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通过双柱(DB-WAX和DB-5毛细管柱)定性对生韭菜和炒韭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别检测出83和127种挥发性成分,生韭菜和炒韭菜中物质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酯类和醛类化合物。采用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法(AEDA)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GC-O-MS)分析样品,鉴定出生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17种〔香气稀释因子(FD)≥27〕,炒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10种(FD≥27),其中共有的关键性香气成分为甲基烯丙基二硫醚,具有辛辣、蒜香气味。生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主要为硫醚类物质,为生韭菜提供辛辣、酸臭气味。炒韭菜的关键性香气成分主要为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为炒韭菜提供烤香、焦香气味。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探究陈皮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提取陈皮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联用技术(GC-O)对陈皮和九制陈皮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93挥发性成分,46种香气活性物质。为了确定关键香气物质,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法(AEDA)对两种陈皮的香气活性成分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化合物是主要的香气活性物质,其中柠檬烯、月桂烯是两者共有的关键香气成分。此外,1,4-二甲基-4-乙酰基-1-环己烯、橙花醇、香茅醛、肉豆蔻醛和α-甜橙醛是陈皮中的关键香气成分;香兰素、香芹酚、紫苏醇、芳樟醇、香芹酮和β-紫罗酮是九制陈皮中关键香气成分。通过对两种陈皮的关键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出两种陈皮中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香气化合物及其差异组分,从而为陈皮类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ASE-SAFE和SDE-GC-MS分析贾永信腊牛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溶剂辅助蒸发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贾永信腊牛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8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烃类6种、醛类20种、醇类10种、酮类11种、酚类4种、脂肪酸类16种、醚类3种、酯类1种、含硫含氮及杂环化合物11种。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到的化合物有16种,包括己醛、庚醛、苯甲醛、壬醛、2-糠醇、芳樟醇、α-松油醇、(-)-4-松油烯醇、1-羟基-2-丙酮、乙偶姻、2,3-戊二酮、胡椒酮、丁香酚、桉叶油素、茴香脑和2-甲基四氢呋喃-3-酮。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别对红桔油和绿桔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在红桔油中鉴定出34种香气化合物,绿桔油中鉴定出26种香气化合物。通过香气强度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对两种油中的关键香气物质(香气强度≥5)进行分析鉴定,最终确定了红桔油中的10种特征性香气成分,5种关键香气物质柠檬烯、γ-松油烯、癸醇、邻伞花烃和4-异丙基甲苯;绿桔油中的11种特征性香气成分,2种关键香气物质柠檬烯和γ-松油烯。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制备了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标准谱库检索结合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0余种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其中有17种醇、15种烯烃、13种烷烃、10种醛、8种酯、3种酮、2种酚、1种醚和1种酸。玫瑰精油的主要呈香物质为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合金欢醇、乙酸香茅酯、乙酸香叶酯、石竹烯、甲基丁香酚、丁香酚、芳樟醇、橙花叔醇等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6.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南国梨籽中的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分离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亚油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7.
徐士琪  白佳伟  杨文熙  刘玉平  孙宝国 《精细化工》2019,36(9):1857-1862,1873
草果是一种天然香料植物,为了确定干草果中的关键香气成分,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的方法提取了干草果果壳和干草果种仁中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仪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出22个香气活性成分;通过与标准品的香气特征、质谱、保留指数进行比对,对它们进行了定性。以2-辛醇和2-异丙基苯酚为内标,对22个香气活性成分(OAC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OACs在干草果种仁中的含量大于在干草果果壳中的含量。计算了OACs的香气活性值;根据香气活性值,确定出了干草果中的19种关键香气成分。其中,反-2-癸烯醛、1,8-桉叶素、芳樟醇、反-2-十二烯醛、辛醛、反-2-辛烯醛、癸醛、β-蒎烯、正己醛、α-松油醇、香兰素是果壳和种仁共有的关键香气物质,它们使得二者香气具有相似之处;而(E,E)-2,4-癸二烯醛、壬醛、橙花醇、香叶醇、香叶醛、乙酸香叶酯、反式橙花叔醇、4-松油醇是导致二者香气有所不同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鸡肉香精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在鸡肉香精中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醇、酮、吡嗪、噻唑、呋喃等化合物。根据测定出的香气成分调配出了一款香气纯正的鸡肉香精。  相似文献   

