的作用方式,形成以积极保护和主动干预为作用途径的寒地城市空间规划思路,提出以增强冬季户外环境的安全舒适性、改善冬季视觉环境的愉悦度,以及促进居民冬季交往健身活动等为导向的规划策略,旨在实现促进寒地城市冬季公众健康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寒地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推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7,(9)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城市内部社会公平状况、贫富差距程度、文化多元程度及空间人性化水平等一系列与包容性城市相关的问题。城市包容度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户外空间类型,街道的包容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包容程度,因此要判断一个城市健康与否,可从街道的包容度上来考量。文章在梳理包容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基于规划关怀的角度,从交通、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探析城市街道包容性建设的各类要求,构建影响城市街道包容性的要素框架,并从街道设施、街道交通、街道场所和街道管理四个要素出发提出营造包容性街道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机动交通是指步行/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非机动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北京老城区非机动交通综合反映了交通矛盾。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非机动交通空间景观在设计及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人本位的非机动交通空间景观优化原则,致力于调和城市机动车交通和步行/自行车交通之间的矛盾,强调非机动交通空间生态环境营造,合理配置街道景观资源,从而创造一种安全、舒适、便利并富有情趣的宜人的街道环境,这将有助于老城区街道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暴发引发了全国对城市公共健康的高度关注,解决城市健康问题需要城市空间策略的积极应对。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从促进居民健康的视角研究街道设计的概念内涵、方法流程、评估监测等内容,对当下的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积极意义。在研究梳理健康街道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广义和狭义健康街道的内涵以及健康街道设计的定义,总结健康街道核心要素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对应的设计策略和相关政策要点。选取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的健康街道设计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开展大量基础研究、构建多层次目标体系、制定设计指引而非强制性标准、多元化设计方法及多维度统筹协同等可借鉴经验,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团体标准《街道设计指南》中,希望为推动健康街道设计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东  王勇 《小城镇建设》2011,(12):99-104
街道是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而当前街道建设过于机械化与理性化.导致街道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环境普遍面临人性化的缺失与漠视。本文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认为街道是交通与场所的共存体.通过剖析当前街道建设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结合人本主义理念对街道环境提出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洁的街道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城市秩序,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我们小组选择成府路,西起中关村东路、东至展春园西路,长约0.63千米的路段作为设计范围。通过前期调研、后期整理和总结,提出"城市阳台"的设计概念,改善该路段环境存在的问题。解读现状小组通过拍照、手绘等记录方式对现状街道环境进行信息采集,总结街道的区位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东方 《中州建设》2011,(13):71-72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市街道空间良好秩序的营造,临街业态的梳理,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的配置以及环境小品设施的布局等,都成为增强城市交往空间的活力、提升环境和文化品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现实出发,结合实际建设项目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对建设可持续的街道空间提出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对欧洲城市建筑外部环境尺度感的分析及评价入手.通过中西城市现状的对比.提出在现代城市建筑外部环境营造过程中,分别从街区、街道、广场、建筑物和庭院等不同对象入手,研究控制适宜人居的城市建成环境的策略,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城市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WHO设立"健康城市工程"项目及"十三五"规划提出"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对健康社区营造策略进行探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苹果园街道社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升社区健康环境、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加强社区健康宣传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度等措施,促进健康社区营造。  相似文献   

13.
寒地城市冬季独特的气候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许多国家都针对寒地气候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提高寒地城市的生活品质。本文以长春市生活性街道为例,从人的交往需求出发,通过实地踏勘调研,论述了营造寒地城市生活性街道交往空间的必要性,提出了寒地城市生活性街道交往空间的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4.
社区街道公共空间的营造是构建特色城市、改善城市生活、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活力和营造和谐宜居的重要载体。文章针对街道环境综合治理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给中国城市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也对公共健康造成威胁,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安全、舒适、便捷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是健康城市不可或缺的支持性环境。本文从慢行交通的健康内涵出发,结合行为需求,从空间功能、交通网络和空间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探寻健康视角下的慢行交通规划设计策略,并从用地属性、慢行系统和街道空间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建设宜居、健康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班牙巴塞 罗那面临城市交通增长带来的空气污染和 噪声污染加剧、绿色空间减少、人居环境退 化等问题。为解决此类城市问题,改善人 居环境,巴塞罗那当局提出了超级街区计 划(Superilles)旨在将新鲜空气和街道空间 归还给城市居民。本文回顾了该计划的实施 背景和发展历程,剖析了2016年提出的超级 街区“Superilles”计划——“赋予街道以生 机活力”的主旨思想、规划策略与愿景。基于 “塞尔达规划”的方格网街区,选择波布雷 诺(Poblenou)街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数 据分析,评估了街区改造的效果,并验证了超级街区计划实施具有改善街区综合环境,提升气候舒适度,减少车流量,降低噪声进而整体 促进居民健康等作用。作者认为,超级街区实施的一些街区修补改造策略为我国 “城市病”问 题的解决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改造的浪潮。纽约、伦敦、巴黎、哥本哈根等一批世界级城市纷纷在城市建设中回归以人为本,制定公共空间发展战略。这些城市开展的公共空间网络优化建设,主要从交通和环境两个方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促进经济活力,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即,加大对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建设的投入,为绿色出行创造条件,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加强了对城市人性尺度空间的营造,完善城市街道设施,激发市民室外活动意愿。  相似文献   

18.
住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良好的规划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引导居民的健康生活习惯上具有基石作用,为深入解析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对居民的健康影响,促进公众健康,追踪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辨析了住区空间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要素系统和影响路径,归纳了用地与设施、空间形态、交通与街道、绿色空间四类空间要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发现相关健康影响并非仅是简单的正负线性相关,还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多因素影响特征和阈值非线性相关性,进而探讨了相关研究的结论与方法在住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的恶劣化发展趋势与公众对健康舒适的户外活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宜人小气候环境的追求。通过风景园林设计改善户外环境小气候,成为当今风景园林学科必须面对及解决的新挑战。游憩绿地是居民使用率最高的户外生活空间,所以营造舒适的游憩绿地小气候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该文从小气候的概念内涵解读出发,重点解析了依托城市游憩绿地空间改善小气候适应性的建构途径,并且针对景观下垫面空间提出游憩绿地完善小气候适应性的具体设计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就寒地城市而言,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对人们抵御冬季恶劣气候、促进社会交往、增加体力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剖析寒地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冬季健康需求,及其与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要素的关系,从公共空间的配置体系建立、布局优化、设计要素支持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寒地城市冬季公众健康的公共空间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