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霞 《网络与信息》2011,25(8):56-57
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已成为现阶段一种社会现象。不论全国性的大型考试,还是地方教育和人事部门组织专业性考试,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高科技考试作弊,严重破坏了公正、公平的考试环境,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与创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本文针对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现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促进对利用高科技考试作弊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综合应用先进的无线电频谱检测与识别技术、自适应定向干扰技术和便携式全波段小区域屏蔽技术,最终实现对无线电作弊过程中向考场内发送答案环节的有效阻断,达到防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目的.有效打击了使用无线电通讯工具进行的集团化、网络化和产业化等团伙作案的考场作弊行为,突破现有反作弊设备的侦测受限.以逐渐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北京市区考场的防无线电作弊的网络化防控体系.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包括监测设备和干扰设备等的应用效果显著,而且提高考务工作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息化》2014,(16):62-62
随着近年来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隐蔽化和作弊手段越来越高,如何为考生打造公平、公正的考试平台,成为教育行业迫切解决的问题。借助联想ThinkServer服务器、NAS存储等高品质硬件平台,西安市教育局搭建了标准化考场和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实现多级网上巡查,对考试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监控和即时录像,有效预防了考场舞弊行为的发生,更好的维护我国教育统一考试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B/S结构的英语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王建国  郭建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6):1010-1014,1018
讨论了如何采用ASP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B/S结构的英语标准化考试系统。系统的网络瓶颈部分使用存储过程和COM组件编程解决;针对局域网络考试中如何防止考试作弊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该系统实现的部分代码。  相似文献   

5.
夏木美 《网友世界》2014,(15):135-135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笔者基于考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经验,通过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以及考试作弊的危害性,最终探讨如何有效地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节约教育成本、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的信息化程度,网络化、无纸化考试在高校得到了快速推广。但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考试中电子文档资料可以十分隐秘地被复制和在学生间传递,造成很多严重的作弊行为。如何防范当前网络考试中考生的作弊行为及保障考试结果的公平性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所开发的智能化网络考试监控系统克服了现有考试监控系统的不足,将各种网络考试实时监控信息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作弊行为检测、作弊行为发现及作弊行为报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管理。同时,所开发的网络考试监控系统独立于现有各网络考试系统,在不影响现有考试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现了考试作弊行为的有效监控,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及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7.
梁际华 《网友世界》2014,(12):128-128
从对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来看,大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仅是大学生的道德和纪律问题,而现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及社会不良风气都是导致考试作弊发生的重要因素。有考试就有作弊,考试作弊在我国目前不可能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对考试作弊,我们毫无办法,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我们还是能够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笔者认为要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指纹识别技术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到无纸化考试管理中,利用考生指纹特征值来判别其真实身份,设计开发了基于指纹身份认证的考试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完善了考试机制,能有效地防止无纸化考试中作弊行为的发生,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电作弊手段的日新月异,考试中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作弊的情况也逐年增加。为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如何有效地发现和定位无线电作弊信号、建设智慧考场已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鉴于此,在室内定位和频谱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电作弊信号发现与定位系统,系统实现了无线电作弊设备判决、定位、告警、以及移动终端实时显示等功能,为监考人员提供了直观、远程和实时的考场环境的安全情况,为广大考生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单独招生考试是高职院校考察生源质量的重要途径,线下考试的组织过程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了让考试更简洁高效,在线考试系统应运而生.如何利用在线考试系统组织招生考试、考试过程如何防止作弊成为了线上招生考试的难点.以考试组织过程为线索,从考前准备工作、考中工作及考后收尾工作3个环节论述了在线考试的主要工作,研究了在线考试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一种考场座位编排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型考试中,组织者编排座位时需要把相熟悉考生的座位分开,以避免串通舞弊。而简单地随机编排座位具有一定偶然性,不能保证将相熟考生分开。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保证最大程度地将相熟考生分开,且各考场人数可变,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lphi的网络监考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计算机进一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考试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机房考试作弊跟传统笔试作弊有很大区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何有效的防止学生作弊,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提出用delphi设计网络监考系统的思路和解决办法。达到防止作弊行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目的,从而实现计算机监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文字手表、短信橡皮等无线作弊工具不易被侦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扫频干扰的考场防作弊干扰器;该干扰器采用DDS生成扫频波形,集成VCO的PLL芯片生成本振信号,正交调制方式完成上变频,具有扫频范围宽,扫频范围及扫频步进可设置且频率控制准确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屏蔽频率范围为400~470MHz的短信橡皮等文字作弊工具,且不会影响其他正常无线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14.
一种动态秘密共享方案的安全漏洞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指出了文献[14]中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动态秘密共享方案存在安全漏洞。此漏洞使得攻击者可通过公开的系统参数获取全部子秘密和秘密,从而使整个系统崩溃。另外,该方案也不能防止内部成员对其他合法成员的欺诈。文中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修正方案,它不但能有效阻止敌方窃取秘密或子秘密,也能有效地防止内部成员之间的互相欺诈。  相似文献   

15.
一种CORBA技术与OSI系统管理集成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OSI系统管理技术和CORBA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CORBA技术与OSI系统管理技术集成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采用网关及特定转换工具来实现。目前,电舆论界是采用OSI系统管理技术,采用CMIP协议。CORBA技术与OSI系统管理技术的集成对于电信网络的发展,对于传统的网管向分布式网管方向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流行的网络考试系统很多,但好多不能多学科共用,不能有效防止作弊,研究开发了一套多科目同时考试且能有效防止考生作弊的多学科通用考试系统,提出了划分成考务管理、组卷、监考、改卷和在线考试五个子系统的系统方案,对各个子系统涉及的功能模块和具体功能进行阐述。经在校学生多次考试验证,实现考试管理中的组卷、改卷、监考和成绩生成的自动化,实现了多科目同时考试,同时有效预防了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17.
根据考场监控环境下存在利用云台可变焦摄像机获取考试试卷进行泄题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分类技术的作弊试卷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阈值初选策略进行试卷像素初检,并采用自适应的高斯混合模型使检测结果进一步适应不同的光照和场地,然后利用区域分析和增长技术消除检测噪音并形成区域,最后提取多个形状描述特征对检测到的区域进行分类,得到泄题试卷。通过广泛的定量和定性的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A technology roadmap (TRM), an approach that is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emerging technology to meet business goals,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adopted tools to support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dealt with TRMs that are designed primarily for a market-driven technology planning process, a technology-driven TRM is far less researched than a market-driven one. Furthermore, approaches to a technology-driven roadmap using quantitative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 Thu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pose a new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identify both profitable markets and promising product concepts based 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wo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matrices to draw up the TRM in order to find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approach using patents on the solar-lighting devices, which is catching on as a high-tech way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duce fuel c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