9.
汪洪武  刘艳清  严子军  韦寿莲 《精细化工》2011,28(7):668-670,697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和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HD)提取鸦胆子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所得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别从鸦胆子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和37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09%和94.13%。不同方法所得鸦胆子挥发油化学组成不同,但主要成分是黄樟脑、(+)-4-蒈烯、β-香叶烯、丁香油酚甲醚、2,6-二甲氧基甲苯、柠檬烯和甲基胡椒酚。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溶剂萃取法(SE)、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微波辅助-固相微萃取(MAE-SPME)联用技术等前处理方法提取草莓果实中香气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所得结果相差甚远,MAE-SPME联用技术前处理方法提取后,可鉴定到85种化合物,其中酯类53种,其他依次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醚类、烯烃、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等;而用SE法、SPME法提取,分别仅鉴定到26种和16种香气物质。说明微波辅助-固相微萃取两种技术联用,是一种能较好地提取果蔬中香气物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五指毛桃香气中挥发性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是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对五指毛桃的香气挥发性成分进行采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这些成分进行检测。然后,结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化学数据库(NIST2014)对检测结果进行检索,得出五指毛桃的香气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酯类、烯烃、烷烃、醇类和酸类,其中醛类、酯类和烯烃类是构成香气成分的主要物质。结论:利用静态顶空技术可以成功鉴定五指毛桃香气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体现了该技术应用范围广泛且实用性强,同时也为五指毛桃香气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汪洪武  刘艳清  韦寿莲  严子军 《精细化工》2011,28(6):544-547,57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提取和超声波萃取紫苏籽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所得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3种方法分别从紫苏籽所得挥发油中鉴定出33、31及29种化合物,各占总峰面积的97.16%、97.38%及96.6%。不同方法所得紫苏籽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但主要成分是正十六酸、(Z,Z,Z)-9,12,15-十八三烯-1-醇和戊基-2-呋喃基酮。  相似文献   

13.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仪测定酱油挥发性香气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勇  王俊芳  范志刚 《广州化工》2010,38(8):211-213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萃取酱油中的各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鉴定酱油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实验中采用100μm二乙烯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boxen/PDMS)纤维萃取头,于60℃下对酱油样品顶空吸附30min,于250℃下解析10min,利用GC-MS对解析物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鉴定到了22种香气成分,其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酮、醇、酸和杂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对木姜子干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进行定量。得到鉴定的挥发性成分共77种,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包括d-苧烯(14.51%)、香叶醛(9.81%)、橙花醛(8.47%)、芳樟醇(7.03%)、甲基庚烯酮(4.15%)、α-松油醇(3.22%)、香叶醇(3.07%)、β-石竹烯(2.58%)、氧化石竹烯(2.56%)、α-蒎烯(2.46%)。简要阐述了各香气成分对木姜子干果香气特征的贡献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桂花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对桂花精油进行提取。经实验所得,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三种试剂中,无水乙醇的提取率最高。温度对提取产率影响不大,而提取的时间为5 h比较理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无水乙醇提取的桂花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桂花精油中一共鉴定出20种成分,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酸和醇类化合物(约75%),并未见到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专利文献     
<正>天然香草香精的模拟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4789357A公开日:2015-07-22申请人:德乐满香精香料(广州)有限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香草香精的模拟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所得香草香精香味逼真的香草香精制备方法。具体实验步骤如下:用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天然香草中的成分;用动态固相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天然香草中的成分;用溶剂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天然香草中的成分;筛选  相似文献   

17.
4号溶剂在提取烟草净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采用4号溶剂提取技术在常温下从香料烟烟末中提取香料烟净油的方法.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对净油的香气香味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香料烟净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4号溶剂能有效地萃取香料烟的致香成分;②香料烟净油可赋予卷烟优雅的香料烟风格特征,明显地提高香气质和香气量,对杂气和余味也有较明显改善.关建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AF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通过双柱对新鲜芫荽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并通过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比对,共计从新鲜芫荽中鉴定出化合物87种,其中烃类28种,醛类20种,醇类22种,酸类4种,酯类7种,酮类3种,杂环及其他类3种。通过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法 (AEDA) 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对新鲜芫荽进行分析,共鉴定出21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关键香气的物质有5种 (FD≥81),分别是反-2-十二烯醛、反-2-十三烯醛、反-2-十四烯醛、3-甲硫基丙醛、反-2-癸烯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两种春黄菊精油(样品A和B)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为18种,酯类物质在春黄菊精油样品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最高。结合香气强度法与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对A、B两种精油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19种特征香气物质(香气强度值≥3),以及9种关键香气物质(香气强度值≥5)。A、B样品共有的关键香气物质有当归酸异丁酯、当归酸-2-甲基丁酯、甲位蒎烯和反式-3-蒎酮4种。  相似文献   

20.
王娟  易翔  杨强  童国强  刘源才  黄明泉 《精细化工》2019,36(7):1364-1374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苦荞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嗅闻仪(GC-O)结合香气提取稀释分析(AEDA)确定其香气活性成分,通过对香气活性成分定量并计算其香气活性值(OAV)最终确定苦荞提取物的关键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SPME-GC-MS在苦荞提取物中共鉴定出9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28种、醛类7种、醇类9种、酮类7种、酸类6种、烯烃8种、烷烃20种、其他类7种;经GC-O嗅闻仪共鉴定出17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定量结果显示,苯甲醇(8637.40μg/kg),苯乙醛(3150.47μg/kg)、D-柠檬烯(3080.00μg/kg)含量较高;结合稀释因子(FD)和香气活性值(OAV)推测,苯甲醛(FD=81,OAV=5)、二甲基三硫(FD=243,OAV=48)、苯甲醇(FD=81,OAV=9)、苯乙醛(FD=729,OAV=787)、丙二酸二乙酯(FD=81,OAV=1.2)5种物质对苦荞提取物的风味贡献最大,是苦荞提取物的关键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