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归脾汤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集符合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患者36例,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合耳穴压豆。对照组给予地西泮、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18例中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0.89%。对照组18例中治愈4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2.22%。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脾汤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2019年就诊于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30/35)和51.4%(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较佳,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归脾汤加减在心脾两虚型失眠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入选失眠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依据患者特点给予归脾汤加减,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0.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74.55%、36.17%,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治疗失眠可做到因人而异,从本论治,因而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4.
朱迎春  凌文 《光明中医》2020,(20):3253-3255
目的探讨帕金森疾病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使用归脾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疾病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54例,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其中对照组27例仅以此治疗,试验组27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2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分析,试验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的59.3%,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功能障碍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指标均有所改善,而试验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帕金森疾病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使用归脾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归脾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不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单纯耳穴贴压,选穴及治疗方法均同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9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归脾汤联合耳穴压丸疗法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证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我中心门诊收治的105例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西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归脾汤联合耳穴压丸疗法治疗。上述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脾两虚相关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脾两虚相关症状积分、 HAMD-24、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治疗中应用归脾汤联合耳穴压丸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各项中医症状以及抑郁心理状态,提高整体睡眠质量,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院脑病门诊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5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收治的129例心脾两虚原发性失眠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两组患者PSQI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预后,提高睡眠质量及临床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王彦荣  王红玲 《河南中医》2014,(11):2247-224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片,7.5 mg,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每日1剂,由本院制剂室制成200 mL×2袋的袋装药液,第次1袋,日2次,早晚饭后温服。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忌烟戒酒,适当运动。结果:治疗组36例,痊愈12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36例,痊愈5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0%,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归脾汤的临床应用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探讨对比中医联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此型失眠与西医治疗的不同点与临床优越性。方法:选择在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行血液透析的8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归脾汤的临床应用同时配合耳穴贴压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艾司唑仑及谷维素药物治疗,最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情况,停药后治愈情况。结果:经过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PSQI睡眠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显著低(P <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显著低(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低(P <0.05),观察组的HAMA和HAMD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治疗60 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干预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给予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 33%(56/60),对照组为81. 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中医证侯积分及PSQI、SRSS、S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治愈24例,显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多动症医学名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多动症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以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且伴有学习困难,认知功能障碍[1]。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甚明了,一般认为ADHD是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形成的疾病模型[2]。临床现代医学治疗多动症最为传统、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治疗方法是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强龙氢氯化物(利  相似文献   

14.
<正>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运用归脾汤合耳穴压豆联合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4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相关标准。1.2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85周岁者;②符合"不寐"疾病诊断标准和"心脾两虚型"辨证标准的患者;③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相似文献   

15.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研究设计选择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研究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以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中药归脾汤加减基础上加针刺穴位四神聪、神门、百会,温针灸心俞穴、脾俞穴、内关、足三里。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是10 d为1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 d。结果: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SQI总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归脾汤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有效,但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不寐症的疗效。方法将门诊不寐证患者68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以补养心脾,安神定志。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刺五加片,以调节植物神经,提高睡眠质量。2组患者均符合心脾两虚之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效果好,起效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组30例和单纯人参归脾丸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中医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SQI评分和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归脾汤(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党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1d1剂,分早晚2次温服。同时给予体针治疗,取穴:神门、三阴交、安眠穴、脾俞、心俞、隐白。手法的频率及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普唑仑片,0.4mg/次,睡前半小时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2.9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失眠积分(PSQI)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能有效改善失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及谷维素片治疗,治疗1组服用中药归脾汤,治疗2组服用中药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48%、9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治疗1组、治疗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0%、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3%(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失眠、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健忘等症状,且不良反应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董豹珍  吕翠田  牛亚南 《光明中医》2013,(11):2383-2384
归脾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属于心脾两虚的证治,临床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冠心病凡属于以心脾两虚的证治皆可使用,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是其辨证治疗的核心.文章以临床病案诊治经验为依据,在临证中,谨守其病机,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为基础,佐以敛汗,活血化瘀之药,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